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因素
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有自我更新和维持的能力,物种之间的交互作用是这种能力的基础。植被的多样性能为各种生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物质和栖息地。我国是典型的小农户型耕作方式,因而作物存在多样性,有利于野生授粉昆虫的生存与繁衍。然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山区资源的开发以及近年来城镇化速度的加快,现代农业飞速的向集约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调整。大规模地种植单一作物,花期比较短,使野生授粉昆虫得不到连续足够的食物供给,严重影响了蜜蜂等授粉昆虫的生存。正是因为我国这种小农户耕作模式,作物布局相对复杂,因而由此带来的影响并不如北美等一些国家因缺乏授粉昆虫而带来的“授粉危机”那样严重,但这一现象同样不可轻视。
另一方面,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原始森林、湿地和草原等生境不断被破坏,面积日益减少^自然栖息地面积的减少会影响某些自然息地野生蜂的授粉活动,导致其数量减少。
同时,授粉媒介需要其环境中有各种资源,你便其能寻找到食物、筑巢、繁殖和遮风避雨。缺少上述任何个条件,都会使授粉媒介在当地灭绝。而现代的农业操作和现代化建筑、公路、铁路、农田以及人类活动均能造成生态环境的片段化,也会使一些授粉昆虫的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研究发现,片段化生态环境中蜜蜂访花活动的改变和访花频率的下降是加剧片段化生态环境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栖息地内显花植物的减少,又将进一步对动物生存状态造成消极影响。
外来入侵生物因素
随着世界贸易的频繁往来,外来物种及其携带的细菌、病菌等微生物给本土的授粉昆虫的生存及繁衍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蜜蜂在全球分布很广,共有4个亚属9个种78个亚种。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与发展,每类蜜蜂都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和地理分布,与当地的植物形成了协同进化的关系。随着养蜂业及授粉业的全球化发展,一些公认的高经济效益的蜜蜂种类,如西方蜜蜂和授粉性能很好的授粉昆虫,如地熊蜂等,被人类频繁地引入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然而近年来物种引入导致的生态问题逐步显现。如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重要的授粉昆虫,在意大利蜜蜂被引入中国以前,广泛分布于我国,在生态系统的维持与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20年代时,意大利蜜蜂作为一种髙经济效益的蜜蜂被引入中国,经过90多年的驯化饲养,发展很快,目前,已成为我国养蜂业的主要蜂种,给中国的养蜂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其竞争作用的结果,导致词养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中华蜜蜂数量锐减、分布区域缩小75%和种群数量减少80%的严重局面,山林植物授粉总量减少,在某些地方中蜂甚至受到瀕临灭绝的威胁。杨冠煌等报道,我国的中蜂主要被压缩到山林地区,约70%集中在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而平原丘陵地区和地势平缓山地数量甚少,逐步临近绝种的边缘。张大勇等报道,历史上我国连片分布的中蜂已成为孤岛状分布,导致中蜂近亲交配的概率和遗传漂变激增,中蜂种质退化或部分基因消失,形成恶性循环,近亲程度越高,后代生活力降低越严重,且以后各代近亲的副作用得以加强,遗传多样性可能会由于遗传漂变、近交作用而丧失。彭楚云等的研究还认为,若不给与中蜂一定的保护,那么中蜂种群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分布范围将进一步缩小,品质也将进一步下降,将危及中蜂蜂种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