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知识

蜜蜂白垩病防治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4月17日 09时52分58秒

蜜蜂白垩病多年来对蜂群的危害相当严重,威胁着养蜂业的发展,因此,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1、白垩病的病原  蜜蜂白垩病原主要是蜂囊菌(Pericytsdpis)所引起。

蜜蜂白垩病多年来对蜂群的危害相当严重,威胁着养蜂业的发展,因此,对该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1、白垩病的病原

  蜜蜂白垩病原主要是蜂囊菌(Pericytsdpis)所引起。蜂囊菌的实体里面有许多孢囊,孢囊内充满大小的孢囊孢子,孢子的抗逆性很强,在适宜条件下孢囊萌发雌、雄菌丝。雌菌丝形成藏卵器并与雄菌丝生长形成藏精器结合,再形成膨大球形的子囊,子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干燥状态下,存活时间很长。蜜蜂白垩病主要是通过孢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垩病幼虫、死亡幼虫尸体,以及被污染的饲料,蜂具等传染,一旦感染,患病幼虫无一存活。

2、症状及诊断

2·1、蜜蜂白垩病主要是侵害蜜蜂幼虫,而雄蜂幼虫最易感染,其原因是雄蜂幼虫多在巢脾边缘之故。幼虫发病后深黄色或白色,继后发生石灰化,逐渐变为灰白色至黑色,死亡幼虫尸体干枯后变成一块质地疏松似的垩状物,体表覆盖一层白菌丝,工蜂可将这种干碎尸片拖出巢房,一般在箱底和巢门外的地面可看见石灰块状尸体。严重病的蜂群失去产浆和产蜜能力,甚至造成全场灭亡。

2·2、疑似患白垩病时,用镜检观察诊断:

2·2·1、取幼虫尸体表层物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无菌蒸馏水,等5分钟后在10×15的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呈白色似棉花状的菌丝和椭圆形含有孢子的孢囊,可初诊为白垩病。

2·2·2、取1—2天的死幼虫尸体接种到2%葡萄糖琼脂上,将事先制好的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冷却到47℃时加入青、链霉素各50万单位抑制杂菌生长,然后用接种针取病死幼虫体表物接种到培养基上,一般接种3—4个点置27—29℃培养,并72小时进行观察,当真菌在培养基上产生菌落后,用接种针取少许菌落置载玻片上,在双目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菌丝内有许多细胞核,圆形孢子囊内含有孢子球,球内含有孢子,孢子表面平滑。

3、预防措施

  蜜蜂白垩病是一种真菌侵害的顽固性传染病,传染力强,感染了的幼虫必死,染上白垩病的蜂群不易根治,因此,常年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制。

3·1、加强对蜂群的综合饲养管理,创造有利于蜂的抗病力,控制真菌繁殖的环境条件,增加蜂群的蜂数,采取保持足够的紧脾蜜蜂。实行定地饲养、适当与小转地饲养相结合、喂奖励饲料,饮料要严格保持清洁卫生,适当加入3%柠檬酸钠助消化,箱内保持一定蜂胶,更换患病群的蜂王和患病蜂具;场地保持干燥,向阳、通风、不潮湿;彻底治理蜂螨;增强蜂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培养抗病力强的蜂种,逐步形成规模防御病害的蜂群。

3·2、严格消毒措施,凡是白垩病污染过的蜂箱,巢脾都将脱蜂后全部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严格薰蒸消毒杀菌。

3·3、饲养具有卫生行为的蜜蜂,喂一些起抑制作用的毛霉目(Mucorales)的霉菌来杀死白垩病菌。

4、治疗

白垩病的治疗方法较多,我们采用综合治疗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