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79年〜843年,唐朝贾岛的《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第302卷“蜜部选”中有“凿石养蜂休买蜜,坐山秤药不争星”的记载,其中“凿石养蜂”说明了当时人们还采用石制蜂窝饲养蜜蜂。
公元1030年〜1100年,北宋苏轼的《收蜜蜂》诗曰:“空
中蜂队如车轮,中有王子蜂中尊。分房减口未有处,野老能与蜂语言。前人传蜜延客住,后人秉艾催客奔。布囊包裹闹如市,坌入竹屋新具完。小窗出入旋知路,幽圃首夏花正繁……”。“艾”是一种艾草,点燃后其烟能驱蜂;“布囊包裹”为用于装收捕到的蜂群的袋子;“竹屋”为采用竹篾编成的蜂窝或竹竿制成的蜂窝;“小窗”为蜂窝的巢门。
公元1313年,元朝王桢的《农书》中描述了收捕分蜂群的情况:“以杆髙悬,笠帽召之4三面撒水扬尘阻其出路蜂自避入笠中,收之,渐时歇定,将笠装于布袋悬空处,至晚移停桶内”。“笠帽”为当时的收蜂笼;“桶”为当时的蜂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