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的技艺传承,广博的疆域,多样的地理气候环境,丰富的植被资源,成就了中华古国过去漫长的蜂业历史文化和今天世界养蜂大国的地位,但众所周知的是,中国还没有成为蜂业强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蜂业现代化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蜜蜂饲养规模化、养蜂生产标准化、蜂产品质量统一化,最终制约了中国蜂业健康发展。在这其中,蜂机具和养蜂装备的现代化发展是重中之重。 2006年一位蜂业老前辈到绿纯(北京)指导工作,在谈到此话题时不无感慨地说到:“从上个世纪初西方活框养蜂技术引入中国到现在快一百年了,我们除了根据生产需要在蜂箱中进行了一些辅助性的改动和增加了一些必备的简单器具以外(如取浆框、蜂王控制器),在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增效改良上几乎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方面我们和西方蜂业强国有着巨大的差距,依靠简单的低劳动成本所取得的部分短暂优势不是长远之计,同时还带来了诸如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生产效率低、
病虫害严重泛滥等严重问题。”其实,蜂业生产的现状对中国蜂业未来的影响,远不止这位老前辈所说的这些。 在与一线蜂业工作接触的这二十年来,我本人最深的感受是养蜂人的社会地位在逐步下降,该行业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在大大降低。根本原因主要还是从事蜜蜂养殖这一行业,所投入的体力劳动、花费的精力和财力支出,不低于甚至超过劳动者所能从事的其他工作,而取得的收入回报却在逐渐低于其他行业,这对从业者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据我了解,目前奋战在养蜂生产一线的养蜂员,除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家庭生活需求外,还有许多是怀着珍爱蜜蜂的情怀来从事此项工作,但这绝对不能维系在逐渐拉大的经济落差这一基础之上。 我国蜜蜂养殖的组织形式从最初的个人家庭养蜂到解放后的人民公社养蜂场、生产队养蜂场,从改革开放后蜜蜂养殖行业第一个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回归到家庭养蜂,再到现如今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形成的养蜂专业合作社,其组成的基础单元依然是家庭单位。本人为了开发新型养蜂用具,连续两年跟踪了三个具备200箱以上
蜂群规模的转地养蜂场,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放蜂之路的艰辛感悟深刻。艰辛还在其次,最考验
养蜂人的是一次次满怀希望的转场,换回的多是无获的结局。如此规模的蜂场均为四个劳动力(蜂场主夫妻二人加一个师傅和一个具有一定养蜂技术基础的学徒),一年下来一个蜂场毛收入在35—45万元之间,除去运输费、生活成本、工资和消耗品支出费用,一个蜂场一年纯利润应该在10—20万元之间。 单从收入来说作为一个农村家庭这个水平还是非常可观的,扩大养蜂规模一定会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就现有养蜂设备的技术条件下,扩大养蜂规模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有效劳动人员,但养蜂人员的增加,又给蜂场主带来了人员管理的难题,众所周知,管理人比管理蜜蜂的难度不知要大多少倍,所以绝大部分养蜂场都把蜂群控制在200群至300群之间,养蜂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就受到了蜂场扩大规模的制约,因此不提高养蜂生产机具和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养蜂规模将无法扩大,养蜂场的经济效益就无法得到有效地提高。 目前,我国养蜂技术人员的培养主要还是以师徒承传为主要方式,先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从“不知为什么这么做”的实际工作中学习养蜂基本技能,如有“刨根问底”者才有可能通过看书学习上升到一定的理论层面。如此艰苦的技艺学习模式,确实让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2008年6月份绿纯(北京)在北京门头沟区举办的为期三天的第一期“农业部养蜂员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班”报名学员113人,而学员中年龄40岁以下的只有两人,一线养蜂员中,年轻人的绝对匮乏可见一斑。因此,蜜蜂养殖这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农业项目,如果要跟上形势,不被社会所淘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吸引大量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使之后继有人。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要摆脱传统家庭养蜂模式,实现蜜蜂养殖现代化,让这一事业与现代社会接轨。在这方面,有一些年轻优秀的养蜂员已经开始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如内蒙古养蜂员李越白手起家,在养蜂之余积极努力地开展转地放蜂车的研发工作,并改装了一辆可装载160个生产群的放蜂车,今年放蜂时他就开着自己的放蜂车进行了长途转地,使用的效果非常理想,不但转地放蜂不用装卸车,取蜜取浆不耽误,为果树蔬菜开展蜜蜂
授粉也非常方便,省力增效比较显著。该事迹经《中国
蜂业》和《蜜蜂杂志》报道后引起了一线蜂业工作者的广泛反响,最少有三个蜂友给本人打电话了解此事,表示十万元左右可接受放蜂车,并强烈呼吁学会能在放蜂车的技术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