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蜂蜜

蜂群的最佳群势(意蜂)

中华蜂蜜网 2018年12月31日 11时17分04秒

常年利用最佳群势,是数控养蜂法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则。凡小于最佳群势 的蜂群,就是弱群;凡大于最佳群势的蜂群,就是强群不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最佳群势标准,而且,同一

常年利用最佳群势,是数控养蜂法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则。凡小于最佳群势 的蜂群,就是弱群;凡大于最佳群势的蜂群,就是强群不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最佳群势标准,而且,同一时期中,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最佳群势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弱群越冬,如果通风,就会使蜂巢变冷,后果不良;如果不通风,又会受闷,后果也不良。
弱群蜂少,热源就少,所以保温能力差。无论在冬季或春秋,为了维持巢温,就要多 吃蜜多运动,不但多耗饲料,而且缩短了寿命。给弱群加强保温,就会伤热;不加强保温,又会发生收圈。所以,弱群加强保温或不加强保温,后果都不良。
越冬蜂交替后,弱群如果不加脾,就会限制产卵,浪费了哺育力。如果加脾,蜂王就会在二、三 天内将脾产满卵,结果以后又“间虫”,直到蜂数显著增多时, 间虫才会停止。然而又要加脾, 就再次出现间虫。所以,弱群不加脾,发 展速度慢 ; 加脾,发展速度也慢。
天气炎热时,弱群扇风、采水的能力很低,如果养蜂员不能及时地给蜂群散热,就会发生“空心”; 如果做到给蜂群及时散热,就要挤掉大量的管蜂工时。弱群不仅产品很少,而且抗病能力很低,容易被盗。弱群的蜜蜂工作量大,所寿命短。弱群蜂儿日龄混杂,不能实行科学管理。
既然是弱群生长率高,强群采蜜多,那么,利用“弱群繁殖 、强群采蜜”,或者说“分散繁殖、集中采蜜”,岂不是最好吗?这个方案早就被大力提倡了,就是繁殖期大量分群,培育大量的采蜜蜂,流蜜前组织采蜜群。然而,实践证明:由弱群育出的蜂营养不良,体小质弱,合并成采蜜群后,与自己发展起来的同等群势蜂群相比,采蜜出勤率低35%,并且采蜜载重量又低31%(引自《蜂群生物学》),因此,产蜜量低了55%。最佳方案是:在保证采蜜蜂体质健壮的前提下,尽量多培育采蜜蜂。
秋季全场都是弱群时,不补喂越冬饲料会饿死,补喂则死亡率很高,甚至蜂场垮掉。只有不养弱群,才能使蜂场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合并掉弱群,这是一条极重要的法则。
蜂群的最佳群势(意蜂)
春繁开始的最佳群势:黑龙江省在北纬46度左右春繁开始距椴树流蜜期85天。这里的蜂场,假设在4月1日春繁开始时有200脾蜂,如果利用50只蜂王产卵,即平均群势为4脾蜂。越冬蜂交替期中,4脾蜂群的生长率为0。 因此,1个月后,蜂场仍有200脾蜂 。如果利用67只蜂王产卵,即平均群势为3脾蜂,由于早春气温很低,弱群不仅 育儿数量少,而且蜜蜂因产热负担大而早衰,因此,越冬蜂交替期中3脾蜂群的生长 率是-1% ,30天后 ,蜂场的蜂数为200+(200×-1%×30)=140脾蜂,可以算出,多保留1只蜂王,繁蜂基数就减少3.5脾蜂。
4 脾蜂群,在越冬蜂交替后,蜂群生长率高,不易产生分群情绪,至5月21日,已达到9.3脾蜂,这群5月16日以后的卵所育出的椴树蜜采集蜂,都是健壮的(3脾蜂的群在越冬蜂交替后所培育的蜂则不健壮),至7月1日,这群已成为很好的采蜜群。春繁开始群势超过4脾蜂时,越冬蜂交替后,群势很快就达到了10脾蜂。 而这时最早培育的蜂王尚未成功,因此不能充分利用蜜蜂的哺育力。所以,春繁开始最佳群势为4脾蜂。因气温条件和大流蜜期早晚的不同,不同地区春繁开始的最佳群势也是不同的。纬度每向南推移8度,最佳群势的标准应降低1脾蜂。如果大流蜜期距春繁开始时的天数(m)不到85天,每差10天,最佳群势的标准要再增加1脾蜂。综上所述,可得出各地蜂场最佳群势的经验公式:4-(46-a)+8+(85-m)÷10(a为蜂场纬度)。但春繁开始距大流蜜期超过85天时,要按4-(46-a)÷8来计算。上述经验公式,在纬度高于17度的地区都适用。
越冬群的最佳群势 黑龙江省蜂群越冬良好时,死亡率一般在17-20%。 因此,为保证春繁,开始群势是4脾蜂,越冬开始时的最佳群势就是5脾蜂(即春繁开始最佳群势,加上越冬平均死亡蜂数)。
繁殖群的最佳群势 在每6天提出1张老蛹脾的情况下,10脾蜂群平均每日能羽化存活 0.5脾蜂。这样,蜂群中有幼蜂1脾,大虫哺育蜂2脾,小虫哺育蜂3.5脾,外勤蜂3.5脾。一只蜂一生能哺育出4.47只幼蜂,也就是1只大虫哺育蜂在4天中,能喂活4.47个小虫。 10脾蜂群在大量产卵时, 4天可达到12000个大虫,这些大虫需要大虫哺育蜂为12000÷4.47=2685=1.3脾蜂,群内的大虫哺育蜂略多于需要。10脾蜂群在大量产卵时,7天中小虫能达到21000个,所以,需要小虫哺育蜂为21000÷4.77= 4698=2.3脾蜂,因此,10脾蜂群只有1.2脾小虫哺育蜂失业。这些失业的小虫哺育蜂,可以用来产浆及做为外勤蜂和大虫哺育蜂的后备队。
蜂群的最佳群势(意蜂)
9脾蜂也能喂好全部幼虫,又没有剩余哺育力,是不是繁蜂的最佳群势呢? 正因为没有剩余小虫哺育蜂,所以,在条件不利时,缺乏外勤蜂或大虫哺育蜂,一部分小虫哺育蜂就去采集或哺喂大虫,造成小虫哺育蜂缺乏。此外, 当外界没有蜜源,蜜蜂的哺育力降低时,便发生蜂群哺育力不足。1只蜂王大量产卵,10脾蜂哺育,既不会 间虫,又充分利用了哺育力和产卵力,还不会伤热,所以,繁殖群的最佳群势是10脾蜂。6-7脾蜂的平箱群,因为巢箱里有10张脾,并且充满了蜂儿和饲料,平均日产 卵量仅1400粒,2群的产卵总和才等于1个双箱体10脾蜂群的,所以,6-7脾蜂不是 最佳繁殖群。
采蜜群的最佳群势。在大流蜜期前15天,停止分群后,蜂群每天增长0.5-0.6脾蜂,这样,在大流蜜开始时达到18脾蜂,充满两个箱体,不用临时组织采蜜群,蜜蜂各日龄的比例正常,适合采蜜的需要,既不用增加第三箱体,管理方便,蜜蜂又不会过于拥挤。群势再大时,需要3个箱体,巢温增高,蜜蜂出勤率大幅度下降,称为“窝工”。多箱体养蜂法由于群势过强,造成窝工,采蜜量比双箱体蜂群低60%。
(作者:杨多福,该文给出操作公式,应用性强,可供参考)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