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放养方法

蜜蜂孢子虫病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13日 18时12分39秒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 "微粒子病 ",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 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

蜜蜂孢子虫病又叫"微粒子病",是蜜蜂的一种常见消化道传染病。欧美一些国家发生较普遍,在我国一 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地发生,东北地区蜂群越冬时间长,发病较普遍而且严重。患孢子虫病的蜜蜂寿命缩短,产蜜及产王浆能力明显下降。

1.病原  

蜜蜂孢子虫病是由蜜蜂孢子虫引起的,它寄生于蜜蜂中肠上皮细胞,以蜜蜂体液为营养发育和繁殖,有二种生殖形态,即无性裂殖和孢子生殖。在蜜蜂体外以孢于形态存活,孢子长椭圆形,大小为小6~5.5微米X1.7~2.6微米。  

孢子虫孢子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蜜蜂的粪便中可存活2年;58℃温水中存活l0分钟,在4%甲醛溶液中能活1小时,用甲醛蒸气及冰乙酸蒸气处理1分钟就可将孢子虫杀死,在2%氢氧化钠溶液中也仅能存活15分钟。在直射的阳光下,经15~32小时才能杀死孢子虫;在10%的漂白粉溶液里,需10~12小时才能杀死;而在1%的石炭酸溶液中,只需10分钟就可将其杀死。

2.症状   

患病初期,蜜蜂的外部症状表现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才逐渐表现出症状,如行动缓慢,萎靡不振。后期则完全失去飞行能力。病蜂常集中在巢脾下面边缘和蜂箱底部,也有的病蜂爬在巢脾框梁上。由于病蜂常受到健康蜂的驱逐,致有些病蜂的翅边缘出现缺刻。也有的病蜂在蜂箱巢门前和场地上无力爬行。病蜂体色较正常蜂暗淡,以意大利蜂为例,病蜂腹部末端暗黑色,第一、二腹节背板呈棕黄色略透明,中肠灰白色,环纹模糊,失去正常弹性。正常中肠淡褐色,环纹清晰,弹性良好。病蜂体内白细胞通常较正常蜜蜂减少50%左右。

3.诊断方法

①蜜蜂的检验  从疑似患孢于虫病的蜂群中抓取10只带病状的工蜂,拉出消化道,剪取中肠,放入研钵内加10毫升蒸馏水研磨,制备悬浮液,取1滴涂于载玻片上加盖片,置45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长椭圆形孢子,则可确诊为孢子虫病。如果是干的病蜂样品,则可去掉蜂的头部和胸部,取其腹部研磨并加10毫升蒸馏水制备成悬浮液,经纱布过滤,上清液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以上方法同样适用于对雄蜂的检验。

②蜂王的检验  检验蜂王是否患病,采取活体检验法。抓取蜂王,将其扣在小玻璃杯内或纱笼中,下面铺张白纸,使蜂王排泄粪便,然后再将蜂王送回原群,取少许粪便涂片,加1滴蒸馏水盖片镜检。

蜂蜜的检验  

(1) 涂片法:取待检样品蜜1份,用水做倍比稀释,涂片镜检。    

(2) 沉集法:取待检样品蜜l份,用9份水稀释,混匀后,以4000转/分离心5分钟,取沉淀物涂片镜检。

④孢子虫孢子与其类似物的区分   

(1)酸处理,用似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涂片制备液,加1滴浓盐酸,置室温或30℃温箱内20~30分钟,孢子虫孢子外壳破裂,有的则完全被酸溶解而消失,而真菌孢子却保持原状不变。  

(2)酒精乙醚等量混合液,用以区分孢子虫和脂肪球:涂片制备液加几滴酒精乙醚等量混合液,待蒸发干后,再加1滴蒸馏水,镜检结果,孢子虫孢子尚存,而脂肪球溶解消失。  

(3)苏丹Ⅲ染色液处理,用以区分孢子虫和真菌孢子、脂肪球及花粉粒:涂片制备液加几滴苏丹Ⅲ染色液,数分钟后镜检,结果是孢子虫孢子无色,真菌孢子染成浓淡不等的红色,脂肪球橙黄色,花粉粒呈蓝黑色。

4.流行特点

①发病规律   

孢子虫病的发生与温度及蜜源关系密切,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发病高峰期出现在春季。江苏、浙江发病高峰期为3~4月份,华北、东北和西北为5~6月份,而广东、广西、云南和四川发病高峰期出现在l~2月份。在南方夏季高温炎热季节和北方的晚秋气温低的季节,孢子虫病的病情指数急剧下降,看不到病状表现。发病轻微的蜂群如遇丰富的蜜源条件,病情可暂时得到控制。冬末春初,患病蜂群成蜂死亡数量高于增殖数量,同时还伴随着蜂王的丧失或交替,此时气温低,外界若尚无蜜源,蜜蜂在蜂群内排泄粪便污染巢脾,蜜蜂在清理巢房时受到感染,幼年蜜蜂发病率较高。

②与发病相关因素  

蜂群越冬饲料不良,尤其是在蜂蜜中含有甘露蜜的情况下,易引起蜜蜂消化不良,促使孢子虫病发生,在蜂群内工蜂、雄蜂和蜂王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工蜂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蜂王,在工蜂中又以青壮年蜂感染率最高,而幼年蜂和老龄蜂较低;幼虫和蜂蛹则不感病。在蜂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西方蜜蜂发生较普遍,而东方蜜蜂很少发病。

③传播途径  

蜜蜂孢子虫病传染的唯一途径是消化道感染。被病蜂污染的饲料和巢脾是病害传染的主要来源。试验查明,1只感病12天的工蜂体内含有2000万~3000万个孢子虫,而感染42天的蜜蜂中肠里孢子虫含量可达4000万~6000万个。这么大数量的孢子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蜂箱、巢脾、蜂蜜、花粉及水源,尤其是当病蜂伴有下痢症状时,污染更为严重,当健康蜂在进行清理活动或取食蜂蜜、花粉、采水时,孢子便经蜜蜂口器进入消化道,并在肠道内发育繁殖,新的孢子体与肠壁坏死细胞一起脱落,排出体外,由此继续传播蔓延。病害在蜂群间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盗蜂和迷巢蜂,尤其是蜂场的转运,蜂群集中于火车站及放蜂场地,蜂群排列过分拥挤,加之蜂群新到一个地方,认不清本群巢门,常常误入他群,引起发病,用含有孢子虫孢子的蜂蜜喂蜂,造成重复感染,被孢子虫污染的蜂箱和巢脾未经消毒处理,重复应用而引起感染;养蜂员在检查蜂群或取蜜时,随意调换巢脾等活动都会造成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5.防治方法

①加强饲养管理  

蜂群越冬需要优质的饲料,越冬蜜中不能含有甘露蜜;北方蜂群越冬室温以2~4℃为宜,并具有干燥和通风的环境条件;早春应及时更换病蜂群中的蜂王。

②严格消毒  

对养蜂用具、蜂箱及巢脾等,在春季蜂群陈列以后要彻底消毒;蜂箱及巢框可用2~3%氢氧化钠液清洗,也可用火焰喷灯灼烧;巢脾可用4%甲醛溶液或冰醋酸消毒。

③药物防治

(1)药物预防:  

根据孢子虫在酸性溶液中受到抑制的特性,选择柠檬酸、米醋、山楂水,分别制成酸性糖浆,浓度是1千克糖浆内加柠檬酸1克、米醋50毫升、山楂水50毫升,早春结合对蜂群奖励饲喂,任选其中一种喂蜂。

(2)药物治疗:  

国外报道,烟曲霉素对孢子虫病有良好疗效。国内因无此药,科技人员从我国现有的药物中筛选出保蜂健粉剂,使用浓度为0.2%。将药粉1包溶于500毫升糖浆内,傍晚对蜂群喷喂,隔日1次,3次为一疗程,可防治2~4群(10框群)。间隔10~15天可再进行第二个疗程治疗。

703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