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一种美食,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但是关于蜂蜜也有很多的知识,比如蜂蜜的结晶问题,蜂蜜结晶了是不是买到了假蜂蜜,是不是里面掺了白糖,等等一些问题,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误区一:蜂蜜结晶是因为掺白糖了? 蜂蜜结晶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并非是掺了白糖。可以这么说,如果当你看到一瓶蜂蜜从液态变成了固态,那么这瓶蜂蜜是真的可能性会更大。 误区二:蜂蜜结晶有颗粒的是假蜂蜜? 有的蜂蜜结晶细腻如脂,有的蜂蜜结晶颗粒就比较粗。蜂蜜的真假不能用结晶颗粒的大小来武断的判断。 比如:野桂花蜜的结晶是细腻如脂的,但是油菜花蜜的结晶就相对更粗一些。是真蜂蜜还是假蜂蜜,还得通过品种、气味等一系列方法去鉴别。 误区三:蜂蜜结晶之后,就不能恢复了? 蜂蜜结晶之后,只要温度开始渐渐升高,超过13度这样,蜂蜜就会渐渐融化,还会回到当初未结晶的样子。它的
质量味道、气味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误区四:温度越低,蜂蜜
结晶越容易? 蜂蜜不是水,不是温度越低就越容易结晶,而是在13~14摄氏度之间最容易结晶。其他较低的温度也会结晶,但是结晶的速度已经没有那么快了。当然已经结晶的蜂蜜,在这个温度也是最容易融化的。 误区五:槐
花蜜、龙眼蜜一定不会结晶? 只要条件合适,任何蜂蜜都会结晶。槐花蜜和龙眼蜜只是相对较难结晶,并不代表永远不会结晶。 误区六: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蜂蜜才容易结晶 为什么有的蜂蜜容易结晶,而有的蜂蜜不容易结晶?有的专家的观点是: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蜂蜜容易结晶;葡萄糖含量低于果糖,蜂蜜不容易结晶。按照这种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油菜蜜容易结晶,洋槐蜜不容易结晶;可是,却无法解释为何
荆条蜜、椴树蜜、胡枝子蜜也容易结晶?其实,蜂蜜结晶受多种因素影响,
葡萄糖与果糖的含量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蜂蜜种类、含水量、储存温度等都会影响蜂蜜结晶。 误区7:结晶的是葡萄糖,未结晶的是果糖 蜂蜜结晶的过程中尝尝会出现分层现象,很多人认为:结晶的是葡萄糖,未结晶的是果糖。对于这种观点,小蜂想问个问题:如果蜂蜜整瓶都结晶了,那,蜂蜜中的果糖去哪了?显然,这种观点是错的。 蜂蜜结晶后怎么恢复呢?可以把装蜂蜜的瓶子用50度以下的温水泡起来,跑的时间要久一些,不是一会时间就能泡开的,但是泡蜂蜜瓶子的时候不要用开水泡,那样里面的营养都被高温破坏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