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品种

山东蜂业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02日 09时47分33秒

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下游。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人口8423 5万, 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除半岛及东南沿海地区外,其它地区均属华北区大陆性

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东部,黄河下游。面积15万平方公里, 人口8423.5万, 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山东省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除半岛及东南沿海地区外,其它地区均属华北区大陆性气候型。山东省蜜源资源丰富,刺槐蜜质量好,驰名中外,是全国养蜂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养蜂生产、科研、教育和蜂产品加工等方面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就。

一、蜂业简史

(一)民国时期蜂业概况

30年代韧,在国内养蜂热潮的影响下,西方蜜蜂大量地从天津涌入山东。由此国民山东省政府开始重视蜂业的发展。1931年,省政府向全省正式颁布了“养蜂办法”,鉴于当时蜂群数量猛增,养蜂业发展,山东省农矿厅组织了对全省蜂业情况的调查。

为加强西方蜜蜂的引种和推广工作,省农矿厅转发了国民政府实业部制定的“蜂种取缔规则”,并指出:为限制奸商破坏蜂业,对选定的优良蜂种饬令各县市尽量分配到大中农户及农场苗圃等处,须定每年推广数目,至少15群以上,作为初年提倡试办之标准。至予技术事项,于购蜂时即由供种单位当面指导,并由本厅派员携带《养蜂浅说》宣传指导。该厅还规定:凡有营业性质者,均须催其具报立案。无者,实行取缔,以防止劣种蜂群和病虫害之流行。

为提倡活框养蜂法,普及养蜂业,培养女子养蜂人才,济南中华女子蜂业合作社博采中西养蜂学说,于1931年在济南开办了济南蜂业传习所,设速成科和普通科两个班,每科每期招收学员30名。省农矿厅为支持该所的招生工作,还下达训令至各县建设局,要求分期派遣有相当学识的女生前往求学。同年,经济南市王谷辰先生的积极倡议与筹备,成立了山东省养蜂协会,并创办了《中华蜂业》杂志,1949年,全省饲养蜜蜂达到36000余群。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蜂业发展盛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蜂业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呈现了稳步发展的喜人景象。农牧、商业(供销)、外贸、工商行政管理、物价、标准计量等部门,为促进全省蜂业的发展,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从行政管理上加强领导,大力宣传科学养蜂,从各个方面给予扶持,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自1959年以来,山东先后召开较大规模的养蜂工作会、养蜂经验交流会、蜜蜂育种科研协作会、蜂蜜工作会、鲜蜂王浆和蜂王浆冻干粉收购及加工会等会议多次;转发了一系列养蜂重要文件、并根据本省蜂业现状,制定并下达了“关于大力发展养蜂生产的通知”等行政法规。

加强了蜂业的管理,促进了生产发展。各业务主管部门、农业院校及蜂业协会,采取多种形式,为全省培训高、中级养蜂科技人才逾3.5万人次, 为蜂业发展增添了后劲。省农牧部门为加强蜂种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相继建立了两处省直蜜蜂育种场、站,并在省良种畜禽鉴定委员会中设立了蜜蜂专业组,制订了’“种蜂鉴定标准”。

为有效地做好蜂产品的内外贸工作,山东已建成蜂产品基地4处, 中外合资和独资的专业蜂产品加工企业12处,蜂业公司2处。由省供销社牵头,组建了由33个单位参加的“山东省蜂产品购销集团”。

为适应养蜂生产发展的需要,省、地、县三级还成立了养蜂(蜂业)协会、研究会22个,市、县办养蜂科研机构2处及养蜂咨询服务社、站2处。这些机构和组织,在传播养蜂科学技术,沟通市场信息及协调产供销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年全省饲养蜜蜂17.5万群,蜂蜜年产量8000吨, 与195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4.7倍和20倍。蜂王浆从1959年试产,1991年产量已超过40吨。蜜蜂良种化和中蜂活框新法饲养已在全省普及。

二、蜜源植物资源

山东省蜜源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蜂生产雄厚的物质基础。据调查,全省有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植物200余种。

(一)主要蜜源植物的利用

1.苹果 (Malus pumila Mill.) 栽培面积达41.2万公顷,集中分布于烟台、泰安、潍坊及临沂等地、市,是重要的春季蜜源,始花期在4月上、中旬至5月上、中旬。如花期天气正常,一个8~10框的蜂群,可取蜜10~15kg。

2.绒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 (Thunb.)Steud.] 本省除绒毛泡桐外,尚有少量泡桐[P.fortunei (s(See123.)Hemsl.]分布,形态与绒毛泡桐甚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泡桐的花冠白色,内有紫色斑点。绒毛泡桐和泡桐,全省各地均有分布,总数约2000万株。绒毛泡桐的花期一般为25~30天,始花期菏泽是4月上旬,潍坊是4月中、下旬。据郓城县养蜂研究所报道,1984年,4月21日开始进蜜,至4月30日共10天,每群蜂采蜜15kg,日进蜜量最高每群可达2.5kg。

3.刺槐属(Robinia) 在山东栽培的主要是刺槐,尚有少量的无刺槐、塔形刺槐、毛刺槐、新墨西哥刺槐。

刺槐在20世纪初,由青岛市首先从欧洲引进栽培,现已遍布全省各山区、丘陵、平原及河滩。全省刺槐总面积达22万余公顷,分布较集中的地、市有: 临沂、潍坊、泰安、烟台、济宁。据全省146 处国营林场的统计资料表明,刺槐栽培面积超过70公顷的共60处。

全省的刺槐,因其分布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态环境不同,故花期长短和始花期早晚,有着明显差异。在气温正常和雨水适宜的年份,刺槐开花的持续期为9~12天。 在同一地区,平原和河滩的刺槐先开;山区后开;浅山区先开,深山区后开;山脚下先开,山顶部后开;阳坡先开,阴坡后开。综上所述,刺槐花期,形成了自然的交错延伸,自4月下旬破蕾开花,至6月上中旬基本结束,采蜜期可长达月余,加之刺槐泌蜜涌且无大小年之分,为追花夺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客观条件。每年在刺槐场地放养的蜜蜂约65万群次,生产优质刺槐蜜4500~6500吨。

4.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var.inermis (Bunge)Rehd.] 枣树是山东省夏季的主要蜜源植物,全省约有8000万株,集中分布于黄河以北的德州、惠民和聊城三个地区。据调查,全省适宜粮枣间作面积37万公顷,可折合纯林3.7万公顷, 已间作11万公顷,其中鲁西和鲁北粮枣间作近8万公顷,占全省粮枣间作面积的78.2%。正常年,一个强群平均可产枣花蜜25~40kg。

5.百里香(Thymus quinquccostatus Celak) 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及胶东,以蒙山、沂山、昆奋山、泰山、徂徕山及莱芜等地较多。鲁中南低山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及胶东丘陵水源林、经济林区的砂岭土上,自然植被多为百里香。6~7月开花。花期长达一个月,泌蜜盛期15~20天。一般年景,一个强群可产蜜10~20kg。

6.荆条 荆条在山东省各个山区均有分布,集中分布于山东省中南及胶东的部分山区和丘陵,尤其以泰山、很快山、蒙山、沂山、崂山、牙山、昆嵛山等较多。于6月中、下旬开花至7月下旬或 8月下旬花期结束,长达40天。正常年,一群蜂可产蜜20~40kg。

7.棉花 山东栽培的主要是陆地棉,总面积达156万公顷。全省分布成五大棉区:鲁西北、鲁东、鲁西南、鲁北滨海及鲁中南棉区。7月上中旬开花,花期长达40~50天, 泌蜜盛期为7月上、中旬至8 月中、下旬。若花期泌蜜正常,强群可产棉花蜜10~20kg。

8.玉米 山东是玉米主产区之一,栽培面积达240万公顷, 从栽培季节划分,有春玉米和夏玉米。春玉米于6~7月开花。夏玉米一般在7~8月开花。玉米是养蜂生产中很有价值的夏秋季粉源植物,强群日采粉量可达150~300g,对刺槐、枣花大流蜜期后的增殖复壮, 以及蜂花粉、蜂王浆生产,都有着重要作用。玉米放蜂场地宜选择兼有荆条或大豆、芝麻、瓜类等蜜源的地段。

(二)辅助蜜源植物的利用

本省有养蜂价值的辅助蜜源植物,经多次植物资源调查统计, 共有72科225种。加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柽柳、田菁、红蓼、二色补血草、草木樨等,就局部地区看应视为主要蜜源植物。但就全省范围而言,因分布面积有限或泌蜜不很正常,只可当作辅助蜜源植物。

(三)推广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增产措施

山东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之一。1991年全省粮食总产391.5亿公斤,棉花总产13.5亿公斤,油料总产23.27亿公斤。全省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2.2%,又是全国棉花和果品的主产区。如果150 余万公顷棉田和33万余公顷苹果园普遍利用蜜蜂授粉,约可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自1952年以来,已有济南、青岛等地的园艺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部分单位及胶东地区的少数果农,采取了利用蜜蜂为果树授粉这一增产措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平均增产幅度:苹果为24%~36%,梨32%~48%,杏46%~78%。同时,发现经蜜蜂充分授粉的果树,其幼果发育正常,成果的果型和整齐度明显改善。

三、养蜂教育事业

发展养蜂教育事业,有计划地培养高、中级养蜂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广大蜂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是山东蜂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等农业院校的养肄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山东省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养蜂教育比较重视。1950年,齐鲁大学率先在农业专修科开设了养蜂学课程。自1953年起,全省的多数农业高校,开始将养蜂学课程列入畜牧、兽医、园艺、农学等专业教学计划。如山东农学院(现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畜牧兽医学院、莱阳农学院、山东省昌潍农业专科学校相继在某些专业安排了养蜂课教学。其巾坚持养蜂教学时间最长、开课专业最多、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最佳的,当属山东农业大学。该校通过40年的努力,现已建立了较正规的养蜂教研室,配备教职下12名,下设蜂产品加工厂、实验蜂场及实验室 1处,为加强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物质保障。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该校每年为 6个专业的近10 个班级开设养蜂学课程,自1987年起开始向全国招收养蜂与蜂产品学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和正在培养的硕士生8名。40年来,该校为社会输送掌握养蜂知识的高级农业人才约5000名, 为促进全省养蜂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二)中等农业学校与职业中学的养蜂教育

山东省多数中等农业和畜牧学校,自1953年始,在畜牧、兽医、果树、蔬菜、植保及农学等专业安排了养蜂学课程。50~60年代用的全国中等农业学校《养蜂学》教科书作为教材。自70年代以后,各校又自编了更加适用的养蜂学参考教材或讲义。

至今,为学生仍讲授养蜂学课程的学校,有山东省昌潍农业学校、北镇农业学校、临沂农业学校、聊城农业学校、菏泽农业学校等5处。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东平县农业中学开办了养蜂专业,淄博市周村区第一职业中学与邹平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设有养蜂课程。这三所职业中学,为确保教学质量,还办起了小型实验养蜂场,供教学和科研使用。此外,1990年临清市养蜂协会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临清市分校联合举办了一年制养蜂技术学习班,为该市培养了一批养蜂技术人才。

(三)蜂业技术人才的短期培训

自50年代起,由山东省农业厅畜牧局主持举办的全省养蜂与蜂病检疫培训班14期,为各地、市业务主管部门、 国营与集体蜂场、科研单位及农业院校,共培训养蜂师资和技术骨干624名。德州、潍坊、泰 安等地。 市兽医铁路检疫站,为培训蜜蜂检废人员,各自还举办了“蜂病与检疫”短训班多期,保证了全省铁路沿线蜜蜂检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迄今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养蜂人员5000多人次。

省供销社及土产进出口公司,为提高本系统职工业务素质,确保流通环节的蜂产品质量,每1~3年于蜂产品收购旺季到来之前,为地、市、县业务人员举办“蜂产品检测”培训班一期,邀请省内外专家教授讲课。至今,省、市、县三级共举办培训班800多期,培养学员2万多人次。

为开展养蜂教学和普及推广蜂业科技知识,自1946年以来,由山东省作者主编或在省内印刷发行的养 蜂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及有关科技读物约计有20种。 例如王博亚编著的《养蜂法》、黎明等编著的《实用养蜂法》、于贻节主编的中等农业学校教科书《养蜂学》、章元纬编著的《怎样养蜂》、王敬东编写的《蜜蜂的故事》等。

四、蜜蜂良种的培育和推广

山东省自70年代起,在建立蜜蜂育种工作体系、开展蜜蜂遗传育种科学研究、引进和选育推广蜜蜂良种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健全蜜蜂育种工作体系

1.山东省蜜蜂育种协作组的创建及其活动

60年代末,山东群众性的蜜蜂良种选育工作开始萌芽,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试验场、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枣庄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郭村分校等单位,首先开展厂蜜蜂育种探索性的研究。1974年正式成立“山东省蜜蜂育种协作组”。

省蜜蜂协作组的成员单位,按各自分工,于1973~1975年利用从国内外引进的东北黑蜂、高加索蜂、卡尼鄂拉蜂、塞浦路斯蜂,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意大利蜂等47只蜂王,开展了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工作。至1977年底,共培育纯种蜂王1871只,其中向省内外推广1580只。与此同时,协作组还组织力量,对鲁西南地区的中蜂资源进行了调查整理,对冠县活框饲养中蜂的经验,向各地作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

为普及和交流蜜蜂育种技术和科研成果,协作组创办了《育种通讯》,还主动配合省农林局,向各地印发《养蜂资料汇编》等有关材料。协作组自身建设也相应得到加强,截至1978年,参加协作组的单位由原来的8个增加到35个。1978年后,山东省设立了专业蜜蜂育种机构接替了协作组的任务。

2.建立省蜜蜂育种专业机构

70年代初期,经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农林办公室批准,在泰山东北麓艾洼村建立了山东省实验种蜂场,共有职工62名。本着“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以培育和推广蜜蜂良种为中心”的办场宗旨,采取了边建设边投产、既育蜂又育人, 先后举办了7期养蜂技术人员培训班,开展了对个蜂、美国意大利蜂、澳大利亚意大利蜂、高加索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塞浦路斯蜂等种系的引进、选育和推广工作。

为加快蜜蜂良种化进程,1988年山东农业大学又创办了山东省蜜蜂育种站。该站创办不久即参加了全国蜜蜂工程育种联合体,并在联合体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了对意大利蜂、中蜂、平湖蜂王浆高产意蜂、“山农1号”、“金环”、“金星”等蜜蜂种系的选育和推广工作。

山东省实验种蜂场与山东省蜜蜂育种站在泰安相继建立,使泰安实际上成了全省养蜂与蜜蜂育种工作的中心。

(二)蜜蜂育种科研的进展

1.海岛育王的成功尝试

自1975年起,烟台园艺场、山东实验种蜂场,选择长岛县的大钦岛、大黑出岛及青岛市黄岛区的灵山岛作为育王场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种用蜂群的准备 于4月下旬或5月上旬,利用泡桐或早刺槐蜜源,着手培养种用雄蜂、种群进入海岛交尾场地前16~18天,采用复式移虫培育蜂王。

(2)进岛交尾 于6月中旬,将种蜂按交配组合分别运抵岛上。每组各200~400个交尾群和不少于30 个强壮的父群。到9月底出岛,连续育王4~5批。 蜂王的交尾成功率都能达到90%~95%。蜂王人工授精的技术手段,通常采用两种程序:一是配子“回交”,一是“自体授精”,即“女×父”回交和“母×子”自交。鉴于第一种程序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 一般经过2~代就很难进行下去,所以两种程序有时候可以穿插进行。比较容易做到的是“母×子”自交程序,如山东省蜜蜂育种站的“山农1号”蜜蜂纯系,就是应用这一程序培育成功的。

建立和培育的蜜蜂自交系,目前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配高效杂种组合 自交系的选育不在其本身的生产效应,而应着眼于它的育种价值。在生产实践中,以不同的自交系做亲本,用来组配具有高产性状的单交种和双交种。组配这种杂种组合,一般是根据两个亲本自交系所表现的遗传性能,在完成四代以后,即可进行。

②培育新的优良蜂种 当掌握了一定数量的代表不同遗传性能的自交系后,通过有计划地组配、选择、固定,即可培育出更有经济价值的新蜂种。

③用于遗传性状的分析及研究 蜜蜂自交系通过逐代的培育, 它的基因纯合率随着代次的增加而稳定递增。而与遗传密切相关的一些形态指标也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研究和掌握这些变化的规律,对于配合力的测定和普通蜂种的鉴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关这方面的观察,我们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蜜蜂良种的推广应用

据统计,山东省实验种蜂场和山东省蜜蜂育种站,近10年来运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及海岛隔离交尾措施,已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供应良种蜂王17676只, 主要种系包括美国、加拿大的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高加索蜂、“山农1号”、“金环”、 “金星”等。其中山东蜜蜂育种站于1990 年,向印度尼西亚批量出口“山农1号”杂种一代蜂王105只。引种单位引入这些纯种或纯系蜂王后,只有少量用来纯繁或作为杂交育种的素材,绝大多数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目的,将其作为配制蜜蜂的单交种、三交种或双交种的杂交亲本。

五、蜂产品的生产及其加工利用

(一)主要蜂产品原料的生产和销售

山东的蜂产品产量比较稳定。包括客蜂的产量在内,常年约可收购刺槐蜜5000吨、枣花蜜1400吨、荆条蜜及杂花蜜700吨;收购刺槐蜂王浆1.5吨、 枣花蜂王浆5吨、荆条及其它蜜源蜂王浆20吨;收购蜂蜡30余吨。 山东的刺槐蜜自1956年起开始出口,于1976年后大量销往日本、德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其中主要是日本和德国。出口量最高达4000余吨。历年大宗出口的刺槐蜜,深受外商欢迎。枣花蜜、荆条蜜、杂花蜜及少部分刺槐蜜,则一般由蜂产品厂和食品厂加工成瓶装蜜及口服蜂乳,或提供医药部门应用。

山东省蜂王浆生产技术的研究始于1959年,但该项技术的普及是在70年代初期。全省蜂王浆平均单产为1~1.2kg。 只有少数蜂场能达到或超过1.5kg。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累计已出口鲜王浆约130吨和王浆冻干粉30吨,其中鲜王浆销往日本的占80%,欧美占15%,韩国和新加坡占5%。王浆冻干粉于1985年投产后,主销意大利、德国、美国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山东省生产的蜂蜡,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大多以经过粗加工的块蜡形式销往医药、食品部门或作为轧制巢础原料使用,经营漂白蜡花的单位仅有郯城县蜂业公司一家。

(二)新颖蜂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1.“百事特”蜂王宝 该产品是以蜂王浆、蜂王幼虫、蜂花粉、蜂蜜、蜂胶等蜂产品为主要原料,辅以某些珍贵药材的特种提纯物,采用科学方法精制而成的新一代固体营养食品。它是出山东农业大学与中外合资海通食品有限公司利用民间秘方,经多年悉心研究成功的一项技术成果。该产品1991 年投放市场以后,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一种新的“生物丁程产品”。

2.“中华蜜酒” 该产品系用驰名中外的山东乐陵金丝小枣的枣花蜜为原料,由乐陵的燕陵酒厂引进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科研成果,经纯化发酵工艺酿造而成的低度饮料酒。酒色微黄、清彻,蜜香清雅,酸度适口,是一种深受国内外欢迎的理想的滋补营养酒。该产品于1986年通过国家鉴定,同年10月荣获国家发明奖金牌,1987年又荣获世界博览会铜牌奖,被列入世界名牌产品系列。

六、蜂业的管理体制和国际交往

(一)蜂业的四大管理体系

蜂业是跨部门管理的行业。山东省的蜂业自1950年至1984年,主要是由省农业(林)厅和省商业厅( 以后转归省供销社)共同管理。 省农业(林)厅负责养蜂生产的组织领导工作。省商业(供销)部门,负责蜂蜜等蜂产品的商品流通、养蜂物资的供应及放蜂场地的安排。省土产进出口公司则负责蜂产品的外贸出口业务,其所需原料均由商业(供销)系统提供。

1984年以后在流通环节的管理上,发生较大变化。省供销社开始直接经营对内和部分对外的蜂蜜购销业务;省土产进出口公司改变为部分蜂蜜由本系统直接收购;蜂王浆出口业务,原由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经营,但从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成立后,该项蜂产品的经营管理移交给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

(二)蜂业的社团组织

山东省先后成立了省蜂业协会和21个地(市)、县(市、区)蜂业(养蜂)协会或研究会。山东省蜂业协会于1989年4月成立。该协会现有会员753人、集体会员单位6个, 由王贻节任常务理事长,沈茂桐任常务秘书长。协会下设科技开发和培训部、信息咨询和协作交流部、蜜蜂育种委员会、饲养管理委员会、蜂产品加工和流通委员会,省协会依托单位是山东省农业大学,21个地(市)、县(市、区)蜂业协会共有会员1000余人。

(三)蜂业的国际交往活动

山东省是全国主要的刺槐蜜、刺槐蜂王浆出口基地,也是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的旅游胜地。1980年以来,省外贸、土产及高等农业院校等单位,曾多次接待过日本、德国、美国、新加坡等外国蜂业同行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协作科研、洽谈蜂产品贸易等活动。其中与日本方面的交往最多。

1981年,以理事长岸野宪逸先生为首的全日本蜂蜜协同组合一行5人访问山东,与省内的养蜂专家、教授就蜂业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并专程赴徂徕山林场实地考察了极为丰富的刺槐蜜源资源。

1982年,由日本转地养蜂农业协同组合(全蜂农协)常务理事藤并新三先生率团,到青岛、泰安访问,在泰安又一次与同行专家进行了交流。

1987年,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营业第二部第二课课长龟谷勇一先生、歧阜养蜂株式会社养蜂部部长中岛诚先生等一行 3人赴山东农业大学就雄蜂蛹的生产技术与经销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磋商。以日本藤井养蜂场代表取缔役、会长藤井惠祥先生为首的访中蜂蜜代表团,继1985年,来鲁作首次访问后,于1988年又一次来济南、泰安等地参观访问。他们不仅与省内养蜂及蜂产品专家进行了技术交流,还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在泰安的岱宗坊开展了“刺槐花期饲养强群取成熟蜜”的试验研究。通过上述国际交往,增进了中日友谊,加深了相互了解,为双方建立经常性的养蜂与蜂产品科技交流活动莫定了良好基础,为两国间的蜂产品贸易开辟了广阔前景!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1702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