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16日 08时44分41秒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滑坡,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蜂业也不能幸免。2008年各大蜂蜜出口企业已是运营艰难。扩大“内需",营造科学健康发展的市场氛围势在必行。中
随着全球经济的大滑坡,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蜂业也不能幸免。2008年各大蜂蜜出口企业已是运营艰难。扩大“内需",营造科学健康发展的市场氛围势在必行。中国有占全球1/5的人口,人均消费不到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的1/10,市场内需空间巨大。即使排除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我国销售市场空间依然庞大。 是中国人不爱食用蜂产品吗?答案肯定不是!通过多年来参与蜂业产业的经营和管理,一个严峻的事实让从事蜂业行业的人员感为叹之:将与白糖等甜味品相提并论;王浆是蜜蜂拉的屎,雄跟蛆有两样吗?是什么?没听过,等等。如此见解之人大有所在,且都是以家庭为消费单位的日常”采购主管“人员。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的养蜂生产大国,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竟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知道养蜂是一种养殖业。可想而知,如此众多的消费群体因为不知其所以然而潜于水下,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拎着花了上百元乃至几百元一盒的”保健品“,却很少有人联想到更具有保健功效的”“。 随着国家涉农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实,蜂产业也将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住这一机遇,光靠政策、等政策,只会坐吃山空是不理智的。如何使我们的蜂产品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让消费者享受到物超所值的”保健养生“商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这些都要从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认可蜂产品做起。科学普及蜂产品知识应该成为蜂产品营销的首要途径。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共享的社会,只要同行携手、领导支持、媒体重视,推广蜂产品知识成为更多知识成为更多人能熟记的常识并不太困难。至少不会出现意见蜂蜜结晶就硬说是蜂蜜变质,搀白糖而要求退货甚至索赔的局面,蜂蜜包装企业也不必宁可牺牲蜂蜜的部分自然特性也要寻求不让蜂蜜结晶的”工艺“了。因为消费者的”满意“就是企业的”追求“,如此一来,不同品种蜂蜜的口感也趋于一致,缺少蜜源植物特有口感和香味;活性酶的大量丧失……无一不使蜂蜜本身具有的优良品质大减。 大多数消费群体并不了解蜂产品特有的品质和各种保健养生的功能特性,也就从”蜂产品文化“上缺少了与其他”保健食品“的竞争筹码。而更多蜂产品销售商只守着做传统食品的观念,忽略了群众对蜂产品内涵还知之甚少的事实。这类常识的缺损,反应到市场消费行为的表现是消费者对蜂产品的选购欲望低,信心不足、购买目的含糊等。 扩大内需是2009年各行各业争相竞取的热门路径。作为蜂业产业的前沿,我们更要惜机反思,简单照搬降价促销、买几送啥的方法是不够的。要立足高处,着眼远处,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转变对蜂产品的态度和认识。当人们除了知道蜂蜜可以用来调味、润肠、降火外,更大的功效是可以利用蜂蜜中的酶来助消化;有各占总糖50%左右的葡萄糖和果糖,蜂蜜结晶正是因为葡萄糖的大量存在,果糖更适合幼儿和糖尿病患者食用(果糖他不需要胰岛素的作用,能直接被人体代谢利用);蜂蜜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蜂胶有”血管清道夫“的美称……蜂王浆、雄蜂蛹等等。虽然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早已成文,并可通过很多途径查阅,但包括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也都成了被动地等待浏览者查阅用的储备资源。而我们想要让广大的消费群来阅读、接受蜂产品知识,从而认识蜂产品,进而实现扩大、增加蜂产品的消费群和购买力。因此,我们首先要积极地将这些宝贵的资料理出来放出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传播力度。我们暂没有可能将此常识写入中小学教科书中,但一定有机会有途径有办法让更多的人在茶余饭后触及此类信息。要扩大蜂产品内销就要先研究如何扩大宣传蜂产品文化,当所有人都认可”羽绒的御寒效果后,羽绒服自然就成了寒冬热销的商品了。“蜂产品蜂胶蜂蛹蜂蜜蜂产品蜂产品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