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周崧先生对单倍体蜜蜂卵备感兴趣,试图为此作为蜜蜂育种突破口时,“文革”风暴骤然而至。由于种种原因,他被下放至陕西延安。他觉得与其抱怨命运,不如坚定自己的信念,踏实的扎根黄土髙原进行科学养蜂。也就是利用这段时间,他写完了十几万字的《陕北养蜂》,深受
养蜂人的喜爱。
随着时间推移,“文革”结束后,他继续做自己喜爱的科研工作。他先后研究出了“无父
蜂王”“蜜蜂纯度累积育种法”、“微型蜂王养王法”等重要成果。后来,他还发现蜜蜂的遗传机制很特别,在良种化方面采用一般的常规技术,很难奏效。他探索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解析”与“组配”方法,这就是“蜜蜂工程育种”。原理就是模仿普通工程技术的实施程序,把“解析”得来的丰富的蜜蜂基因数据存人数据库,然后,通过数据处理进行种蜂的“组配”
周崧先生一辈子做了很多科学研究,同时也做了大量的科普教育。他的一生都在倡导创新精神,他在给一名养蜂工作者的寄语中写道:“如果在前进的路上看不到先行者,我们也只有前进。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我们可以进行自创先例的事业,是无需等待别人先行的”。做了这么多具体的事,大家都觉得他为蜂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他眼里,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一直是一个平凡的人,走一条平凡的路。但在我们眼里,他的人生太丰富了。.
周崧先生在做科研工作
一辈子的“原创玩家”
在周崧先生家的书柜里,摆放着各类书籍,有手工制造、模型制作、机械原理、电脑绘图、光学研究、法语、昆虫学、科学养蜂、乐谱……这是一个从未读过理工科学校、一只眼睛视力仅有0.1的人所拥有的书柜。他不仅仅读多学科书籍,最重要的是他的动手能力极强,比如亲自设计王桨抽吸器,制作恒温箱、微型养王器、蜂巢注射用的玻璃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