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更多的甜蜜,人们不得不通过养蜂来采集
蜂蜜。
早期古人们只能是局限于用烧火烟熏和捅毁野蜂窝的办法作灭绝性的一次采集,根本谈不上驯养蜜蜂。
当人们家用的容器被蜂群误认占为蜂窝,或者是人们将蜂巢所在的空心树段设法搬到住所附近,对蜂群有所照料并使它们能生存下来时,家养蜜蜂就逐步开始了。在埃及的阿布西尔建于公元前2400年的一所神庙石墙上,刻有当时的养蜂场景:一个人正在用烟熏堆在一起的陶罐蜂窝,另一些人在过滤蜂蜜,装坛,旁边还有一只蜜蜂。
古希腊雅典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在公元前594年制定的法典规定,新建蜂场不能建在原有蜂场的300米以内,表明当地养蜂相当普遍。从古罗马学者玛·特·瓦罗的名著《论农业》可以看出,当时地中海沿岸国家,养蜂业比较发达,蜂蜜和蜂蜡已经作为交换物品。
公元3世纪,我国文献上出现了养蜂活动的记载。晋皇甫谧《高士传》书,“遂隐居以育蜂”,就是对姜岐——我国第一位养蜂专家的文字记载。据记载,这位隐居山中的隐士,以养蜂为业,还招收徒弟传授技艺。晋张华《博物志》说:“远方诸山出蜜、蜡处,其处人家有养蜂者。”“人家养蜂,以木为器,开小孔,以蜜涂器,捕取二三蜂,内器中,宿昔,蜂飞出,将伴来,作蜜多少,随岁丰俭。”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工养蜂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人们获取蜂蜜的途径已经由原来的采集野蜂蜜逐渐向依靠养蜂业的生产来获取。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被动地采集野蜂蜜是无法满足人们需求的,而人工养蜂不但能够选择合适的地点,而且能够控制蜂群的规模,方便蜂农采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稳定的蜂蜜来源,家蜂蜜在市场上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来出售。
到了唐代,人们在养蜂的过程中懂得了为蜜蜂划分种类,并逐步了解它们的习性。例如,唐人记载:“蜀中有竹蜜蜂,好于野竹上结巢,巢大如鸡子,有带,长尺许。巢与蜜并绀色可爱,甘倍于常蜜。”
蜂群的分化是
养殖蜜蜂的大忌,如何掌握防止
蜂群分化的技术是避免蜜蜂数量减少,保证蜜源的关键所在。宋人当时已找到了关键原因,即蜂群中多余的蜂王是分群的“罪魁祸首”,只需将不需要的蜂王杀死,就可以避免蜜蜂分群现象。这方面的防范技术,宋人在文献中记载得很明确:“巢之始营,必造一台,其大如栗,俗谓之王台,王居其上,且生子其中,或三或五,不常计数。王之子尽复为王矣,岁分其族而去。山氓患蜂之分也,以棘刺于王台,则王之子尽死,而蜂不析矣。”由上可知,宋人总结出的一套养蜂经验,特别是人工招蜂进行养殖和防止蜂群分化的技术是当时养蜂技术的创新点,标志着我国古代养蜂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明清时期《天工开物》一书对养蜂技术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招蜂驯养与分群技术已十分熟练。捕捉蜜蜂的方式方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用蜜引诱之外,还用“撒酒糟香而招之”等办法;在分群方面也有明显的进步,“分王之子去而为君”,采用了主动分巢的办法,让多余的蜂王自立为王结成新的蜜蜂群体,并且还采用“东邻分而之西舍”的办法,隔离已经分巢过的蜂群,防止蜜蜂的返巢与串巢,有利于增加蜜蜂的数量,提高蜂蜜产量,这无疑成为明清时期在养蜂技术的重大突破。
尽管很早人类就学会食用蜂蜜并懂得蜂蜜与蜜蜂的关系,但在19世纪之前的漫长时间里,蜜蜂一直是在半野生的状态下为人类辛勤劳作。直到1853年,美国人郎斯特罗什在其著作《巢与蜂蜜》中阐述了人工饲养蜜蜂及取得蜂蜜的技术,并发明了具有活动巢板的巢箱及用于分离蜂蜜的离心机,至此确立了现代养蜂业。
值得称道的是,古人很早就懂得辨别蜂蜜质量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蜜蜂采蜜的时机和收取蜜糖的时机。唐朝时已有了初步的理论认识,“采蜜,以此月(六月)为上,若韭花开后,蜂采则蜜恶而不耐久。”所以,唐代时期所产的蜜在质量方面很是不错的,北方所产的白蜜更是“如凝酥,甘美耐久。”
蜜蜂采花酿蜜,所采不同颜色的花对蜜的颜色起决定性作用,宋代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所采花的质量对蜜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宋人唐慎微对此作了相关的论述:“食蜜有二种,一种在山林上作房,一种人家作巢槛收养之,其蜂甚小而微黄,蜜皆浓厚而微黄。又近世宣州有黄连蜜,色黄味小苦。雍洛间有藜花蜜,如凝脂。并以蜂采其花作之,各随其花式,而性之凉亦相近也。”
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往期精彩《蜂
花粉的保健作用,真的应该常吃!》,长按下方图片,关注蜂蜜时间后,回复数字“57”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