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蜂蜜质量现状
1.2.1蜂蜜掺假现象严重
2010年11月14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以《甜蜜的谎言》报道某些企业在蜂蜜中的掺假问题,从而揭开了数十年的行业潜规则[11]。如在洋槐蜜中掺入油菜蜜,用加工大米的下脚料生产的果葡糖浆来冒充蜂蜜。假蜂蜜营养价值大不如真实的天然蜂蜜,而且糖尿病、龋齿、心血管病患者喝了还可能加重病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巨大损害。而目前蜂蜜造假的手段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白糖熬制或用糖浆冒充蜂蜜:通过硫酸裂解白糖而成的假蜂蜜和用糖浆冒充的蜂蜜是最低级的掺假手段。现代分析检测技术完全可以对其进行判别,有经验的专家通过感官品评也可以鉴别,目前这种掺假手段已不常见。2)在真蜂蜜中掺入水、淀粉、蔗糖、饴糖、转化糖、羧基纤维素钠、甘露蜜等:利用此方式掺假的蜂蜜无天然花香和口感,营养价值也大不如真正天然蜂蜜。这些掺假手段可以被现代仪器分析技术进行鉴别,因此目前已不常见。3)在真蜂蜜中掺入果葡糖浆、淀粉糖浆、大米糖浆等:这是目前最常用的蜂蜜掺假手段,由于这些糖浆的果糖和葡萄糖比例与蜂蜜中的成分非常相似,掺入后各项检测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给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那些行业内所说的指标蜜,就是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标准,有的甚至能达到欧盟出口标准。4)以低价单(杂)花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单花蜜:我国对单一花种蜂蜜的纯度要求不明确,市场上以次充好的情况较严重。单花蜜是蜜蜂采集单一植物花蜜酿造成的蜂蜜,因品种单一,其质量和性状特点表现显著,营养价值高;杂花蜂蜜是蜜蜂在同一时期从几种不同的植物上采集花蜜经酿造后混在一起的蜂蜜。杂花蜜由于营养价值、口感等不如单花蜜,市场上单花蜜的价格高于杂花蜜,不法商贩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常以低价单(杂)花蜜冒充或掺入高价单花蜜。
蜂蜜掺假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1)真蜂蜜生产成本高、产量低、需求量大,而向蜂蜜中添加的各种糖类物质(如果葡糖浆等)成本很低,不法商贩在利益的诱惑下不惜铤而走险,向蜂蜜中添加各种糖浆类物质,导致蜂蜜造假行为一直得不到有效控制。2)缺少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检测蜂蜜真假的技术方法。目前蜂蜜真假检测技术往往是出现了新的掺假技术之后才开发对应的掺假检测技术,也就是说检测技术总是落后于掺假技术,总是跟着掺假技术走。例如最近出现的在蜂蜜中掺大米糖浆,随后开发了在蜂蜜中掺大米糖浆检测的技术(SM-R特征标记物法)。即使没有掺大米糖浆它就是真蜂蜜吗?会不会又出现新的掺假技术呢?因此,开发一种合适的检测技术是控制蜂蜜质量的关键。3)蜂蜜国家标准不完善。虽然蜂蜜国家标准已经重新修订过,但利用高级掺假技术制造的掺假蜂蜜却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因此,蜂蜜的相关国家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对掺假制假不法分子的惩罚力度不够,使得他们屡罚屡干。当这公司被发现后,这些不法分子会通过注销这个公司,而重新注册一个新公司,继续生产假蜂蜜,这就是明显的违法成本低所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