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尼鄂拉蜂(原译喀尼阿兰蜂)是我国养蜂生产上使用的又一个重要的西方蜜蜂品种。我国现有卡尼鄂拉蜂和以卡蜂血统为主的蜜蜂50万群,占我国饲养的西方蜜蜂总数的10%左右。卡蜂最大的特点是采集力特别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越冬性能强;但其产育力较弱,泌浆能力差,产浆量低。因此,北方的那些只生产
蜂蜜的蜂场,除黑龙江、吉林和新疆的局部地区外,大多喜欢饲养卡蜂。
卡蜂正式用于我国养蜂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马德风等在重庆等地试用输送卵虫法推广蜜蜂良种时所用的母本就是卡蜂。
我国饲养的卡蜂,按其来源,可分为奥卡、南卡和喀尔巴阡等生态型。
奥卡是奥地利卡蜂的简称,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原西德)引进的卡尼鄂拉蜂王的后代,因联邦德国的卡蜂就是其原产地奥地利的卡蜂,故称奥卡。蜂王黑色或深褐色,有的蜂王第1~3腹节背板上有暗黄色环带;
工蜂和雄蜂为黑色。采集力强,善于利用零星蜜粉源,与同等群势的意蜂相比,其产蜜量高20%~30%;产育力较弱,泌浆能力差,在大流蜜期每3天群产王浆仅10~20g;分蜂性较强,不易维持强群;节约饲料;越冬性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