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管理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十二)——长白山中华蜜蜂的兴衰史(下)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09日 12时31分57秒

(三) 长白山中蜂饲养时期 从肃慎到女真时期,长白山人长期居住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蜂蜜是其特有的甜食资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品种之一。从采捕到饲养是

(三) 长白山中蜂饲养时期
从肃慎到女真时期,长白山人长期居住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蜂蜜是其特有的甜食资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品种之一。从采捕到饲养是古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过程,土法饲养中蜂是人类在早期猎取野生蜂蜜的生产活动中,将具有野生蜂巢的树看护下来,据为部落或自己所有而逐渐演化来的。汉代以前居住在长白山区的挹娄人“以五谷为食,畜养猪马牛”,已具备土法饲养蜜蜂的条件,但因缺乏史料无法考证。女真时期以至在此之前已出现土法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地方史料记载:“蜜产诸山中,土人于树上挖窟养之,以取蜜。”
古时,长白山人冬居地下“穴室”,夏在树林中筑巢,长期生活在森林中。在居住点附近有其熟悉的狩猎采捕区,经常在那里猎捕食物,那里的野生蜂巢也自然成为其定地采捕目标。人类进化为居住房屋之后,分蜂季节野生蜂常常飞落住宅,进入能够筑蜂巢的土仓或器具中,自然归主人所有(据《辽史》记载,10世纪初,蜜蜂飞进神纛车筑巢酿蜜,被视为吉祥的预兆),进而人们模仿野生蜂巢,挖树窟引蜂入巢,即是土法饲养初期。在长春石碑岭金朝开国元勋完颜娄室墓地,现存12世纪随葬的西龟趺工艺品,其龟背花纹系由规则的六角形蜂房图案排列成的。可见,12世纪以前女真人在采捕野生蜂蜜和土法饲养中蜂的生产实践中,不仅对蜜蜂巢脾非常熟悉,而且还能将蜂房结构运用到工艺图案上。
史料记载,古时养蜂最早使用的蜂巢,是长2尺余的木桶或树皮桶,上下无盖,中间放置有小孔的木板。初春时桶挂在房上或树上,9月即可将桶内的蜂巢、蜜蜂同蜂蜜捣和一起,进行毁巢取蜜。后来以高3尺、直径1尺余的木桶或树皮桶制成立式蜂巢,在中部开一小孔为巢门,上部用坡形木盖或苫草加黄泥封固,底部坐在木墩上。在明、清时期,民间已有芒种前立蜂桶的传统,即将桶内涂以蜂蜜或蜂蜡立于山前或树下,待春末中蜂自然分蜂时将有分蜂团进入蜂桶。相传古时,吉林城东50里处原无村庄,只有一个姓江的养蜂人住在这里,人称此地“江蜜蜂”。1644年在此处建江蜜蜂屯,后来由于年久失传误将“江蜜蜂”写为“江密峰”沿用至今。可见此处江姓养蜂历史之久远。那时土法饲养中蜂广为山区人们采用,发展为副业生产,扩大了蜂蜜、蜂蜡产品的来源。清朝中后期,在森林中出现了专业从事土法养蜂和采捕野生蜂蜜的生产活动,松花江上游山区多数农户家养10~20桶蜜蜂。清末民初,随着长白山的开发,土法饲养者甚多,遍及山区20~30个县,曾出现过饲养上百桶的养蜂大户,山区饲养量达数万桶。此期九台县43家养蜂户年产蜂蜜3000斤;1908年磐石县产蜂蜜2800斤;1916年汪清县产蜂蜜5300斤;1914~1915年吉林市蜂蜜上市量为92000斤;1921年蜂蜜上市量为93600斤、蜂蜡上市量为10540斤。1914年通化县以长白山中蜂蜜蜡产品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1951年通化县将长白山中蜂产的“霜蜜”和“雪蜡”送进北京商品陈列所参展。
当时以土法饲养中蜂和采捕野生蜂蜜相结合的蜂业生产已达到历史最佳水平。1910年在吉林官府任职的诗人沈兆褆先生,面对当时蜂业发展形势曾写下“蚕丝蜂蜜虫成蜡,利济民生造化工”的诗句。
土法饲养中蜂毁巢取蜜的传统方法,逐渐在生产中有所改革。最初是在蜂巢中留一部分蜂蜜,后来有养蜂者将蜂桶锯成2~3段,春季先以1段蜂桶饲养蜜蜂,随着蜂群繁殖强壮,在下部增加1~2段蜂桶,秋季取蜜时将蜜蜂驱到上部,取下段蜂桶脾,留上段蜂桶蜜脾供蜜蜂越冬。此法取蜜称之为“割蜜”,这种饲养方法至今还在山区流传。20世纪20年代,西方蜜蜂传入长白山区后,桦甸、永吉等地曾提倡以活框新法饲养中蜂。1931年《桦甸县志》记载:“昔年土产蜂蜜量甚富,但以不爱护产量日渐退落。采用西人养蜂方法经营颇著,使桦人取法仿行于天然者爱护之,加以人工培养,则大利可博有必然者。”解放后在通化、集安、蛟河、敦化、安图等地曾采用过活框新法饲养中蜂,有的养蜂者新法饲养中蜂几十年,群产蜂蜜高达80~100斤,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世纪80年代,集安县曾改良了几百群中蜂,建立了中蜂新法饲养示范蜂场。
(四) 长白山中蜂衰落时期
长白山区出现人类生产活动以后,特别是1万年以来,森林的变迁再不是单纯的自然因素,而是自然条件与人类社会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在3000年以前,虽然森林已有所砍伐,但由于人烟稀少,对森林的砍伐量还达不到消耗生长量的程度,仍保持着较好的森林植被。一直到辽、金、元三代,长白山区的女真族所从事的狩猎、采捕、耕养活动,对森林破坏性仍然不大。在200年以前,除有局部采伐外,长白山森林基本为原始状态,仍处于“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自然生态优势时代。自清朝后期长白山森林大量采伐,较多的移民涌进林区开荒种田,树木砍伐量大大超过自然生长量,森林资源锐减。据史志记载:“咸丰以前奉天(沈阳)东北边地尚无开辟,山深林密,土旷人稀”;“1887年以前敦化为森林丛茂之地,开荒之后,渐次稀疏”;“农安自日俄战争之后森林斩伐殆尽,四望荒芜,风沙满目。”随着人口的增多和森林工业的发展,采伐量日趋上升,森林面积急剧缩小,自然生态失去平衡,200年以前的生态关系已不复存在。
在这种生态变化的过程中,长白山中蜂以较强的适应性继续生存,由原始森林的生活环境逐渐过渡为次生林、荒山、草坡的生活环境,进一步适应了人工饲养环境。清末至民国期间,中蜂的野生量仍然较大,土法饲养也达到高峰,蜂蜜、蜂蜡发展为山区外销的重点土特产品。采捕蜂蜜的面广、量多,已大大超过了中蜂群体繁殖能力。因此,尽管此时自然资源的破坏还没有达到中蜂难于生存下去的程度,但加上人工采捕这一因素,中蜂的生存量已严重削减。解放初期,长白山区中蜂分布范围收缩到具有自然蜜源的20多个县,密度减少65%以上,100年前曾为朝廷生产贡蜜的打牲乌拉禁区永吉、榆树、双辽、九台等县,采捕野生蜂蜜已显为少见。
20世纪20年代前后,西方蜜蜂进入长白山区,其活框饲养方法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促使山区传统的土法饲养中蜂随之转移为新法饲养西蜂。当时西蜂分布和饲养量均未达到妨碍中蜂生存的程度,虽然也出现了人们意识不到的哪里饲养西蜂较多,哪里中蜂已减少的现象,但中蜂与西蜂仍然是自然的分区生存。60年代后,西方蜜蜂大量进入长白山区放养,每年外地进入30~60万群,加上本地饲养的20多万群,西蜂分布密度随着森林工业交通的发达,已遍及中蜂收缩后的有限分布区域。这种东、西方蜜蜂短兵相接的种间竞争(盗蜂、争蜜源、干扰蜂王交尾等),时间仅仅不过20年,中蜂进一步衰落了,在森林里常常见到一些空空的野生蜂巢。80年代仅有集安、长白、通化、蛟河、舒兰、桦甸、永吉等县的局部地区,还有少量野生中蜂和土法饲养的中蜂。某些曾以蜜蜂和蜂蜜命名的地方,野生中蜂绝迹,蜜蜂故乡已空有其名。长白山中蜂不再是历史上的昌盛之页,而是进入了衰落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长白山区的西方蜜蜂锐减,每年外地进山放养的西蜂和本地饲养的西蜂下降到10~20万群。这样一来,西蜂的覆盖面积缩小了,西蜂对中蜂的竞争力减弱了,中蜂种族的生存繁衍条件有所恢复,因此山区的野生中蜂显著增加。在中蜂几乎绝迹的敦化、安图、和龙一带又出现了中蜂分布区。1994~1995年这一带发现了500多群野生中蜂(未发现的野生蜂巢可能还要多于此数几倍)。在尚有零星桶养中蜂的蛟河、桦甸、永吉、集安、长白、抚松等地,桶养中蜂和野生中蜂数量也有增长的趋势。在西蜂稀疏或西蜂较少的地方,中蜂分布范围有所扩大,野生密度有所增加,有些山区又出现了采捕野生蜂蜜的副业生产活动。
20世纪90年代,长白山中蜂虽然在悄然复兴,但是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和现有西蜂的影响。永远不会复兴到历史上的昌盛程度。从长白山中蜂兴衰历史的总体过程来看,长白山中蜂仍处于衰落时期。
(五) 分析与讨论
1.长白山中蜂的兴旺昌盛是自然植物资源繁茂的结果。然而,随着长白山的开发、自然资源的收缩和人类的大量采捕,中蜂优越的生存条件发生变化,中蜂种族面临着衰落的趋势。但就长白山的开发和自然资源的收缩以及人类采捕的历史进程来分析,虽然能使中蜂的分布范围缩小、生存量减少,但不至于以如此快的速度使中蜂衰落到现在的程度。即使是人类的采捕(包括土法饲养毁巢取蜜)量逐步增长到超过中蜂自然繁殖量,即采捕量和繁殖量由正比走向反比之后,中蜂的数量相对减少,但那些生存在人类难以寻觅之处的中蜂足以保持种族生存的优势。因此认为,自然资源的收缩和人类对中蜂的大量采捕,这两个因素虽然能够使中蜂日趋减少,并走向衰落,但它不是当前长白山中蜂衰落的主导因素。
2.在20世纪20年代长白山区引进西方蜜蜂以前,中蜂的分布区和生存量随着资源的收缩以及采捕量的增加而减少,但这种变化是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缓慢变化。西方蜜蜂引进长白山区的前期,由于仅仅分布在局部地区,数量又较少,对中蜂生存的干扰虽然已开始出现,但对整个山区的中蜂尚无大的影响。随着西蜂的增加,西蜂的分布区迅速扩张,特别是在60~80年代,西蜂覆盖整个山区,饲养量达到历史高峰,而此期长白山中蜂生存的数量迅速下降,分布范围急剧收缩,仅20多年的时间就进入了现在的衰落期。因此说,西方蜜蜂同东方蜜蜂的竞争是长白山中蜂衰落的主导因素。进而设想,即使没有资源减少和人类采捕2个因素,在东、西方蜜蜂种间的竞争中,长白山中蜂的衰落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3.长白山中蜂的祖先从起源地逐步扩展到冬季长而寒冷的长白山区,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而生存下来,进而形成了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生物学特性,使这一种族在长白山区繁衍昌盛长达数千年。现在中蜂于衰落中仍然在适应着已经变化了的自然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长白山中蜂悄然复兴的现象来看,中蜂不仅能够适应已经变化了的蜜源条件,而且同西蜂的共存也在逐渐适应,也许在未来漫长的演变历史过程中,长白山中蜂会逐渐成为适应新环境的东方蜜蜂品种
摘自《长白蜜蜂文化研究》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十二)——长白山中华蜜蜂的兴衰史(下)
精彩链接: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九)——蜜蜂比人类,甚至比恐龙的历史还久远?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八)——为啥说吉林市是蜜蜂历史文化古城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七)——蜂蜜峰的传说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六)——蜜蜂是一种吉祥物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五)——世界上蜂蜜最甜么?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四)——人参蜜的传说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三)——黑瞎子沟的传说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二)——寓言中的蜜蜂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一)——蜜蜂起源
蜜蜂育种|科学利用评价蜜蜂良种
饲养技术|长白山区定地养蜂增收的几项措施
蜜蜂文化|东北地区蜂种的血统结构
蜂种推介|蜜胶一号,蜜胶就是好
养蜂技术|学会箱外观察,养蜂运筹帷幄
长按二维码,欢迎关注吉林蜂研微信公众平台
刘姐说蜂|蜜蜂文化大观园(十二)——长白山中华蜜蜂的兴衰史(下)
平台功能
发布蜂业信息
传播蜜蜂文化
介绍优良蜂种
推介科研产品 
宣传蜂类授粉
进行研发推广
践行科技扶贫
建设生态产业
蜂研蜂采
文/泽华
吉地松江续长白,
椴黄应香槐。蜂飞促农提质效,研发扶贫保生态。创制良种遍华夏,
新锐熊蜂授粉来。发掘乌拉蜂文化,展翼启航百花开。
责任编辑:小蜜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