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22日 09时01分30秒
养了十几年蜜蜂的黄岩人胡从寿前两日把家里的200箱土蜂运到了更靠北的湖州去采油菜花蜜。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做。
养了十几年蜜蜂的黄岩人胡从寿前两日把家里的200箱土蜂运到了更靠北的湖州去采油菜花蜜。这是他第一次这样做。
春节以来,持续低温、降雨天笼罩台州,使得他和所有台州养蜂人一样,从年初的枇杷花到最近的油菜花,都没有采到多少蜜。
“温度一直不高,低于10摄氏度土蜂飞出去就可能冻死。春不暖,花就不开,在这样低温下,开出的花的蜜源质量也不高。”胡从寿合计了下,往年他的蜂群在家能采1吨多蜜,今年一半都没到,为了弥补这块损失,他决定扩大战场,来个“墙内损失墙外补”。
土蜂飞不出,意蜂还要喂
胡从寿还是幸运的,就因为他养的是土蜂,而不像临海金康专业合作社养的绝大多数是意蜂。
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土蜂是中国本土的蜜蜂,个小,但适应性强;意蜂则是从国外引进的蜂种,个大,花期产蜜多,但适应性差,需人工饲养。
“相对于土蜂,意蜂对温度的要求还要高,一般要到14摄氏度以上才能出去采蜜。”金康合作社社长王立华说,年初到现在一波接一波的“倒春寒”,使合作社养的2000多箱土蜂和近4000箱意蜂都难得飞出去。
“土蜂嗅觉更灵敏,采集的蜜源也多种多样,只需在气温回暖时,采摘较低浓度的蜜源就可以自给。”王立华无奈地说,但4000箱意蜂因长时间的低温天气,春花作物生长缓慢,花期推迟,不仅无花蜜可采,还需要用人工喂养糖汁的办法给他们“保命”,成本增加不少。
转场外出补损失
王立华的合作社在“台州战场”可谓遭遇了“滑铁卢”。
“损失很大,今年只打到1次蜜,往年这个时候至少能打到3次。”王立华表示,去年他的意蜂和土蜂在台州采的枇杷蜜和油菜花蜜有近30吨,今年10吨都没到。
土蜂虽然产蜜量比意蜂少很多,但王立华的决定却和胡从寿不谋而合。这两天,他让合作社把近4000箱意蜂运到油菜花开得正旺的湖州时,还带了500箱土蜂过去采蜜。
王立华表示,这次在湖州采完蜜,马上就赶到更靠北的安徽、江苏一带去,然后继续北上。
“养蜂就像游牧,要按各地的花期一场一场赶过去,这样就不会饿死在一个地方。”王立华表示,虽然合作社在台州的蜂蜜产量减少可以在别的地方补回来,但今年浙江、江苏等地普遍低温,因此今年合作社的蜜蜂产量减少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