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

蜂蜜的发酵过程就是一场阵地攻防战

中华蜂蜜网 2018年07月25日 11时19分30秒

我曾经说过,土蜂蜜和蜂农的散装蜜都将成为过街老鼠。我相信,这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如果一群又一群顾客被忽悠到“坚决不认带QS的蜂蜜产品”时,那么,

我曾经说过,土蜂蜜和蜂农的散装蜜都将成为过街老鼠。我相信,这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成为现实。如果一群又一群顾客被忽悠到“坚决不认带QS的蜂蜜产品”时,那么,这一天,已经为时不远了。  ■足够的利润,我才敢加大投资  今年五一期间,我又在“永乐电器”买了一台海尔的大冰柜,这已经是我在三年内买的第四台大型冰柜了。今年这台冰柜,完全在我计划之外。  2011年五一的时候,我发现我经营的某个品牌的蜂蜜有发酵的现象,莫名的惊谎。虽然蜂蜜退回了公司,但我仍担心这个高价蜜,一旦大规模发酵,我将损失惨重,所以,买了第一台冰柜,将那些高价蜜全部入冰柜保存。  2012年五一前,天渐变热,我觉得一台冰柜根本不行,尤其是我开始经营的自有品牌“醉花香”原蜜。这个是原蜜,一旦发酵,我仍是损失惨重。五一前有南方顾客反馈过来信息,说醉花香椴树蜜偶见发酵现象。对于发酵的蜜,我都做了退款处理,然后告诫顾客:蜂蜜要放冰箱保存。而我自己,又果断地买了两个最大型号的海尔冰柜。  2013年五一节前,我发现醉花香洋槐油蜜已经变软,并迅速融化。我讨厌结晶蜜融化,也反感结晶蜜变软。所以,我觉得,货架上不能摆蜂蜜——醉花香结晶蜜必须全部放冰箱,平时冷藏保存,包件时再拿出去。而这之前,是货架上放几十瓶,卖完再从冰柜中上架几十瓶。虽然,这次放冰柜不是防发酵,而是防高温结晶蜜融化,影响卖相和口感,但哥做蜂蜜的思路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断提升产品的最佳质量。  ■只有自有的品牌,才不惜代价  必须提醒一下顾客:黄柏蜜、洋槐油蜜、椴树雪蜜,全是放冰柜保存的。我们在发货时才从冰柜临时拿出,低温存放的蜂蜜,拿到常温环境中打包入箱,难免会产生水珠,附着在瓶体上,所以,会有浸湿标签的现象。故而,提醒各位顾客:如果你发现到手的结晶蜜标签有水湿的情况,莫要惊异,上述便是原因。  这4台大冰柜,我想并不是终结,随着销售量的增加,储货量也会增加,保不准还得再买。扩展到一定规模,那我就去租冷库;规模再大时,我就自己建冷库。如今而言,4台冰柜加一起,可储存1.5吨左右,基本上满足了我现在的需要。  目前放冰柜的只是,我经营的其他品牌,我不可能下这么大的本钱。自有品牌,必须不惜代价地树口碑。任何做大的企业,最终都是要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来。而为别家品牌打口碑,那终是做嫁衣。况且,那些品牌的其他代理商会用冰柜保存蜂蜜吗?当然不会。既然他们都没冰柜,我也可以跟他们一样。  椴树蜜和荆条蜜都是7月份的夏蜜。需要冰柜保存的,都新蜜下来之前,陈蜜即将卖完的青黄不接时,这些存放了一年的原蜜,比较脆弱,冰柜保存相当必要。这也就是说:天气变热时的夏季5、6、7月,新蜜即将上市,陈蜜储备已经接近清仓(量很小),这就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低温储藏的压力。否则,1.5吨的低温储藏能力,是绝对不够的。这叫老天帮我。  ■结晶蜜放冰柜,是为了保持好口感  前年的时候,我曾经以为:南方蜜比北方蜜更不易发酵——同是40波美度,同样的储藏环境,北方的椴树蜜就比南方的枇杷蜜更容易发酵。我还曾专门写过一篇博文,却没敢贴到博客里,因为我也不敢确认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也幸好没贴,以我现在的了解,发酵的因素还要复杂得多,若以南北地域差别来界定蜂蜜发酵的难易程度,着实武断了。  越是低度蜜,发酵的可能性越大,这跟耐氧酵母菌有关。但偶见42度的蜜,也会发酵,我便找不出这原因了。我猜测这是因为蜂蜜不洁,太多微生物在高温的环境中起了破坏作用。一般说来,41度以上的成熟蜜,发酵的机率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低温保存,就很难发酵了。  当然,包括本篇博文在内,我的一些论点都不能做定论(比如42度蜜发酵的原因),只是阶段性思考成果。关于发酵,还需继续深入研究,若有失误,以后还会纠正。  今年我买冰柜放醉花香结晶蜜,主要是预防结晶蜜变软和融化,顺便防备结晶蜜发酵。洋槐水蜜则暂时没放冰柜,因为这个接近42度的洋槐蜜,根本就没有发酵的迹象,现在天气常温放置还可以有效预防它结晶。对于醉花香洋槐水蜜,我是比较放心的,毕竟是出口的原料。  醉花香洋槐蜜的原料商是做出口生意的,所有原料都经过严格检测,而跟他合作的蜂农也知道他是做出口的,采蜜摇蜜时,也都严格地执行卫生标准。从收购蜂农手中的原蜜,到原料商企业的检测,这运输和储存的每一个环节,都规范化操作,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对于很多自产自销的蜂农,虽然大家都宣传“蜂蜜有灭菌的功效”,但说实话,生产环境不讲究,储存环节处置不当,都会加速发酵。  ■蜂蜜的发酵过程,就是一场攻防战  在跟陕西的一位蜂友聊天时,他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虽然这个说法不严谨,但很有启发性——蜂蜜本身是具有灭菌能力的,但灭菌功能并非无限强大,其实它更像一场阵地攻防战:一瓶蜜就是一个阵地,我军100人,敌军数量不知,但他们10人一组,一拨一拨不断来侵袭。战斗是一对一的伤亡消耗战,就是杀死敌军一名,我军必然伤亡一人。但我军只有100人,如果100人全部阵亡,那阵地就将沦陷。换成蜂蜜,那就是灭菌酶消耗殆尽后,蜂蜜就发酵变质。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  1、这是一对一的人员消耗战,而不是我军特别英勇,以一敌十;  2、我军的力量是固定的,就是100人,没有援军。  这样有效防止阵地沦陷的办法,似乎并不多,那就是减少敌军的数量。用蜂蜜的语言来描述,那就是:500克一瓶的蜂蜜,里面灭菌酶是固定量的,灭一个入侵菌必然损耗一个灭菌酶。所以,有效防止蜂蜜变质的方法就是:1、密封。把阵地划为非战区,现有的敌军灭掉后不会有新敌军兵源进入。2、低温。这等于将阵地上的敌军全部缴械,有效控制敌军的攻击能力。不管酵母菌还是微生物,都是在高温下才异常活跃。  为什么张中印说,40.5度的蜜可以放18个月呢?既然蜂蜜是无保质期的,那为什么还有18个月的期限?为什么刚摇下来的蜜不会发酵,18个月后的40.5度的蜜却容易发酵呢?道理就在这里——刚刚摇出的蜂蜜,那时我军还人强马壮。敌军攻势疲弱,即使来两拨阵地入侵者,被我军打个落花流水。  比方说椴树蜜,7月中旬摇出来的蜜,虽然仍是夏天,但这个气温里放两三个月,却也问题不大。若放大半年后,到第二年新蜜上市前的6、7月份,已是我军筋疲力尽,敌军却越战越勇时。这个时候,阵地就容易沦陷,蜂蜜就容易发酵——灭菌酶所剩无几,耐糖酵母菌和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战斗力强。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