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功效

夏末秋初谨防巢虫危害蜂群

中华蜂蜜网 2017年08月10日 07时32分37秒

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它们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外界气温达25~35℃时,繁殖最旺盛,性喜蜂蜡,蛀巢脾、食蜡质、栖蜡屑,不仅

巢虫又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大巢虫和小巢虫两种,它们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外界气温达25~35℃时,繁殖最旺盛,性喜蜂蜡,蛀巢脾、食蜡质、栖蜡屑,不仅在巢脾上穿孔引洞,吐丝作茧,毁坏巢脾,且伤害蜂子,引发白头翁症,严重时还会引起蜂群飞逃。
夏、秋两季是巢虫最活跃的季节,尤其在夏末秋初,蜂群经越夏期进入秋衰期,群内青壮年蜂锐减,群势下降,蜂团疏松,蜂群护脾不力,巢虫上脾危害更甚。因而夏末秋初,蜂群要谨防巢虫的危害。
防治巢虫要采取综合措施,即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蜂群的管理,结合药物杀灭。其具体做法是:
平常管理要抓好四个要点。
⒈要常年饲养强群,对弱群进行适当的合并,提高蜂群抗巢虫的能力;
⒉要及时更换陈旧巢脾,经常清除箱底蜡屑污物,密封贮藏巢脾和蜂蜡,不让巢虫有滋生的场所;
夏末秋初谨防巢虫危害蜂群
⒊要保持蜂脾相称,并为蜂群遮荫降温,增大蜂团的密度,以便蜂群能护紧巢脾,不给巢虫在巢脾上有活动的地方;
⒋要缩短越夏蜂王断子期,若蜂王到8月中旬还未产卵,要采取奖励饲养等促进蜂王产卵措施,以保证蜂群中有足够的青壮年蜂抵御巢虫的入侵。
发生虫害可采用多种清除措施。
⒈人工清除:在断子期或产卵圈不大时,将受害轻的巢脾脱蜂提出,放在阳光下边晒边敲框梁,待巢虫爬出,把它们杀死;
⒉化蜡清除:将受害严重的空、旧巢脾和巢框直接用开水脱蜡杀虫;
夏末秋初谨防巢虫危害蜂群
⒊熏杀清除:熏杀药物有二硫化碳、硫磺、冰乙酸等。活框巢脾大多用硫磺,硫磺熏杀法是将需要熏的脾用无底蜂箱装好,然后按每箱3~5g硫磺的剂量,点燃后,放入空蜂箱,叠上装巢脾的无底蜂箱,密闭24小时(若从蜂群中抽出,熏后还要插回蜂群的巢脾,只能熏3~5分钟,熏后巢虫爬出或掉落箱底再用人工消灭),每十五天,再熏二、三次。
⒋诱杀清除:用蜂蜜0.5kg、黄明胶0.1kg、松香0.4kg、水0.75kg加适量米醋和白糖煮熔后涂在布片上,夜间放在蜂场附近,诱杀成虫。
⒌蒸杀清除: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巢虫严重时,可用醋120~150ml,放到一个勺子里,用鸡蛋大小的一块石头,烧红,放入醋中,随即将勺子塞到巢脾下边,待巢虫受到刺激坠落巢底后,再进行除灭(蜂群也会受刺激引起兴奋不安,但嗡嗡一阵后,就会趋于安定)。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