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26日 13时46分34秒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祖先很早就开始饲养中蜂,采用树洞、筐篓、木桶等器具作为蜂巢,毁巢取蜜。随着西方蜜蜂及其蜂箱、饲养技术传至我国,养蜂工作者
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
祖先很早就开始饲养中蜂,采用树洞、筐篓、木桶等器具作为蜂巢,毁巢取蜜。随着西方蜜蜂及其蜂箱、饲养技术传至我国,养蜂工作者参考这些技术、设备,开始研究以活框饲养为基础的适合中蜂的蜂箱。近半个世纪以来,已初步定型、有代表性和在生产上使用较普遍的有郎氏十框蜂箱、从化式蜂箱、沅陵式蜂箱、中一式蜂箱、中笼式蜂箱、高窄式蜂箱和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等。中蜂蜂箱在外部形状、结构组成上与西方蜜蜂蜂箱大同小异,只是尺寸规格上有所不同。上述蜂箱的巢框规格大小见下表。都有所减少,相反,在巢框高度上都有所增加,这适合中蜂的习性。下面重点介绍中蜂十框标准蜂箱(图118)。1.巢箱 为四壁板厚20毫米的长方形体,内围长440毫米、宽370毫米、高270毫米,箱内可容纳10个巢框。前后壁内面中央开有宽12毫米、深2毫米的浅槽,供插入隔离板之用,春、秋季繁殖时期,可采用双王同箱繁殖。两侧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供蜂王交尾飞出之用。后壁上部开有两个宽75毫米、高i 1 0毫米的铁纱窗(1 6或18目铁纱),专的外面有两块100毫米宽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围上沿加保护框,框木条宽20毫米、高25毫米。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毫米、高25毫米的巢门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0毫米、高50毫米、厚15毫米的巢门档板。档板一边开6个直径为10毫米的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毫米、高10毫米的舌形巢门;繁殖季节采用舌形巢门。大流蜜季节把巢门档板抽去,直接用前壁下沿缺口作巢门;在蜜源缺乏的季节,改用圆形巢门,以防盗蜂。同一块巢门档板能适应不同季节的使用。而且巢门档板随时叮以抽出,便于清理箱底的碎蜡及巢虫。2.巢框 外围长456毫米(包括两框耳各长18毫米)、高250毫米。上梁长456毫米、宽25毫米、厚20毫米。两侧条长240毫米、宽25毫米、厚10毫米。下梁长400毫米、宽15毫米巢框内围长400毫米、高220毫米,则巢脾的单面有效面积为8.8万平方毫米一按中蜂工蜂房在正反两面所含有的巢房每平方分米1 243个左右计(因为中蜂巢础的两个巢房中心的距离为4.61毫米,意蜂巢础的两个巢房中心的距离为5.31毫米),则一个巢框就可提供109384个工蜂巢房。每箱10个巢框,就有109 384个巢房供蜂王产卵、贮存蜜粉之用。中蜂王每昼夜产卵以1 000粒计,一个周期20天,共可产卵2万粒左右。由此可见,蜂王产卵仅需1/5的巢房,尚有4/5的巢房供贮存蜜粉就显得过多。所以使用这种蜂箱往往需要双王同箱繁殖,才不至于浪费巢房。 上梁的内腹面不留巢础沟,防止巢虫寄生。隔板、隔离板厚10毫米。隔板尺寸与巢框外围尺寸一致。隔离板尺寸与巢箱内围尺寸一致。3.浅继箱 由于巢框高度与长度之比为1:1.81,考虑到中蜂向上的习性,在十框巢箱上设计了浅继箱。早春可以采取双王繁殖,流蜜期改用单王加浅继箱取蜜或生产巢蜜。 浅继箱的四壁厚20毫米,呈长方形体,内围长440毫米、宽370毫米、高135毫米。其浅巢框外围长456毫米,不连两框耳长为420毫米、高125毫米0上梁长456‘毫米、宽25毫米、厚15毫米。浅继箱一般在大流蜜期使用(群势太小的蜂群可以不用),其高度恰好是巢箱的一半。两个浅继箱重叠在一起,与一个巢箱的高度一样,因此可放置巢箱的巢框。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的巢箱与浅继箱的箱板厚度均为20毫米,这种厚度使箱内容易维持稳定的温湿度条件。若板太薄,对蜂群生活有不良的影响。4.箱盖和副盖 箱盖内围长490毫米、宽420毫米、高85毫米,板厚1 5毫米。箱盖两侧框架上有两个舌形通风口。箱盖顶板上覆以镀锌铁皮或油毡。副盖有板盖和铁纱盖两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有的板盖分为左右两块,当采取双王同箱饲养时,操作管理较为方便。一般情况,繁殖期使用板盖,流蜜期及转地时使用纱盖。近年来又研制出fwf型中蜂蜂箱、gn式中蜂蜂箱,目前正在推广之中。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开始实施。
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由底箱、继箱、巢框、箱盖、纱副盖、木副盖、隔板、闸板和巢门板等部件构成(图 3-9)。采用这种蜂箱,早春可双群同箱饲养,加速蜂群繁殖和维持强大群势,至采蜜期可采用单王,集中力量采蜜;取蜜采用浅继箱,可利用蜜蜂向上贮蜜的习性,生产优质分离蜜和巢蜜。
目前,这种蜂箱正在推广试用之中。据笔者于1990~1992年在福建闽北地区,进行这种蜂箱与朗氏十框蜂箱饲养中蜂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蜂群繁殖方面,早春,中标箱双群同箱饲养其蜂群繁殖的速度比朗氏蜂箱的快,但到春季繁殖中期以后,中标箱蜂群的繁殖受箱体空间过小的限制,其速度变慢,并且较早出现分蜂热,无法维持大群,其群势发展不如朗氏蜂箱的快。在产蜜量方面,中标箱采用浅继箱采蜜,生产的蜂蜜质量比朗氏箱的好,但仅取继箱上的蜂蜜时,其产蜜量不如朗氏蜂箱的;而当中标箱的底箱也一起取蜜时,其产蜜量与朗氏蜂箱的无大差异。在使用方面,中标箱采用继箱取蜜,可充分利用蜜蜂向上贮蜜的习性生产纯净的分离蜜和利用中蜂生产巢蜜,而且对实现现代化、机械化饲养中蜂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因采用了浅继箱的设计,其上、下箱内巢框规格不一,无法交换使用,造成了蜂群管理上的不便和继箱巢框造脾的困难。
1、根据标准箱的尺寸,也就是内围长465mm,在此基础上分为三大系列,即十框标准箱系列;12框标准箱系列;16框全能式蜂箱系列。三大系列的巢框尺寸都应该统一到483mm,之所以是483mm,就是留有2mm公差。这三种蜂箱都各有所长,养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
2、中蜂标准箱和十框郎式箱宽度只差10mm,应该合二为一,10mm之差不影响什么。虽然仅10mm之差,隔王板、大盖不能互换。我认为蜂箱应该采用多年延续下来的箱内围尺寸长度465mm。有人建议改短,我认为不可取,因为单纯为了巢脾横放,12或16框箱都能做到。
我认为汪建修所改的新型蜂箱确实有很多先进的地方,很可取。最主要的是框耳的改进,确实给养蜂生产带来很多方便和效益。改进后提脾容易,不伤蜂,少挨螫,转运时可不用距离卡,也不用箱外钉钉子。钉包装既费事又震动蜂群,使蜂群不安。这一改进实在太好了。但美中不足就是个人生产不了,成本肯定会高点,但从长远考虑也是合适的。以上是个人的看法,望大家共同探讨。
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的结构和规格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
1.1 巢箱
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前后壁内面中央留有宽12mm、深3mm的浅槽,供隔离板插入。前壁下沿有两个长120mm、宽20mm的缺口,前面插入一块长386mm、高50mm、厚15mm的巢门板,该板一边开10个圆孔巢门,另一边开两个长60mm、高10mm的舌形巢门,后壁上部开有两个80mmxllomm的铁纱 窗,并各有一块100mm宽可左右移动的木板供开闭。整个箱体外 围上沿加保护条,条宽20mm、高25mm。
1.2 巢框
外围长420mm、高250mm。上梁宽25mm、厚20mm、长456mm、框耳长28mm,边条长240mm、宽25mm、厚10mm。下梁长400mm、宽15mm、厚10mm。上梁底面不留巢础沟,隔板的尺寸与巢框外围一致。
1.3 浅继箱
内围高135mm、宽370mm、长440mm、板厚20mm。浅继箱巢框外围长420mm、高125mm。上梁厚15mm、长456mm、宽25mm(各地可根据群势状况灵活采用)。
1.4 副盖
分板盖和铁纱盖二种,大小与箱体外围尺寸一致。板盖由a、b两块组成。
1.5 箱盖
内围长490mm、宽420mm、高85mm、板厚15mm。箱盖里面的四角附钉上一块长4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板。或在前后各钉一条长420mm、宽和厚均为20mm的木条。使箱盖浮搁在副盖上。箱盖上面加钉镀锌铁皮或油毡。两侧各有二个长100mm、高20mm的舌形通风口。
2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设计图
2.1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总图)
2.2 技术要求
a.所用之木材需经干燥处理以防变形。
b.标准蜂箱加工完后应涂以白色油漆。
c.所用木材可用泡桐或类似木材代替。
2.3 箱盖(图1)
a.箱盖应平整不得歪曲扭斜。
b.有条件尺量于箱盖上钉牢一层0.30mm厚马口铁板。
c.四个舌形孔对称,舌形巢门应转动灵活。
d.箱帮为榫接,榫头尺寸15x15,顶板及木条用3/2英寸的铁钉钉合。
2.4 副盖(图2)
a.木材要经干燥处理,制作平整不得翘曲。
b.去棱角
2.5 纱盖(图3)
a.木材应干燥处理。
b.制作平整不可翘曲,四框以铁钉钉合。
c.铁丝网以360×10×10,450×10×10木条用铁钉固定。
2.6 浅继箱巢框(图4)
a.巢框放入继箱内,应移动平滑无阻。
b.四框用铁钉钉合。
2.7 浅继箱(图5)
a.放置巢框之铁压条用铁钉固定。
b.四框为榫接,榫头尺为20×20。
2.8 铁压条(图6)
2.9 巢箱(图7)
a.放置隔板槽应光滑平整。
b.放置纱窗拉板槽应光滑平整。
c.放置巢框之铁压条用铁钉固定。
d.铁丝网用245×15×10,80×15×10的木条及铁钉固定。
e.巢箱榫头尺寸为20×20。
2.10 巢箱巢框(图8)
a.巢框放入巢箱内,应移动平滑。
b.四框用铁钉钉合。
2.11 巢门板(图9)
a.两舌形孔的活门应转动灵活。
b.巢门板应平整,不得翘曲,保证平滑放入巢箱。
2.12 纱窗拉板(图10)
a.倒棱。
b.拉板放入巢箱内应拉动自如。
2.13巢箱隔板(图11)
a.倒棱。
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中蜂标准箱研究协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冠煌、段晋宁、吴永中、肖洪良。
本标准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