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文献

蜂蜜质量市场动态及掺假检测方法现状分析

中华蜂蜜网 2016年04月25日 15时11分51秒

蜂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青睐,销售量也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近年来我国蜂蜜品质状况不容乐观,蜂蜜农药、兽药残留与掺假现象严重

2.2.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由于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可以将蜂蜜中的糖类、氨基酸、类黄酮等物质进行分离,通过对分 离出的这些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对掺假蜂蜜进 行鉴别。Pawlowska等[2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 品质蜂蜜中脯氨酸、亮氨酸及苯丙氨酸的总量以及它们 的对应体比例来研究不同品质蜂蜜的差异,研究结果表 明不同产地和蜜源的蜂蜜中亮氨酸和苯丙氨酸存在显著 差异,因此可以以此作为标记物对蜂蜜进行品质鉴别。 Cotte等[2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蜂蜜中氨基酸含量 来对蜂蜜掺假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油菜蜜和冷杉蜜中 掺入糖浆,通过对其中氨基酸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 统计分析可进行蜂蜜掺假鉴别,蜂蜜中掺入糖浆的检测 限为10%~20%(蜂蜜中糖浆的质量百分比)。
液相色谱法在鉴别不同产地和蜜源的蜂蜜中有较好 的结果及应用,这主要是由于不同产地和蜜源的蜂蜜在某 些成分上有显著差异,但在天然蜂蜜中掺入糖浆的掺假鉴 定中受到一定限制,这是因为掺入天然蜂蜜中的糖浆多种 多样并且与蜂蜜中的糖类类似,从而作为鉴定掺假的标志 物也各不相同,而且蜂蜜在加工、贮存过程中这些标志物 也会发生变化,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本身也具有灵敏度的缺 点,对于低浓度的掺假则难以鉴别。目前蜂蜜掺假检测 中已不单独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而是配备更灵敏的检测器 (如示差折光检测器、质谱等),从而大大提高了灵敏度。
2.2.2.3 薄层色谱法
蜂蜜中所含有的糖只有单糖、二糖和三糖,通常 不含有四糖以上的寡糖。掺杂淀粉糖浆过程中不可避免 地会带入四糖以上的寡糖。通过一定的前处理分离提纯 后,薄层色谱分离、显色。可以鉴定蜂蜜中通过掺杂造 假带入的四糖以上的寡糖,从而鉴别蜂蜜中是否加入了 淀粉转化糖浆[26-27]。但薄层色谱法得到蜂蜜中糖的薄层色 谱图,会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极少量麦芽糖及多聚 葡萄糖的色斑,影响分析结果。并且该方法对于其他掺假方式无法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通用。
2.2.2.4 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和液相色谱技术测 定溶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可以同时 检测多种离子,特别是对阴离子的测定更是其他方法所 不能相比的。Morales等[28]利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 电流检测法(HPAEC-PAD)法对蜂蜜掺入玉米糖浆(CS)和 果葡糖浆(HFCS)的掺假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首先用活性 炭去除样品中的单糖、双糖,避免了单糖、双糖对检测 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与准确性,研究结果 表明,通过对天然蜂蜜、掺假蜂蜜以及糖浆中的寡糖分 析,可对掺假蜂蜜进行鉴别,该方法对蜂蜜中掺入玉米 糖浆的检测限可以达到5%以下。Megherbi等[29]同样采用 HPAEC-PAD对蜂蜜中添加玉米糖浆的掺假进行鉴别, 实验中采用反相固相萃取去除单糖和少量低聚糖,浓缩 多聚糖后进行检测,该方法可以检测出蜂蜜中掺入1%的 玉米糖浆量。但由于许多检测部门没有配备离子色谱仪 器,而且若糖浆在掺杂前已经经过了处理,该方法就无 效,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根本原因一是蜂蜜成分复杂,本身变化大,掺假检测难度大;二 是这些色谱检测技术本身就有一定的缺点,同时需要昂贵的仪器,目前很难普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