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的作用与功效

蜂胶的作用与功效之蜂胶的抗病毒作用

中华蜂蜜网 2016年04月12日 14时30分49秒

蜂胶对于动植物许多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具明确的抑制作用。并且,其起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是黄酮类中的高良姜精、莰非醇、柯因等成分与咖酸酯等。

阿莫洛斯(Amoros)等人(1992)用体外试验考察了蜂胶对几种DNA和RNA病毒的作用,这些病毒包括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I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D型腺病毒、泡状口炎病毒及Ⅱ型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蜂胶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浓度为30微克/毫升的蜂胶使单纯性疱疹病毒的效价降低,抑制HSV繁殖达99.9%,而泡状口炎病毒和腺病毒则不敏感。除了影响繁殖外,还发现蜂胶对带被膜的单纯性疱疹病毒(胃)和泡状口炎病毒(VSV)有杀伤作用。试验中所用的蜂胶来自法国雷纳斯(Rennes)附近,其主要成分是黄酮类中的高良姜精和柯因。他们认为,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显著抑制作用应归功于蜂胶中高含量的黄酮,而其它成分对抗病毒的协同效用亦不可低估。
蜂胶作用 抗病毒 蜂胶 蜂胶的作用与功效 蜂胶的副作用 什么牌子蜂胶好 蜂胶是什么 怎么吃蜂胶 蜂胶的吃法 蜂胶的保存 蜂胶食用方法 蜂胶怎么吃效果最好 抗病毒作用
随后阿莫洛斯等人又更加集中地研究了黄酮类抑制病毒的作用,观察到黄酮醇(高良姜精、茨非醇和栎精)、黄酮(柯因、金合欢素、藤黄菌素即3',4',5,7-四羟黄酮、柚木柯因)、黄酮烷(松属素和异樱花素)对I型单纯性疱疹病毒在离体猴肾细胞中的感染和繁殖结果是,黄酮醇比黄酮能更有效地降低病毒的效价。但此结果和随后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德彼亚基(Debiaggi)等的试验结果有些矛盾,为高良姜精有效而柯因无效,阿莫洛斯等认为产生这一矛盾的原因有三:①HSV-I株之间有差异;②潜伏期差异(比德彼亚:基等的试验少48小时);③不同的分析参数。
试验还证实,黄酮醇的活性反比于取代羟基数:高良姜精>莰非醇>栎精。化合物的亲脂性似乎对其生物活性有重要影响,仅仅高良姜精、莰非醇和蜂胶香脂对HSV-I真正起作用。其他成分,如少量的甲氧基黄酮或咖啡酰基共轭物,也可对病毒活性作出贡献。另外,当两种不同的黄酮类成分被同时给药时,对HSV-1有显著协同作用。所有的黄酮和黄酮醇合用都能显著地减少病毒。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即蜂胶的抗病毒作用是通过其中黄酮类成分的协同作用来体现的,若以单一成分而论,活性较强的当为黄酮醇中的高良姜精、莰非醇和栎精,但任何活性再强的单一成分的作用都远远不及各种黄酮类成分之间协同作用的抗病毒等效果。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