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08日 09时47分24秒
通过长期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不断地进化,蜂群一年中的消长规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蜜粉源和气候等的变化规律协调一致。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温暖时,蜂王大量
通过长期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不断地进化,蜂群一年中的消长规律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尤其是蜜粉源和气候等的变化规律协调一致。外界蜜粉源充足、天气温暖时,蜂王大量产卵,工蜂积极哺育,蜜蜂群势快速增长;而当外界蜜粉源枯竭、天气寒冷或酷热时,工蜂减少对蜂王的饲喂,使蜂王减少产卵,甚至停卯,以此减少对蜂群贮蜜的消耗和延长个体蜜蜂的寿命。在蜂王产卵减少后,死亡的蜜蜂多于羽化的蜜蜂时,群势就开始下降。 根据气候、蜜粉源以及蜂群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可将蜂群的周年生活大致分为增长阶段、分蜂阶段、流蜜阶段、停卯准备阶段和停卵阶段等五个阶段。从春季开始,我国蜜蜂周年生活各阶段的顺序依次为,春季增长阶段、流蜜阶段、夏秋停卵阶段、停卵的准备阶段和越冬停卵阶段。分蜂阶段多处于增长阶段的后期和流蜜阶段的初期与盛期。由于我国各地的A气候和地理环境、蜜粉源开花泌蜜习性等差别很大,蜜蜂周年消长规律极具复杂性,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阶段的季节性不同 停卵阶段,北方蜂群出现在冬季,华南蜂群出现在夏季;流蜜阶段,北方主要在夏秋季节,南方许多地区除了春夏季节外,冬季也有主要蜜源开花泌蜜;春季增长阶段,云南和两广始于元旦前后,而黑龙江则迟至4月初。 2.阶段的衔接顺序不同 有些地区第一个流蜜阶段结束,紧接着或不久就进入第二个流蜜阶段,甚至连续进入第二个流蜜阶段,例如,福建春夏季的柑橘、荔枝、龙眼三个连续的主要蜜源花期;而有的地区周年只一个流蜜阶段,或者两个流蜜阶段相距较远。流蜜阶段结束后,蜂群可能进入增长阶段,也可能进入停卵准备阶段或直接进入停卵阶段。 3.阶段持续的时间不同 南方蜂群春季增长阶段只有1~2个月,北方蜂群的春季增长阶段可长达3~4个月。棉花花期的流蜜阶段可长达40~50d,而刺槐花期的流蜜阶段只有7~10d。深入研究蜜蜂群势的消长规律,对蜜蜂周年饲养管理的科学决策是必不可少的。蜂群的周年消长规律,是制定蜜蜂饲养管理方案的重要科学依据。
在蜂群增长阶段,蜜粉源和气候条件越来越适宜蜜蜂生活,后期逐渐进入流蜜阶段。该阶段蜜蜂活动积极,巢内有子脾,蜜蜂群势由弱到强,子脾数量逐渐增多,后期蜂群积累大量适龄采集蜂,蜜蜂群势总体上呈持续增长;蜂巢中心温度维持在35℃左右,蜂群贮蜜消耗量接近采蜜量,或巢内贮蜜缓慢增减。增长阶段初期的蜂群,经过停卵阶段或流蜜阶段的消耗,群势往往较弱,采集力和哺育力较低。通过增长阶段的恢复和发展,在增长阶段后期蜜蜂群势相对强盛,分蜂热也普遍较强。蜂群周年生活中,蜂群的增长阶段有2种情况,即春季蜂群增长和两个流蜜阶段间的蜂群增长,其中以春季蜂群增长最具代表性。下面以春季增长阶段为例,分析蜂群在流蜜阶段前的群势增长特点。 春季增长阶段从越冬蜂王产下第一批卵开始,至蜂群采蜜量明显多于耗蜜量结束。春季增长阶段初期,处于半休眠状态的工蜂,积极活动、加强代谢、提高巢温,使蜂巢中心温度恒定在35℃左右。蜂王开始产卵3d后,蜂群中出现小幼虫,越冬工蜂相应地王浆腺发育,分泌王浆。随后工蜂采集粉、蜜、水,调制蜂粮饲喂幼虫。蜂王产卵20~21d后,新培育的工蜂开始陆续出房。在新蜂大量羽化前,越冬工蜂从事哺育工作,加速衰老,逐渐死亡,蜜蜂群势下降较快。如果蜂群越冬后群势太弱,或越冬不良,此间越冬蜂死亡过多,就会影响蜜蜂群势恢复速度,甚至可能使蜜蜂群势无法恢复,这种现象在养蜂术语中称之为春衰。 新蜂出房后,越冬老蜂陆续死亡,这是工蜂新老交替的过程。新工蜂个体寿命长、哺育力强。当羽化的新蜂多于同期死亡的越冬老蜂时,蜜蜂群势开始回升。新蜂完全取代越冬蜂后不久,蜜蜂的群势就能恢复到增长阶段初始水平。从蜂王开始产卵,到蜜蜂群势恢复到此阶段的初始水平,为增长阶段的恢复期。恢复期所需的时间与蜂群的越冬期和春季增长阶段的初始群势有关,越冬期短、春季增长阶段的初始群势强,恢复期缩短。蜂群春季增长阶段恢复期一般需40d左右。
蜂群度过春季增长阶段恢复期后,外界气温和蜜粉源条件渐渐好转,蜂王产卵积极,群势迅速增长。从春季增长阶段恢复期结束到流蜜阶段前,为蜂群增长阶段的发展期。发展期的蜂群子脾面积大,且出现整张的封盖子脾,此后蜂群逐渐开始筑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后期出现分蜂王台。 在春季增长阶段的发展期,视外界环境条件,蜜蜂饲养管理可逐步进行修造巢脾、培育蜂王、人工分群、生产王浆和生产花粉等工作。
分蜂阶段是指蜂群从出现分蜂热开始,到发生分蜂后原群和分出群均恢复正常的过程,它贯穿于蜂群增长阶段的后期和流蜜阶段的初盛期。分蜂阶段外界气候温和,蜜粉源丰富,蜜蜂处于周年生活最适宜的季节。分蜂阶段多发生于春末夏初,南方有些地区秋季也可能发生分蜂。分蜂阶段处于气候适宜、蜜粉源丰富的季节,蜜蜂群势强盛。 以自然分蜂的发生为界,可将自然分蜂阶段划分为分蜂阶段的准备期和分蜂后的恢复期。 2.1分蜂阶段的准备期 分蜂阶段的准备期从蜂群大量培育雄蜂开始,到分出群离开原群为止。蜂群在大量地培育雄蜂后,建造十多个王台并培育蜂王(见自然分蜂)。自然分蜂准备期多发生于泌蜜阶段前蜂群增长阶段的后期,该时期蜜蜂群势迅速增长,子脾增多。蜂群内出现封盖王台后,蜂王产卵减少,最后停卵,工蜂怠工,准备分蜂。由于封盖子继续羽化出房,蜜蜂群势继续增长,分蜂发生前,蜜蜂群势达最高峰。 在分蜂热未解除的情况下,如果长期用毁台的方法控制分蜂的发生,人为地延长分蜂阶段的准备期,蜂群中的蜜蜂数量和子脾数量都将呈下降趋势,这对蜂群的发展和养蜂生产都将是极其不利的。 2.2分蜂阶段的恢复期 分蜂发生后,原群蜜蜂数量常减少一半以上,且3d内幼蜂和老蜂的比例相对较大,蜂巢内留下大量的封盖子脾和王台。分蜂后新蜂王从出台、交尾到产卵,一般约需10~15d,d王就是分蜂原群一般需断子半个月。由于分蜂后原群20~2ld内封盖子脾继续羽化,与分蜂后的初期相比其群势略有上升。此后,子脾全部羽化,新蜂王所产的卵还未发育成蜂,老蜂又陆续死亡,原群的群势开始略有下降。分蜂后35~40d,新王产卵培育的第一批工蜂,开始大量出房,此时因外界气候适宜、蜜粉源丰富、新王产卵积极、蜂群哺育力强,原群的群势又迅速发展。 分出群蜜蜂,多为青壮工蜂。这批蜜蜂工作能力强,寿命长,虽然21d内分出群没有新蜂出房,但群势削弱不明显。由于在分蜂前,蜂群限制蜂王产卵,使蜂王在生理上得到了休整,分蜂后蜂王产卵积极。蜂王产卵20~21d后,新蜂开始大量出房,分出群的群势增强。自然分出群的蜂王,多为前一年的老蜂王,分蜂后经过一个产卵高峰期,部分蜂群开始蜂王新老交替。
更多信息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