养蜂放养方法

阿城區父子養蜂走上致富之路

中华蜂蜜网 2018年07月21日 20时30分35秒

今年67歲的卞明杰是阿城區小嶺街新興村一位地道的農民,與村裡人不同的是,他每天打交道的不是黑土地,而是數百萬隻蜜蜂--他帶領兒子靠養蜂開拓出一條致富路,今年他們養

今年67歲的卞明杰是阿城區小嶺街新興村一位地道的農民,與村裡人不同的是,他每天打交道的不是黑土地,而是數百萬隻蜜蜂--他帶領兒子靠養蜂開拓出一條致富路,今年他們養的900多萬隻蜜蜂帶來直接經濟效益達30余萬元。  卞明杰的養蜂史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那時家裡隻養了3箱蜜蜂,厚道的卞明杰總是盡量提取最純的蜂蜜賣給客戶,口口相傳之下,卞明杰的蜂蜜供不應求,養蜂規模也逐漸擴大。從小看著父親養蜂的卞健濤初中畢業后,和父親一起養蜂,如今卞家養蜂規模擴大到300多箱、900多萬隻蜜蜂,蜂蜜年產量2萬多斤,卞家的養蜂量是普通養蜂戶的四五倍。  900多萬隻蜜蜂帶給人的勞動量也是巨大的。每天凌晨3點多,卞家全家就要起床攪蜜。卞健濤告訴記者,攪蜜必須在上午9時前,蜜蜂採蜜回來就要結束,這樣才能保証蜂蜜的質量純度最好,否則剛採回來的花蜜和經過扇風排水后的蜂蜜混合在一起,會影響蜂蜜的純度。依靠自己的“獨門”經驗,卞家父子可以保証蜂蜜濃度達到41度以上。卞健濤還有自己獨到的培育蜂王經驗,他將吉林的“鬆丹一號”和“白山六號”與黑蜂雜交,培育出新的蜂王品種,可產出高質量的蜂王漿。有了高品質的產品,卞健濤又琢磨著怎樣能打開銷路。以前依靠的都是回頭客,如今產量大了,就要“走出村門”。卞健濤拉著幾百斤的蜂蜜來到哈爾濱,在街上免費讓市民品嘗,一傳十、十傳百,市民們爭搶著購買卞家的蜂蜜。  “今年蜂蜜產量2萬多斤,賣到哈爾濱的就有1萬多斤。”卞健濤說,有不少客戶大老遠上門買蜂蜜,甚至還有一些從上海、北京慕名而來的客戶。養蜂同行也從幾百裡外過來“取經”,讓他幫忙培育蜂王。卞健濤的蜂蜜售價每斤18元,今年銷售已經所剩無幾了,除去成本,能創收30多萬元。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