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病虫害防控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

中华蜂蜜网 2016年06月01日 14时17分44秒

从蜜蜂主要病虫害防治中的薄弱环节入手,在蜜蜂寄生螨的分类、成蜂主要病毒病的诊断、细菌性病害病原的鉴定、高效低残留药物的筛选及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1.3 结论

2.1.3.1 中国蜜蜂群(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群)寄生的是狄斯瓦螨的不同基因型,我们还首次发现了狄斯瓦螨的新基因型—中国 2 基因型,其 DNA 序列已在已经在 GenBank 注册[16]。
2.1.3.2 到目前为止,中国未发现雅氏瓦螨,教科书中有关雅氏瓦螨的称谓,应予以纠正。
蜜蜂养殖 蜜蜂病虫害 蜜蜂
图 3 狄斯瓦螨全国采样地点
Fig. 3 Location of V. destructor that had been collected in China
2.1.3.3 这些基因型之间是遗传生殖隔离的。
2.1.3.4 发现中国的大蜂螨为什么最早在江浙地区造成危害的原因。
2.1.3.5 发现中国 1 基因型狄斯瓦螨对中蜂群有明显危害。
经过近 6 年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已初步搞清中国大蜂螨的分类地位,并对其自然种系的分布有了一个初步了解。虽然目前尚难以获得中国中部和北部所有地区中蜂螨的样本进行全盘测定,但从已有的结果看,与中国东方蜜蜂资源多样性相对应,中国东方蜜蜂寄生瓦螨的基因型也呈现中国特有的多态性。同时,测定结果确定了浙江、江西等地的中蜂瓦螨为狄斯瓦螨的朝鲜基因型,而中国正是于 1957 年前后在养蜂发达的江浙地区,即中蜂与意蜂频繁接触的省份和时期,首先在意大利蜂群中发现狄斯瓦螨朝鲜基因型的为害,这为中国意大利蜂螨害的根源是来自上述地区中华蜜蜂狄斯瓦螨的寄主转移,并随之大范围的地理扩散所致的理论提供了可靠有力的证据。此项狄斯瓦螨分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工作与国际蜂螨研究前沿接轨,并有可喜的创新。这将为进一步阐明瓦螨与蜜蜂之间的生物地理学关系和人为造成的生态分布,以及蜜蜂大蜂螨的防治和中蜂抗螨机制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2.2 成蜂主要病毒病 KBV、APV 的分子检测技术

蜜蜂结构简单,很难通过症状来鉴别其疾病,诊断就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克什米尔病毒(Kashmir bee virus,KBV)和急性麻痹病毒(Acute paralysis virus,APV)是成年蜜蜂的主要病害。境外这两种病毒病已确定多年,而中国境内是否存在这两种病毒病尚不清楚,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资助下,笔者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用分子生物学RT-PCR 技术检测蜜蜂病毒的方法[17]。笔者连续 3 年对采自全国各地的 200 余份疑是病毒感染的病蜂样进行了检测,确认中国目前未发现这 2 种病毒病。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蜜蜂 KBV 和 APV 病毒的检测和口岸检疫方法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2.3 生物防治新技术的利用—蜜蜂巢房大小对大蜂螨繁殖行为的影响

2.3.1 工作思路 

由于大蜂螨只能在封盖幼虫房里繁殖,影响螨在房中繁殖能力的因子,直接关系螨在蜂群中的增长速度和螨的为害力,因此,倍受人们关注[6]。笔者在研究中意外地发现,秋季蜂王在雄蜂房中产工蜂卵。雄蜂的巢房明显大于工蜂的巢房,在存在的工蜂幼虫日龄相同的情况下,两种巢房内的实际空间是有差别的。笔者趁机在这样的巢房中人工接入大蜂螨,比较了大蜂螨侵入后,在有工蜂幼虫的工蜂房(小空间)和有工蜂幼虫的雄蜂房(大空间)内繁殖的差异。以期进一步认识巢房大小与螨繁殖力的关系(图 4)。
蜜蜂养殖 蜜蜂病虫害 蜜蜂
图 4 工蜂幼虫处在雄蜂和工蜂巢房中
Fig. 4 Larvae of worker bee in the drone cell and worker cell

2.3.2 结论 

大蜂螨在小空间的工蜂巢房中的繁殖百分率以及每只雌螨平均产出后代数,都极显著高于空间较大的雄蜂巢房[18,19]。在养蜂生产中,如果用内部空间较大的新巢房培育蜜蜂的幼虫,育出的成蜂个体相对较大;而用旧巢房繁蜂,因茧衣较厚空间较小,培育出的成蜂也小。个体较大的蜜蜂在生产能力和抗病性等方面都比个体小的蜜蜂具有优势。所以在巴西以及其他国家,蜂农常利用较大房孔的巢础来诱导产生大的巢房,从而培育出个体较大的蜜蜂,以提高蜂群的生产能力。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螨在较小的巢房里繁殖力强,在较大的巢房里繁殖力低。所以使用新脾或用较大的巢房繁殖蜜蜂,不仅可以获得个体较大的蜜蜂,利于生产,而且可以降低螨的繁殖力,使蜂群的抗螨性能增强。这一试验结果对养蜂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