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知识

中国蜜蜂科学研究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5月07日 16时11分10秒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蜂业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1956年国家制订了12年农业科研规划,1957年农业部和农垦部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蜂业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1956年国家制订了12年农业科研规划,1957年农业部和农垦部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发展蜂业科教事业的设想。据此,蜂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相继建立。60年代初,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雄伟号召,从而,中国蜂业科学研究与教育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

1978年中共11届3中全会之后,中国蜂业科研教育网络初步形成, 一支由2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和10余万名生产者组成的队伍分布在各地蜂业科研、教育、管理、企业中或直接从事蜂业生产,为中国蜂业现代化建设勤奋工作。

蜂业科学研究项目实行分层次分系统管理。国家和地方科学技术委员会根据科技发展规划,安排管理重大科技项目;农牧业及有关部门根据蜂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要,安排管理本系统的研究项目。科学研究项目的落实,由主管部门提出项目招标,专业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招标,经过专家论证评议,择优选定,并与中标单位签订项目合同。蜂业企业也可出资委托科研单位或聘请科技人员进行专题研究。

一、专业研究机构

1934年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根据当时蜂业发展形势需要,建立了广东中蜂研究所。这是中国策一个中蜂专业研究机构。50年代,农牧业部门在养蜂重点地区建立了专业研究机构。80年代由于蜂产品加工、流通迅速发展,轻工、商业、医药等部门也开始建立相应的专业研究机构。此外,有关高等院校、国营和私营企业还在内部设有蜂业研究机构。90年代初,全国已有蜂业科学研究机构30余处,从事蜂业科学研究专业人员共有300余人。

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建于1958年,1989年以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是国家蜂业综合性研究机构,所址设在北京香山。全所现有131名工作人员, 其中高级研究人员33名,中级研究人员33名。内设蜜蜂现代化饲养技术研究室、蜂业资源研究室、蜜蜂遗传育种研究室、蜜蜂保护研究室、蜜蜂产品研究室、蜂业技术开发研究室共 6个专业研究室及科技资料情报室、《中国养蜂》杂志编辑部。附设有蜂产品加工中试车间、蜂药厂及蜜蜂育种保种基地、中蜂实验场和两个意蜂实验场等,饲养蜜蜂600群。

该所的研究方向与任务是:面向全国,以应用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开发研究;围绕蜜蜂、蜜源及蜂产品等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蜜蜂遗传育种、饲养管理、病虫毒害防治、蜂产品加工、蜂机具及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部院下达的科研任务,接受企业委托的专项研究任务;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研究,编辑出版蜂业书刊。还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建所以来,共完成58项专题研究任务,其中30项获 奖,2项获发明专利权,14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权。1985~1990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11篇, 其中2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或刊载于国外学术期刊上。1958年至1991年,共举办养蜂技术、蜜蜂育种、蜂病防治与检疫、蜂产品质量检测等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蜂业技术人员1400人次;研制推广新型蜂具8种,34000台件;供应蜜蜂良种蜂王5000余只,蜂药13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

⒉江西省养蜂研究所

建于1959年,隶属于江西省农牧渔业厅,所址设在江西省南昌县,属企业管理型事业单位。内设蜜蜂育种、蜜蜂病虫害防治、蜜蜂饲养管理、蜜蜂产品等4个研究室及技术情报资料室和《养蜂科技》编辑室。附设有江西省种蜂场、江西省蜂具厂、江西省蜂产品制剂厂、江西省蜂业公司、江西省蜂产品质量检测站。江西省养蜂学会和江西省蜂产品协会也依托于该所。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

全所共有职工401人,其中科技人员67名。主要任务是开展蜂业领域的应用技术研究,为全省提供养蜂技术服务。1984~1991年共开展12项课题,其中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还受农业部和省内有关部门委托举办20余期养蜂技术培训班。蜂产品加工厂生产三宝精、人参蜂王浆、王浆口服液等32种加工制品。蜂具制造厂生产各种养蜂用具。饲养蜜蜂1100群,种蜂场每年培育500~1000只优良杂交种蜂王。1986年在遂川、余干等县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共举办8期培训班,培训养蜂员200余人,每群蜂年产蜜量由4.5kg提高到36.5kg。80年代以来曾与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同行开展养蜂科技交流活动。

⒊吉林省蜜蜂研究所

建于1983年。前身系吉林省延边养蜂试验站。所址设在吉林市。隶属吉林省畜牧局。所内设有蜜蜂育种、蜜蜂产品、蜜蜂保护3个研究室。附属有养蜂实验场、育王场、蜂产品加工中试车间等。全所现有职工92人。建所以来共完成15项专题研究任务,其中5项获国家、部及省级科研成果奖;编辑专业书籍4本,发表学术论文74篇,其中4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育王场保存9个蜜蜂原种,已选出7个优良纯系,配制高产杂交种4个,培育初级工程原种2个。共向国内各地推广良种蜂王27000只;研制出蜂产品系列制品20种,已有9种投入生产。吉林省蜂业产品管理监督站和实验种蜂场设在所内。

吉林省蜜蜂研究所

⒋甘肃省养蜂研究所

建于1979年。所址设在天水市。全所职工149人。该所以应用研究为主,研究内容包括蜜蜂生物学、杂种优势利用、饲养管理技术、蜜源植物及其流蜜预报、蜂产品开发利用、蜂病防治等,还为养蜂生产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如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推广及蜂产品基地的技术指导等。建所以来共完成12项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4项获奖;举办技术培训班36 期,共培训1850人次;完成了全省蜜源植物调查任务,提出了蜜派区划,编写出版了《中蜂资料汇编》、《甘肃蜜源植物志》等书籍。

⒌北京市蜂产品研究所

建于1986年,所址北京市丰台区,隶属北京市商业局。下设研究部、技术部、检测部、情报信息部。全所现有职工36人。主要从事蜂产品应用基础、加工工艺、技术设备、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并承担国家和行业蜂产品质量标准制订任务。 建所以来共完成5项蜂产品工工艺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 2项获商业部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已有多项技术向国内企业转让,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⒍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

建于1980年,前身是连云港蜜蜂医疗研究室。全所有研究人员22名。设有临床研究室、蜂产品研究室、科技情报资料室。研究方向是蜜蜂及其产品在人类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已完成和继续研究的课题有 5项;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对蜂针疗法的研究成果已用于临床,治疗风湿症、类风湿症及神经痛的总有效率达78%,并对多种疾病有疗效;蜂产品保健美容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所与国际养蜂工作者协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北美蜂疗学会、日本蜂针疗法研究会、韩国蜂针疗法研究会保持联系,开展学术和医疗经验交流。

连云港市蜂疗研究所

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蜜蜂研究室

成立于1962年,现有职工27人。设蜜蜂遗传育种、蜜蜂保护和蜂产品加工利用 3个研究组及蜜蜂育种试验场、蜂病试验场、生产蜂场,饲养蜜蜂350群。 自研究室成立以来,在蜜蜂的选育和杂交、蜂王人工授精及防治蜂蛹新药研制等方面已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并应用于养蜂生产。该室对外提供蜜蜂育种、蜜蜂病虫敌害防治、蜂产品加工及质量检测方面的咨询服务和技术转让。

⒏黑龙江养蜂试验站

建于1976年,附设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内。现有科技人员6名,饲养蜜蜂60群。研究方向是:面向全省开展养蜂应用技术的研究,重点是蜜蜂病害防治、蜜源植物开发利用和蜜蜂育种。建站以来共完成10余项专题的研究任务,其中4项获奖。该所的研究人员对中国蜜源植物进行了多年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此外,在蜂病防治方面研制出“801”防治蜜蜂麻痹病和利用大然脂肪酸酯防治雅氏瓦螨两种药物。

⒐西安花粉研究所

所址设在西安市,属私营企业西安市花粉有限公司的研究机构。中心任务是研究蜂花粉的加工利用,为本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对外开展技术咨询服务,转让蜂花粉加工技术。现已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蜂花粉制剂有10余种。

⒑其它

中国蜂业研究机构除上述 9所外,许多省、自治区还设有地(市)、县级蜂业研究机构。如四川省成都养蜂研究所、陕西省延安养蜂试验站、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养蜂试验站、甘肃省定两养蜂试验站、广东省龙门县养蜂研究所、河源县养蜂研究所、惠阳县蜂产品研究所、惠东县蜂产品研究所、湖南省沉陵县养蜂研究所、临湘县蜂产品研究所、黑龙江省尚志县蜂产品研究所等。一些农牧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开展蜂业研究,如广东省昆虫研究所蜜蜂研究室、陕西省农业科学院禽蜂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蜂免研究室、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养蜂研究室、郑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养蜂分所,以及上海同济大学同济花粉应用研究中心、吉林大学化学系蜂产品科研组等。

二、科研协作组织

蜂业科研协作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 “是以专题研究组成的短期协作组,包括国内与国际间的协作研究;二是相同性质研究单位间的长期研究工作协作组织。

⒈全国蜜蜂育种协作组

由农业部领导,成立于1982年,共有全国各地19个蜜蜂育种单位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为组长单位,由成员单位选出 5人领导小组协调工作。协作内容包括交流经验;通报信息、提供支援、协作研究等。协作目标是选育出适合全国各地使用的蜜蜂良种。协作组不定期举行联席会议。

⒉蜜蜂工程育种联合体

1984年组成,有 6个蜜蜂育种单位参加。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蜜蜂育种中心为牵头单位。协作日的是根据中国蜜蜂育种专家周格设计的“蜜蜂工程育种方案”选育工程原种。协作内容包括:共同制订下作计划,互相交流信息、提供技术支援、协调研究步骤。现已选育出一批工程原种材料,“金星”、“金环”两个初级工程原种已在国内推广应用。

“金环”杂交蜂王

三、科研进展

5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蜂业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日趋活跃。特别是80年代,科技工作进展迅速。全国各地蜂业科技上作者共完成数百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其中有200余项受到各级政财和业务部门的奖励, 一批科研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对蜂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论点在蜂业界得以充分体现。

1979~1991年,全国科技工作者共发表有关蜂业方面的论文近千篇,有关蜂业科技信息的积累量、学术探讨的深度和广度、蜂业知识的普及面,都是史无前例的。1981~1991年,经中国养蜂学会及所属各专业委员会评选出的优秀论文有百余篇, 还有近200篇蜂业学术论文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中国蜂业科技水平在一些领域,如蜂王浆生产、蜜蜂医疗、蜂蜜保健食品及蜂螨防治等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选育的蜜蜂优良种系已向国外出口,蜂壬浆综合高产技术也向国外生产者提供技术服务,蜂产品及其制品早已大量供应国际市场。中国蜂业科技成就为世界蜂业进步做出厂贡献。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蜂业科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可概括如下方面。

⒈蜜源、蜜蜂授粉的研究

60年代以来,养蜂科技工作者对全国各地蜜源植物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研究了主要蜜源植物的泌蜜规律,探讨了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取得的成果有:

①基本查清了全国蜜粉源植物的种类、分布和面积,编著多部蜜源植物专著。其中徐万林所著《中国蜜源植物》一书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匡邦郁等编写的《云南蜜源植物》一书于1981年获商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还出版了《中国蜜粉源植物》和《中国蜜粉源植物及其利用》两本专著。

蜜粉源资源的研究成果,为制订养蜂生产规划奠定了基础。四川、云南、甘肃等省已经根据本地蜜源资源,提出厂区域性的养蜂生产长远规划。云南省畜牧局编制的《云南蜂业区划》,1987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②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煅树、刺槐、野坝子、柃属等主要蜜源植物的开花泌蜜规律,广泛地探讨了影响植物泌蜜的内外因素,提出了开花期与泌蜜量的预测方法。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制订养蜂生产计划和选择转地饲养路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进一步研究了蜜蜂为农作物、经济林木、牧草以及大棚蔬菜授粉的增产效果及其机理,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提供了一个方面的依据。

⒉蜂种资源和蜜蜂良种选育的研究

50年代中国开始用现代技术选育蜜蜂良种,进行了蜜蜂育种技术和方法的探讨,并建立了种蜂场和蜜蜂原种场,同时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70年代,以高产为主要目标的种蜂选育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优良蜂种的推广应用在生产上起到了积极作用。

80年代,中国的蜜蜂良种选育、资源保护、原种保存、种蜂王生产、良种推广等机构已在全国形成网络,各地蜜蜂育种单位利用系统选育、混合选育、杂种优势选育、工程育种等方法,陆续选育出一批蜜、浆高产的西方蜜蜂优良品系和杂交种,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已有少量向国外出口。蜜蜂育种研究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①进行了蜂种资源考察,对原产中蜂和早期引入的西方蜜蜂作了性状鉴定,查明了野生蜜蜂的分布与种类,探索了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分类问题。

吴燕如、匡邦郁等确认中国境内蜜蜂属的野生种群除东方蜜蜂、大蜜蜂和小蜜蜂外,还有黑大蜜蜂和黑小蜜蜂的存在。

杨冠煌、匡邦郁、庄德安等分别提出了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分类意见。

北京、黑龙江、新疆等地的养蜂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对中国早期引入的西方蜜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依据种群来源、选育过程、饲养地域及现存种群的综合性状,分成中国意蜂(本地意蜂)、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三大群体(系)。

②探索了蜜蜂育种技术和蜂种鉴定方法。60年代开始,研究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并达到了应用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在各育种单位推广应用。中国蜜蜂育种工作者在实践中对蜜蜂人工授精器具和技术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由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完成的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成果,1978年获江西省科技大会奖。80年代,福建农学院与广东昆虫研究所,在开展中蜂人T授精操作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

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北京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及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遗传育种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种与品系蜜蜂核型、染色体带型及同功酶的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果。北京农林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对蜜蜂工程育种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③引进了一批西方蜜蜂新品种(系),保存了原种闭锁繁殖系;选育出一批蜜、浆高产蜂种。60年代以来,中国陆续从国外引进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安纳托利亚蜂、塞浦路斯蜂等,并以蜂种来源分别在各地原种场建立了闭锁繁殖系。70年代以来,中国蜜蜂育种人员利用西方蜜蜂作素材,通过不同的育种途径选育一批高产蜂种。在蜜蜂育种研究中获奖项目主要有:

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完成的蜜蜂杂交组合对比筛选试验研究课题,1980年获四川省科技大会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与湖北省荆州种蜂场和松滋县种蜂场完成的长江中下游蜜蜂新品种选育研究课题,198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农业科技成果奖;吉林省养蜂研究所完成的喀?高×卡?意蜜蜂杂交种选育的研究,198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喀(阡)黑环系蜜蜂选育研究”,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蜜蜂属六种蜜蜂工蜂的酯酶同功酶酶谱

中华蜜蜂、意大利蜜蜂、大蜜蜂、小蜜蜂、黑色大蜜蜂、黑色小蜜蜂(从左到右)

④研究出一套推广利用良种的技术和方法。70年代中国蜜蜂育种研究人员,在推广蜜蜂良种和高产杂文种的实践中,根据蜜蜂生殖规律结合中国养蜂生产特点,设计了“输送卵虫法”和“轮回配套换种法”。马德风等研究设计的输送卵虫法推广蜜蜂良种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⒊蜜蜂病害及中毒的研究

60年代以来,中国在蜜蜂保护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其中主要的有:

①防治蜂螨技术不断得到改进。自60年代开始,开展了全国性防治蜂螨的协作研究,完成了蜂螨的形态、习性及繁殖周期;蜂螨的传播途径及其在蜂群的消长规律;蜂螨危害蜜蜂的机理;高效低毒杀螨药物的筛选;蜂群药物灭螨的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等项目的研究。

上述研究成果为防治蜂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措施。蜂螨为害很快被全面控制。80年代第三代杀螨药物已经间世;无毒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治蜗剂的研究也取得初步成功;抗螨蜂种的选育上作也已开始。更理想的防治蜂螨技术可望在近期应用于生产实践。

②比较深入地研究了茶树、油茶花期蜜蜂中毒的原因,提出了流蜜期蜂群管理的安全措施和防止中毒的有效方法,使茶树和油茶蜜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通过蜜蜂授粉提高了油茶籽实产量。中国南方茶花蜜源的采集利用和防止蜜蜂茶花中毒的技术研究课题,198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③对蜜蜂病毒病的病原、常见病与新发病的防治技术及蜜蜂主要敌害的预防方法的研究,都不断出现新成果。防治蜜蜂病敌害的综合性技术被广泛用于养蜂生产实践中,蜂病为害已经得到基本控制。

慢性蜜蜂麻痹病病毒的纯化和酶联免疫吸附之诊断技术的研究成果,198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蜜蜂螨病的防治研究课题,198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801防治蜜蜂麻痹病的研究课题,1985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⒋蜂群饲并管理和蜂王浆生产技术的研究

中国采用活框蜂箱饲养蜜蜂已有近百年历史。养蜂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养蜂者在汲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研究,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特点的蜂群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已达规范化阶段

中国于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用活框蜂箱饲养中蜂,为中蜂饲养技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50年代开始了中蜂活框新法饲养的系统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对中蜂过箱技术和管理方法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并在各地推广。80年代完成了中蜂标准箱的研制与设计,经过试用与鉴定,由国家标准局颁布,在全国推广应用,同时制订了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中华蜜蜂10框蜂箱研究课题,1982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蜂活框新法饲养的增产效果十分可观,据各地调查试验,一般可增产蜂蜜4~5倍,管理得法的蜂场丰年平均群产50kg。有的蜂场中蜂生产蜂王浆,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实践证明,活框饲养是开发利用中源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

⑵以饲养强群提高产量为中心的管理技术不断完善

为提高产量,增加养蜂经济效益,中国广大养蜂者和专业科技人员经过数十年的探索,从多方面研究改进蜂群饲养管理技术,到80年代已经形成一套适应中国特点的综合性高产稳产管理技术。由于中国各地气候、蜜源、蜂种的差异,各地采用的饲养管理方法有所不同。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成熟技术有:缩巢紧脾加快早春繁殖的复壮蜂群技术;采用主副群适当配比,进行群间互补,加快全场蜂量总体增长,生产、繁殖相结合的管理技术;利用双王培养和维持强群的管理技术;秋季适时集中繁殖,培养健壮蜂群,保证安全越冬的技术。

⑶长途转地饲养安全运输蜂群技术的研究获得成功

60年代以后,中国长途转地饲养兴起,全国每年有数百万群蜂利用火车长途运输,有时一个蜂场一年要转地3~5次。为在高温季节安全运输蜂群,中国养蜂者研究成功了开巢门或开、关巢门相结合的安全运输法。

蜂王浆生产技术研究成果卓著

中国养蜂科技工作者于1958年研究成功蜂王浆生产技术,并开始在生产中应用。经历大约10年的时间,由于广大科技人员和养蜂者的共同努力,在采浆群的组织管理、工具研制、质量检测、产品保鲜贮存等技术环节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丰富经验,使生产程序日趋规范化,产量不断提高。70年代蜂王浆生产技术得以普及,年总产量迅速增加,蜂王浆继蜜、蜡之后的又一大宗蜂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80年代中国蜂王浆生产技术向更高技术层次进展。研究重点以高产优质为目标,在蜂群管理、工具革新、高产蜂种选育等几个关键性技术环节上,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采浆期、泌浆量构成产量的两个基本因素都有明显提高。王浆高产全塑台基条的研究课题,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研究蜂王浆高产技术的同时,还对其应用范围、加工技术、制品剂型等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使生产、加工、流通、应用得以同步发展。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1680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