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品种

青海蜂业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26日 13时45分43秒

青海省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地势高耸,山脉绵亘, 84 7%地区的海拔在3000m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空气干燥,光照时间长,温度变化幅度大,

青海省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形复杂,地势高耸,山脉绵亘, 84.7%地区的海拔在3000m以上。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空气干燥,光照时间长,温度变化幅度大,植物生长季节短。全省面积72.1万平方公里。青海地域辽阔,蜜源植物丰富,是全国高产稳产蜜源基地之一。

一、蜜源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青海有蜜源植物100余种,其中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莱和密花香薷。

1.油菜 油菜是青海六大农作物之一,全省栽培面积11万公顷左右。分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三大类。6-7月开花,开花期因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川水地区的民和、乐都、平安等县的油菜5月底6月初开花;门源、共和、贵南等县6月下旬开花,7月为大流蜜期。同一地区油菜开花期与品种有关,白菜型比甘 蓝型开花早。油菜花期25-30天,品种较多地区能延续40天以上。青海油菜花期晴天多,利于蜜蜂采集,每群蜂可取蜜15-30kg。油菜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

(1)海北区 主产地在门源县境内,面积1.9万公顷左右。每年接待蜂群5-6万群,收购蜂蜜50-80 万公斤。花期晴天多,气温高,利于蜂群繁殖和蜂王浆生产。所产蜂蜜浓度大,品质佳。

(2)青海环湖区 包括共和、刚察和海晏等县,油菜面积约2万公顷以上,花期7月初至8月上旬。蜜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

(3)黄河以南区 主要包括贵南、贵德、同德等县,油菜面积2万公顷左右,开花期比青海湖地区略早。

(4)海东地区 包括西宁市(含大通县)、湟中、湟源、互助、乐都、民和、化隆等县,种植油菜面积3.8万公顷。

2.密花香薷(野霍香)

香薷是青海重要的秋季蜜源,主要分布在贵南、贵德;门源、刚察、乐都、互助、大通、湟源等县。喜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坡、荒地、田边、路边等处。香薷泌蜜量大,花期 7月下旬至8月下旬,花期30天左右,全天流蜜。丰收年每群蜂可取蜜40kg, 一般达20kg以上。春、夏 雨水充足,香需多长势好,花期长,泌蜜丰富。香薷蜜结晶细腻,气味香。

青海除上述两种主要蜜源植物外,还有辅助蜜源植物约100种, 广泛分布于农区、山地、溪旁、沟谷等处,对蜂群维持生活和正常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二、蜂业历史及现状

(一)蜂业发展史

青海省养蜂起步较晚。据史料记载,蜂业始于1931年。青海省国民政府建设厅第二十稿:“送达机关实业部、十四县政府:遵照实业部令切实保护养蜂事业,令各县极力提倡并遇有养蜂农民切实保护……”。到1949年,全省养蜂还处于萌芽状态,数量很少,且沿用老式养蜂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提倡农民养蜂,但由于缺乏技术,养蜂业发展仍然十分缓慢。50年代涅源县池汉农场,首先开展集体养蜂。1975年在农业区的民和、乐都等少数几个县养有中蜂1000群左右,沿用煮老脾留新脾的取蜜方法,产量低,质量差。1958年,省土产杂品公司组织部分县供销社10余人去湖北省黄陂县学习养蜂技术,并购回意大利蜜蜂 1万余箱。但因养蜂经验不足,又遇蜂螨流行,造成较大损失。从1965年开始,两次组织技术力量对全省主要蜜源植物的面积、开花时间和养蜂条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1966年,通过向外省蜂场发邀请函,共接待来青海的蜜蜂3000多群,收购蜂蜜258吨。1967年,组织基层收购人员6人去四川、陕西省学习养蜂技术。1968年,在门源县胜利公社旱台大队试点,购意大利蜂45群,饲养成功后办起了第一个养蜂场:1971年,省财政拨款扶持社队发展集体养蜂,全省养蜂事业迅速发展,集体养蜂达1165群,分布在门源、民和、乐都、湟源、互助、湟中、西宁等市、县。1974年3月在西宁市召开了由15个市、 县主管副业生产的领导参加的座谈会,总结交流了省内发展养蜂的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养蜂业的措施。同时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面上养蜂业的发展。到1976年, 全省集体养蜂场发展到273个,养蜂14997群,社员个人养蜂1700多群。

80年代初期,养蜂一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不少农户由于缺乏养蜂经验,蜂病多,采蜜少,无利可图,养蜂生产出现滑坡。1981年蜂数下降到4000群。1982年省农林厅采取紧急挽救措施,及时拨出专款,积极扶持养蜂生产,保住了大部分蜂场。此后随着国家富民政策的深入贯彻,以及奖励措施的制订,调动了养蜂者的积极性,全省养蜂生产重新走上发展之路。

(二)蜂业现状

1.基本情况

1991年,养蜂专业户发展到了130户,蜂群约1万群,集中在乐都、涅中、贵德等县,蜂种为意大利蜜蜂和卡尼鄂拉蜜蜂。生产方式是长途转地和定地结合短途转地饲养。此外,山区饲养一些中蜂,主要是采用传统方法,以副业经营方式分散饲养。此外每年浙江、四川等十几个省、自治区近20万群蜂转入青海省境内放养。

80年代末,青海年收购蜂蜜3000多吨,蜂王浆30多吨,蜂花粉200多吨, 蜂蜡30多吨。产品历年来出口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内销20余省、市。

2.蜂业管理

1966年以前,青海省农林厅经作处设有养蜂专职管理人员,州县没有专(兼)职养蜂干部,养蜂处于半自发状态。

1975年成立了青海省蜜蜂检疫站,主管养蜂生产和检疫工作。同年又由省农林局、西宁铁路分局、省交通局、省商业局联合成立了青海省放蜂接待联合办公室,负责统一安排放蜂场地,发放蜂证,供应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代办运输计划。

1987年成立了青海省蜂产品公司,主管蜂产品经营业务。 同年,成立了省蜂产品协会,会员100多人,团体会员20多个。该协会协助主管部门做了大量工作。

三、技术服务

(一)良种蜜靖的引进和推广

70年代饲养的西方蜜蜂是从各地蜂场购买的意大利蜂。1984-1991年,又先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引进意大利种王50只,卡尼鄂拉蜂种王30只,分别在乐都、湟中、贵德等县有纯繁条件的蜂场繁殖并推广。

多年来,经观察鉴定,卡尼鄂拉蜂在青海表现出许多优良特性。

1.蜂王产卵力强,每昼夜达1800粒以上。春季外界有蜜粉源时蜂王就产卵,工蜂哺育积极,子脾扩展迅速,在同等群势下,卡蜂比本地意蜂恢复期短,发展迅速。

2.工蜂出勤早,产量高于本地意蜂15%。

3.能维持10框以上群势,分蜂性弱。这可能与青海高原夏季凉爽的气候有关。

4.性情温驯,盗性弱,卫巢能力强,越冬性能良好。

但经常发生蜂王自然交替,抗战力差,产浆量不如意蜂。

从整体上看,卡蜂适宜青海的气候特点,是当前推广的主要蜂种。

(二)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的推广

青海省的中华蜜蜂分布范围广,数量多,采取活框饲养后,具有“大年丰收,平年有余,歉年不赔”的稳产特点。民和县是青海饲养中蜂的重点地区。1984年,省主管部门在民和县推广活框饲养中蜂。首先重点扶植三个示范户,模索出一套本地中蜂过箱、防病治虫、取蜜、四季管理、短途转地放蜂的经验,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并在民和县培养了专业技术员,每个技术员承包1个推广点,逐户逐群地推广、辅导。

为巩固中蜂活框饲养技术,省主管部门还在民和县农技推广中心配备专职养蜂干部,负责技术指导。经过三年努力,使活框饲养技术得到了普及。

(三)高原定地越冬技术的推广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000m左右,雪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冬季经常受到寒流侵袭,蜂群越冬长达6个月以上,意大利蜂在当地越冬困难。为了解决蜂群“安全越冬”的问题,经反复试验,终于总结出以下一些关键性技术措施。

1.培育健康的适龄越冬蜂 为了保证越冬蜂的质量,在秋季最后一个蜜源花期,利用产卵力强的新蜂王更换老劣王,并且抓紧防治蜂螨及其它蜂病。

2.保温 在10月中旬进行包装,首先用干麦草在箱外包装,然后在箱内空间填塞保温物,早春繁殖时要继续保温,以防气温骤变,待气温稳定之后再陆续撤除内包装。

3.培养强群 强群越冬比弱群越冬安全,消耗饲料少,易管理,蜜蜂死亡率低。对弱群可合并成双王群或同箱双群越冬。

4.饲喂 保证巢内饲料充足,每框越冬蜂不少于2kg饲料蜜。

5.越冬场地 要选择在背风、向阳、干燥和安静的地方,并严防鼠害。

(四)推广定地与短途转地饲养技术

定地饲养和短途转地放蜂,能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蜜源资源,节约开支,便于农、蜂兼顾与相互交流经验。同时还减少疾病发生与传播,利于蜂种改良。因此,已在全省范围内积极推广。

四、蜂产品经营与加工

(一)产品购销 青海蜂产品购销的主管单位是青海省蜂产品公司及全省70多个基层供销社联合体。多年来,青海省蜂产品公司采取分购联销,一次结算,二次返利的经营方式。具体做法是全省各地所收的蜂蜜及产品全部调给省公司统一销售,若产品销路好,效益高时,将利润用二次返还的形式直接分配给各基层社;若产品滞销,降价亏损时,全部由省公司负担,不给基层转嫁损失。此外,青海省蜂产品公司每年还召开全省蜂产品收购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收购技术经验,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同时举办蜂产品收购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和多年从事蜂产品工作的人员授课、示范,从而提高了第一线收购人员技术水平。

(二)产品加工 为了更好地发挥蜂产品的优势,1990年,青海省蜂产品公司与有关科研单位合作,筹建了青海省天然营养补剂厂。并对花粉破壁,蜂蜜脱色、去味,花粉药理作用等课题展开了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过一年的努力,精炼蜜、王浆干粉两条生产线于1991年投产。其中精炼蜜已正式出口美国、日本和西欧市场。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1690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