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知识

有关蜂巢小甲虫的新发现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4月16日 10时18分21秒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发现蜂巢小甲虫。此后,它与气管螨、大蜂蜡共同冲击着美国养蜂业。 蜂巢小甲虫通常为黑色,有时为浅褐色,其体色随日龄增长不断加深。一般体长6 m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发现蜂巢小甲虫。此后,它与气管螨、大蜂蜡共同冲击着美国养蜂业。

蜂巢小甲虫通常为黑色,有时为浅褐色,其体色随日龄增长不断加深。一般体长6 mm,宽3 mm,个体间差别不大,个体大小与幼虫期食物供应有关。较小的个体可穿过笼蜂运输箱的纱网或底板纱窗的铁丝网。蜂巢小甲虫的触角很有特点,缩到头部下面,如果伸展开,可看到末端有很多小节,为棒状触角,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

图1 成熟蜂巢小甲虫的蛹

图2 从泥土钻出的蜂巢小甲虫

在美国,养蜂人知道蜂箱里还有其他的甲虫和蜂巢小甲虫十分相似,这些甲虫是普通的食腐动物,可能原来一直待在蜂箱里,直到养蜂人对蜂巢小甲虫关注以后才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不仅蜂巢小甲虫成虫可能与其他甲虫混淆,其幼虫还可能和巢虫混在一起。不过,蜂巢小甲虫幼虫有区别与其他幼虫的特点,它们背部有小突刺,巢虫没有;蜂巢小甲虫幼虫有较明确的头壳和足,一般为乳白色,但有时在其产生的粘液中爬行时呈浅棕色。有时蜂箱里可看到苍蝇的幼虫,特别是存在幼虫等的腐烂物时,但它们与蜂巢小甲虫幼虫不同。蜂巢小甲虫幼虫可产生粘液,这些粘液能驱避蜜蜂,不驱避苍蝇,粘液是蜂巢小甲虫出现较明显的标志物。

蜂巢小甲虫成虫比较难找,不只是因其个体小,而且打开蜂箱时它们有避光的特性。它们一般隐藏在蜂箱的角落、巢框上梁和箱壁的中间、打开的巢房或底板的碎屑下面。估计蜂群中蜂巢小甲虫的数量,不仅要知道它们在蜂箱角落及底板上的数量,还需知道幼虫脾上有多少小甲虫。寻找幼虫脾上的蜂巢小甲虫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把巢框竖立起来,抓着上面的框角抖动巢脾,抖掉一半或四分之三的蜜蜂即可(在继箱上面抖脾以防蜜蜂在地上爬行)。抖蜂时大部分蜂巢小甲虫都待在巢房里,在别的蜂箱或较方便的地方铺上报纸,使巢脾水平置于报纸上方。轻敲巢脾,蜂巢小甲虫便落到报纸上。蜜蜂散开时,便可看到蜂巢小甲虫。

图3 蜂巢小甲虫的成虫

图4 死在巢房里的成年甲虫

发现蜂巢小甲虫时,可能需要收集一些样品用于鉴定;收集蜂巢小甲虫并不容易,即使是干燥的时候,其背部外壳也很光滑,个体小以及弯曲的体型都使得很难抓住它们。此外,足和触角可以缩到身体下面来自我保护,蜜蜂也很难抓住它们,以致蜜蜂很难驱除这些害虫。不过,不需任何特殊设备也可快速收集蜂巢小甲虫。在手指尖上涂抹蜂蜜使手指有点粘性,当蜂巢小甲虫落在纸上时,轻轻按下手指使它们粘到指尖上,然后放进广口瓶里。用此方法,曾从一个弱群里收集了约400只蜂巢小甲虫。而在另一个较强的蜂群每次只收集到几十只,蜂巢小甲虫似乎较趋向于聚集到较弱的蜂群。

维持强群是控制蜂巢小甲虫繁殖的推荐做法之一。不过,现在的养蜂管理比较复杂,大蜂蜗对杀蜗剂的抗性、劣质蜂王以及无法解释的蜜蜂数量减少(蜂群衰竭性失调)都使得蜂群不能总是维持强群。在蜂群较弱,易受到攻击时,蜂巢小甲虫会骤然爆发。在弱群底板上的碎屑发现几十只蜂巢小甲虫幼虫,而在巢脾上没有看到任何幼虫或它们产生的粘液,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蜂巢小甲虫开始大规模繁殖。不过,必须小心做出判定,因为巢虫也常常在底板的碎屑里打洞。应谨慎判定蜂群是否受蜂巢小甲虫的影响。检查蜂群,特别是检查弱群时,要彻底查看底板上的碎屑里是否有蜂巢小甲虫成虫或其他幼虫。不成熟的蜂巢小甲虫幼虫有避光特性,而成熟的幼虫受光吸引而爬出蜂箱。它们大多在傍晚离开,进入到蜂箱周围几英尺范围内的泥土里,挖出几英寸深的洞,幼虫便静止不动。在地下小洞中,幼虫化蛹。起初,蛹是白色的,随后身体不同部位的颜色逐渐变深。蛹期结束后,新的蜂巢小甲虫成虫从泥土中钻出,在地面上留下小洞口,不过在野外很难发现这些洞口。约一星期后性成熟,如果不受蜜蜂的阻止,雌虫开始在蜂箱裂缝或幼虫脾缝隙里产卵。它们的卵很小,养蜂人通常观察不到,所以最好还是用蜂巢小甲虫成虫、幼虫及其产生的粘液判断它们是否存在。

冬季,蜂巢小甲虫成虫藏在蜂团里获得食物和保温。如果蜂群在寒冷的冬季死亡,蜂巢小甲虫也会死亡。春季检查蜂群时,可看到死亡的蜂巢小甲虫,特别是在群势较小的蜂群更容易检查到它们。可以把蜜蜂抖落在报纸上,使其散开后,可以很容易看到存在的蜂巢小甲虫。此方法可作为养蜂人检测蜂场内是否存在蜂巢小甲虫的辅助手段。

在死亡的蜂团里发现几只蜂巢小甲虫并不意味着蜂巢小甲虫是蜂群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没有发现蜂巢小甲虫也并不表明它们在蜂场中不存在。无需担心,如果能处理好大蜂螨,那么也一定能控制好蜂巢小甲虫。

引自《中国蜂业》2008(4)

1602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