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蜂毒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蜂螫时一般会造成血压降低的条件反射,即使动物和人伴有呼吸加快的现象。大剂量的蜂毒可导致呼吸中枢麻痹,也是大量蜂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蜂毒对心血管系统具有降低血压、抗心率不齐、扩张脑血管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多种药理作用。
(1)降低血压效应
药理学试验显示,给试验动物注射蜂毒可使其血压快速下降。费尔德伯格(W.Feldberg,1937)等报道,狗静脉注射蜂毒后血压降低,主要原因是溶血卵憐脂促使内源性组织胺从迫织中释放出来。黄申、王俊(1982)用肾上腺再生性高血压大鼠按0.3毫克/千克的剂量注射蜂毒后,试验结果显示降压作用明显。徐济良、杨毓麟等(1988)报道蜂毒静脉注射可使麻醉大鼠和猫的血压迅速下降。米龙(1971)的试验证明,抗组织胺制剂苯海拉敏能消除蜂毒的降压效应。现代大量研究成果显示,蜂毒的降压机理颇似组织胺效应。蜂毒中蜂毒肽、MCD-肽和磷脂酶A2均能通过三种不同途径来释放组织胺。蜂毒肽是通过破坏肥大细胞和亚细胞结构而释放组织胺;MCD-肽则通过“板机效应”发动肥大细胞解体而使其中的组织胺释放出来,MCD-肽释放组织胺作用较强,约为蜂毒肽的10〜100倍;磷脂酶A2能间接通过促进卵磷脂酶转变为溶血卵磷脂,而溶血卵磷脂具有释放组织胺和改变外周阻力的作用,此外,蜂毒中活性很高的透明质酸酶能促进组织胺在肌体中的传播,使组织胺的降压效应更加显著。
(2)抗心率不齐等作用
维克(J.A.Vick,1972)报道,蜂毒中蜂毒明肽和心脏肽均具有很强的β-肾上腺素样活性,它们使心率及心力明显持久增强,却不影响冠状血管总抗力,即其效用机理与冠状血管的收缩和扩张无关,不影响灌流压,这正是β-肾上腺素药物的独到之处。研究还表明,蜂毒明肽、心脏肽具有长效抗心率不齐作用,其作用虽然酷似异丙肾上腺素作用与心脏的效果,但它们能维持90分钟,而异丙肾上腺素只有5~10分钟。最近研究还显示;它能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全身性心血管衰弱。
(3)直接扩张脑血管作用
奥尔洛夫于1975年首次发现,蜂毒注人猫的静脉在引起低血压效用的同时,脑电图显示脑血流量增加。这种生物效应是由蜂毒中各种
成分或因
蜂毒的影响,致使血管活性化合物在体内释放进而作用于脑血管的结果。
(4)对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有良好作用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蜂毒对微循环系统具有广谱生物活性。基列耶娃(1961)试验证实,蜂毒能增加大鼠、兔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蜂毒及其组分引起肥大细胞释放肝素、组织胺和5-羟色胺等生理活性物质是影响血管外微循环改变的重要因素。科尔涅娃等(1976)报道证实蜂毒明肽与全蜂毒具有类似生物效应,可能全蜂毒中透明质酸酶和磷脂酶也参予了对微循环的影响。
(5)对离体心脏的作用
马奇(1980)的研究证实,全蜂毒对离体心脏的影响主要与蜂毒肽有关。蜂毒肽是一种强烈的心脏毒素,对血管收缩作用与剂量有关。阿尔捷莫夫(1973)研究蜂毒中毒时心脏活动紊乱的机制时认为,当偏高剂量的蜂毒在血液中循环时,传入信号增加,导致迷走神经中枢紧张度持续性增加,出现持续性心动过缓。除了中枢反射的改变影响心脏外,中毒剂量的蜂毒能直接干扰心脏本身的调节机制;浓度较高的蜂毒溶液,作用于离体心脏,干扰内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致死剂量的蜂毒,不仅干扰中枢神经和心内神经调节,而且直接影响心脏系统和自动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