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10日 12时00分16秒
阿肯色蜜蜂病毒病(Arkansas bee virus disease) 由阿肯色蜜蜂病毒(Arkansas bee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仅在美国发现。病原为直径30 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
阿肯色蜜蜂病毒病(Arkansas bee virus disease) 由阿肯色蜜蜂病毒(Arkansas bee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仅在美国发现。病原为直径30 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为128S,浮密度为1.37g/ml(CsCl)。此病主要为隐性感染,使病蜂于患病后10~25天死亡。常与蜜蜂慢性麻痹病并发。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
埃及蜜蜂病毒病(Egypt bee virus disease) 由埃及蜜蜂病毒(Egypt bee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仅在埃及的西方蜜蜂上发现。病原为30 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为165S,浮密度为1.37g/(CsCl)。此病为隐性感染,除分离出病毒粒子外,对其引起的症状及发病规律尚不清楚。
大蜡螟(great wax moth) Galleria mellorella L.,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寄主为毛皮和巢脾。卵初产乳白色,渐变灰色。短卵圆形,长0.3~0.4mm,单层成块紧密排列。它和小蜡螟的幼虫俗称巢虫。幼虫蜕皮6次,末龄幼虫为浆白色,随后背面与侧面转为浅灰至灰色,末龄幼虫体长达28~29mm,重240~250mg,蛹纺锤形,褐色至深褐色,蛹长15~25mm,茧呈圆柱形,表面沾满自己的粪粒。成虫前翅的前部2/3呈较一致的暗色,后部1/3有不规则的亮域或黑区,头胸部色淡。雌蛾的体长20mm左右,平均体重160mg,雄蛾较小。体色与虫体大小、巢脾状况关系很大,旧巢脾蜜蜂茧衣多,通常营养好,虫体大,色也深。巢虫在蜂群内为害终年可见,中蜂抗巢虫能力弱,群内受害尤为严重。被伤害的蜂蛹,裸露头部,俗称白头蛹。为害严重的蜂群,白头蛹面积可达子脾总面积80%以上。采蜜季节也是巢虫危害贮存巢脾的猖獗季节。1~2个月内不加防护的库存巢脾,可使全库被毁殆尽。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①硫磺烟熏杀。通常将贮存巢脾排列于继箱内,6~8个继箱重叠为一组,糊严接裂缝后,每组用硫磺粉80~l00g在空底箱燃烧成烟熏治,两周后再熏治一次。②如系中蜂,每10~12天清理箱底残屑污物一次。清除巢虫滋生地,使用新脾,抑制巢虫生长发育,减轻为害。
蜂鸟(trochilus) 鸟纲,雨燕目,蜂鸟科(Trochiidae)各种类的通称。体型差别很大,大的像燕子,小的比黄蜂还小,体重只有18g左右,是鸟类中最小的种类。羽色通常极其艳丽。喙细长呈管状,舌能自由伸缩。常飞行于花间,食花蜜和花上的小昆虫,有传粉作用。在树枝上营巢,每窝产卵两枚。育雏时,雌鸟以长喙将花蜜置于雏鸟食管内。蜂鸟约有600种,主要分布于南美北部和中美;沿美洲西岸往北直达阿拉斯加南部。最小的一种是闪绿蜂鸟(Chlorostilbon poortmanni),通体绿色,尾羽呈紫蓝色。产于墨西哥至阿根廷一带。
蜂群伤热(injury caused by high temperature inside the colony) 因保温不当引起巢温过高,使蜜蜂卵、虫、蛹发育不正常和成蜂寿命缩短的生理现象。多发生于春繁后期和越冬初期,以及室内越冬的蜂群。
甘露蜜中毒(poisoning by honeydew) 越冬期蜜取食甘露蜜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由于甘露蜜含有过量的不易被蜜蜂消化吸收的糊精、松三糖、矿物质。蜜蜂中毒后腹胀下痢,无力起飞,坠落满地,爬行至死。粪便充斥蜂巢内外,酸臭难嗅。机体内蜜囊膨大呈球状,中、后肠色深至黑,质松易裂。严重者,蜂王、幼虫也难幸免。宜避免或减少蜜蜂接触甘露蜜,对已采集甘露蜜的蜂群,可换入优质蜜脾。
黑蜂王台病毒病(black queen cell virus disease) 由黑蜂王台病毒(Black queen cell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蜂王幼虫病害。北美洲、英国、澳大利亚均有发现。病原为直径30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沉降系数为151S,浮密度为1.34g/ml(CsCl)。病毒仅在被蜜蜂微孢子虫侵染的蜂王幼虫中增殖。幼虫死亡发生于前蛹期,虫尸为暗黄色,有一层坚韧的囊状外表皮,类似蜜蜂囊状幼虫病。王台同时变成黑色。在育王群中,由于王台数量大而集中,发病率较高。多在早春育王季节发生。以蜂群越冬前严格控制蜜蜂微抱子虫对蜂群的侵染为主要防治措施。
胡蜂(wasp) 又称黄蜂、马蜂。一类捕杀大量蜜蜂、柞蚕、咬食成熟水果和多种作物的膜翅目昆虫。中国《诗经·小雅·小宛》(约2500年前)有“螟’蛉有子,蜾赢负之”的记载。蜾赢就是一种胡蜂。全变态有蜂王、工蜂、雄蜂、各司其职。以受精雌蜂弃巢集结越冬,翌年越冬后雌蜂多数单独营巢产卵繁殖新群。中国一年1~3代,有的种类在福建、广东一年可发生4代以上。与农业关系较密切的有蜾赢科;马蜂科和胡蜂科。70年代中国对蜾赢科、马蜂科作为农业害虫的天敌研究较多,例如浙江报道黄唇蜾赢蜂(Rhynchium brunneum Fabricius)的猎物是鳞翅目幼虫;已知马蜂科的马蜂属绝大多数的种类是有益的;中国对角马蜂(Polistes antennalis Perez)、亚非马蜂(P.hebraeus Fabricitus)、黑脊背长脚胡蜂(P.fadwiges Dalla Forle)、台湾马蜂(P. formosanus Sonan)、约马蜂(P. jokahamae Radosz Kowski),先后已有报道;其中角马蜂、亚非马蜂和约马蜂曾在北方棉 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但胡蜂科中的四个属,其中以胡蜂属种类居多,现已知墨胸胡蜂(Vespa nigrithorax Buysson)、黑盾胡蜂(V. bicolor Fabricius)、金环胡蜂(V.mandarinia Smith)、基胡蜂(V.basalis Smith)、小金箍胡蜂(V. tropica heamatodes Bequaert)、大金箍胡蜂(V.tropica leetmansi der Vecht)、黄腰胡蜂(V. affinis Linnacus)、黑尾胡蜂(V.ducalis Smith)等8种是中国蜜蜂的大敌,特别是中国广大山区的中华蜜蜂受害尤重,常年因其害损失成蜂20%~30%,严重者全场受害,滴蜜无收。马蜂属中的柞蚕马蜂(Polistes gallicus L.)对柞蚕造成危害,陆马蜂(P. rothneyi grahami der Vecht)和胡蜂属的墨胸胡蜂;黑尾胡蜂、基胡蜂和黄边胡蜂(Vespa crobro L.)还会侵害成熟的水果。可采取二氧化碳熏杀、拍打消灭、毒杀、捕杀等方法防治。
壳热厉螨(tropilaelaps mite) Tropilaelaps clareae Delfinado et Baker,又称小蜂螨。蛛形纲,寄螨目,厉螨科。最早发现于菲律宾,是西方蜜蜂的体外寄生螨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也流行爆发,使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损失严重。雌雄成蛹均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0.95~1.03mm×0.56mm,褐色,具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从卵到成虫4~4.5天,主要寄生在蜜蜂的大日龄幼虫或蜂蛹上,以吸取工蜂虫、蛹的体液为主,雌螨交配后潜入即将封盖的蜜蜂幼虫房内产卵繁殖,在封盖巢房内新成长的小蜂螨成螨,随新蜂出房而出房,交配后再潜入其他幼虫巢房内寄生和繁殖。它不仅能使蜜蜂大批死亡,还会造成新蜂发育残缺不全,使蜂群群势严重削弱,甚至全群覆灭。亮热厉螨在蜂群问传播的主要途径是蜜蜂个体间相互接触,例如:盗蜂、迷巢错投蜂和饲养管理中蜜蜂或子脾的调动。亮热厉螨的发生,随着蜂群的繁殖和气温升高而严重,成螨可在成蜂体上过冬。防治方法同雅氏瓦螨。
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病(Kashmir bee virus disease) 由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ashmirbee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知有4个毒株:克什米尔蜜蜂病毒KBV,分布于印度及克什米尔地区,危害印度蜜蜂;克什米尔蜜蜂病毒澳大利亚毒株Ⅰ,Ⅱ,Ⅲ(Kashmir bee virus Austrialian strain Ⅰ,Ⅱ,Ⅲ)。仅分布于澳大利亚,危害西方蜜蜂。4个毒株的病毒粒子直径为30nm,正二十面体,沉降系数172S,浮密度1.37g/ml(CsCl),遗传组分为RNA。印度蜜蜂毒株与澳大利亚毒株Ⅰ,Ⅱ,Ⅲ间的血清学关系不如澳大利亚毒株本身之间的关系密切。自然情况下,印度蜜蜂毒株仅感染印度蜜蜂,使患病个体迅速死亡;澳大利亚毒株仅引起西方蜜蜂死亡。
美洲幼虫腐臭病(American foulbrood) 由幼虫芽孢杆菌(Bacillus larvae White)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细菌性疾病。属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方蜜蜂已封盖的大龄幼虫。病原菌杆状,大小约2.5~5.0 um×0.5~0.8 um,革兰氏染色阳性,周身鞭毛能运动,菌体成链状排列。芽孢椭圆形,大小约1.3um×0.6um,抗逆性极强。营养要求特殊,培养基内需存在硫胺素。菌落乳白色,半透明,稍突起。此病终年可见,但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病虫由白色变为黄色,死亡后腐烂,虫尸黏性强,可挑出3~5cm长的细丝,味腥臭,最后失水干瘪成黑褐色、紧黏于巢房壁上的鳞状片物。此病为顽固性病害,可使用抗菌素防治,并彻底消毒蜂箱、巢脾。
蜜蜂X病毒病(bee virus x disease) 由蜜蜂X病毒(Bee virus x)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在英国、法国、美国及澳大利亚发现。病原为直径35 nm 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为187S,浮密度1.358/ml (CsCl)。病毒由蜜蜂马氏管变形虫传播,侵染蜜蜂肠道组织。在这两种病原共同作用下,蜜蜂寿命明显缩短,越冬蜂大量死亡,给蜂群越冬带来极大损失。此病主要发生在冬季。以防止蜂群被马氏管变形虫侵染为主要防治措施,并给蜂群饲喂优质的越冬饲料蜜。
蜜蜂Y病毒病(bee virus Y disease) 由蜜蜂Y病毒(bee virus Y)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在北美洲,英国、澳大利亚发现。病原为直径35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RNA,沉降系数187S,浮密度1.358/ml(CsCl)。与蜜蜂X病毒有隐约的血清学关系。病毒仅能通过蜜蜂孢子虫在蜜蜂肠道内造成的伤口侵入细胞,病毒引起的症状尚不清楚,但病毒的存在增加了蜜蜂孢子虫的致病作用。病害主要发生在夏初,以控制蜜蜂孢子虫对蜂群的侵染为主要防治措施。
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 又称石灰质病或石灰蜂子。由蜜蜂球囊茵(Ascosphaera apis Olive et Spiltoir)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性病害。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洲、新西兰、日本。1990年起在中国流行,危害严重。病原菌属于囊菌亚门,有两个变种:其一为蜜蜂球囊菌蜜蜂变种(A.apis var.apis Olive et Spiltoir),孢囊直径约33~99um,孢子大小约3~3.8um×1.5~2.3um,孢子在孢囊内集合成数个紧密的孢子球;其二为蜜蜂球囊菌大孢变种(A.apis var.major Olive et Spiltoir),孢囊直径约88.4~1685um,孢子大小约3.3~4.2um×1.7~2.6um,孢子在孢囊内也形成数个孢子球。两变种均为异宗结合。危害西方蜜蜂的封盖大幼虫或前蛹。病虫死亡前症状不明显,死亡后除头部外,体表长满菌丝而成为白色硬块,最后由于产生孢子囊而成为墨绿色或近黑色的硬块。此病终年可见,多发生于春、夏高温季节,以蜂群保温、降湿抑制发病为主要防治措施。发病后即更换未被病原污染的蜂箱,巢脾,病群原蜂箱、巢脾可消毒后使用。病群成年蜂体用0.5%的高锰酸钾喷雾消毒,并结合饲喂抗真菌药物。
蜜蜂败血病(bee septicaemia) 由蜜蜂败血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pisepticus (Burnside) Lanelerkin et Katzndson]引起的成蜂细菌性病害。属世界性病害。病原茵短杆状,大小约0.8~1.5um×0.6~0.7um,革兰氏染色阴性,周身鞭毛能运动,菌体单生或成链状。菌落乳白色,表面光滑,略突起,直径约1mm,产生蓝色色素。病蜂初期运动迟缓,随之僵硬,死后由于活动关节间肌肉分解,头部、胸部、腹部分离脱落,甚至翅、足、触角、口器也分离脱落。血淋巴变成乳白色,浓稠。此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多雨季节。传染源为污水坑或沼泽地。可使用抗菌素防治,蜂场宜干燥,蜂群内注意降湿,在蜂场宜设置清洁水源供蜜蜂采集。
蜜蜂孢子虫病(bee nosema disease) 由蜜蜂微孢子虫(N0sema apis Zander)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原虫病害。为世界性蜜蜂病害。病原孢子大小约3~8 um×1~3um,椭圆体形,在光学显微镜下有蓝色折光。孢子内藏中空,卷曲成螺旋形的极丝,当孢子随食物进入蜜蜂肠道后,即放射出来。极丝可刺入肠壁细胞。孢子内由细胞核、少量细胞质及极丝蛋白来源的被膜所构成的芽体,通过极丝侵入细胞。通过营养生殖期的裂殖及有性生殖,新一代孢子可充满整个细胞,并使细胞崩解。病蜂中肠灰白,失去环纹与弹性,腹胀,下痢,主要发生在蜂群越冬后期及春季。病蜂寿命缩短,不能顺利越冬,常造成春衰。此病常与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并发。蜜蜂孢子虫还是许多蜜蜂病毒的侵染媒介。需进行综合防治,供给蜂群优质的越冬饲料,结合饲喂烟曲霉素,甲硝唑等药物。
蜜蜂鞭毛虫病(bee flagellate disease) 由蜜蜂短膜虫(Crithidia mellificae Langridge et McGhee)和蜜蜂细滴虫(Leptomonas apis Lotmar)引起的一种蜜蜂成年蜂原虫病害。澳大利亚及欧洲屡有发现。病蜂后肠形成黑色斑点后变黄色痂层,造成蜜蜂肠道机能紊乱,引起轻微的下痢。极个别病蜂中,病原侵入血体腔增殖时,破坏肠壁,引起细菌侵入,致使宿主因败血症死亡。此病在蜂群中虽较普遍,但危害极轻,一般不予防治。
蜜蜂盾螨(acarapis mite) 又称恙虫、武氏尘瞒、壁虱。危害蜜蜂的真螨目、跗线螨科一类害螨的统称。主要为引起蜜蜂气管病害的武氏蜂盾螨[Acarapis woodi(Rennie)]。分布较广,20世纪30年代曾于欧洲广泛流行。椭圆形,雌螨0.12~0.18mm×O.07 ~0.10mm,雄螨0.09~0.10mm×0.06~0.072mm。口器为一棘状小管,管内有两根棘刺。主要寄生于蜜蜂第一对气管内,有时也寄生于蜜蜂翅膀基部等处。以蜜蜂血淋巴为营养。通常在气管内繁殖后代。受害气管由银白色逐渐变成褐色直至黑色。容易破裂,或翅基部渗出血淋巴于体外,甚至翅膀自行脱落。病害发生季节不明显。防治措施主要是,将病群迁移隔离,采用水杨甲酯等药剂治疗;或剔除病蜂,留下蜂子另组新群,诱入健康蜂王。
蜜蜂粉介病(honeybee powdery-scale) 由尘埃芽孢杆菌(Bacillus pulvifaciens Katzelson)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细菌性病害。迄今仅发现于美国。病原菌杆状,大小约1.3~3.0um×0.3~0.6um,革兰氏染色阳性,芽孢椭圆形,已分离到的菌株大多无鞭毛,运动性不显著。主要危害西方蜜蜂的小幼虫。患病幼虫变成黄色或浅褐色,死亡后虫尸迅速失水干燥,分解成 一小撮粉末状物。
蜜蜂副伤寒病(bee paratyphoid fever disease) 由蜜蜂副伤寒杆菌(Bacterium paratyphi Alvei)引起的成蜂细菌病害。在世界上分布广,中国也有发生。病原菌杆状,大小约1.0~2.0um×0.3~0.5um,革兰氏染色阴性。在肉膏培养基上培养24h,菌落针尖大,浅蓝色,半透明;在马铃薯培养基上形成淡棕色菌落。病蜂表现腹胀,行动迟缓,不飞行,下痢,中肠灰白,中、后肠膨胀,后肠充满棕黄色粪便。此病主要发生于冬末及早春,传染源为污水坑或沼泽地。病蜂可采用抗菌素治疗。宜以预防为主,选用优质越冬饲料,保持越冬环境干燥,蜂场设置清洁水源。
蜜蜂虹彩病毒病(bee iridescent virus disease) 由蜜蜂虹彩病毒(Apis iridescent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现仅在印度与克什米尔地区发现,侵染印度蜜蜂。病原为直径150 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DNA,沉降系数为2216S,浮密度为1.328/ml(CsCl)。病蜂失去飞翔能力,在蜂箱周围的场地上爬行,并大量群集,直至死亡。病害主要发生在夏季。
蜜蜂花蜜和花粉中毒(bee poisoning by nectar and pollen) 蜜蜂采集有毒花蜜或花粉后引起麻痹痉挛或死亡的现象。中毒是渐进的,通常在每年同一时期,同一地区重复出现。使蜜蜂产生花蜜和花粉中毒的植物主要有,中国南方的茶树和油茶,花期1个月左右,粉蜜兼有,对蜜蜂及其幼虫均有毒害。美国的加州七叶树,花期长达40多天,因其蜜粉有毒,蜜蜂无法利用。在俄罗斯境内,蒜藜芦的花粉对蜜蜂有毒,天仙子能毒杀成年蜂和幼虫。丹麦的欧洲七叶树的花蜜和花粉,对蜜蜂幼虫有毒,会使蜜蜂发育畸形。在苏格兰,各种杜鹃花都含有对蜜蜂有毒的毒素。蜜蜂一旦采集这些有毒植物花粉和花蜜,中毒严重的蜂群,采集蜂或幼虫大量死亡,群势削弱,给当年养蜂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上述对蜜蜂起毒害作用的植物花蜜或花粉中含有有毒物质和不能被蜜蜂利用的低聚糖。中毒症状一般难以用化学分析或显微镜检查方法诊断,通常成蜂表现腹胀,幼虫腐烂,有的死蜂钩腹呈“弓”形;有的表现足肢麻痹、痉挛至死;有的全身颤抖,体毛部分或全部脱落,形似蜜蜂麻痹病。若花蜜有毒,则只在花期才出现症状;花粉中毒,则症状一直要延长到花粉用完。不同的有毒植物含不同的有毒物质。在同一条件下,高温干燥气候、歉收年份、蜂群内饲料不足,或单一、有毒的蜜粉源植物开花,病害加重。宜掌握放蜂场地的蜜粉源植物情况,避免蜂群进入有毒蜜源植物区。采茶花的蜂群可采用分区管理结合补充饲喂和药物解毒的管理办法减轻茶花蜜源中毒。发现因粉蜜中毒而引起蜜蜂大量死亡时,宜及时迁移蜂场,避免更大损失。
蜜蜂缓慢性麻痹病(slow Paralysis) 由蜜蜂缓慢性麻痹病病毒(Slow paralysis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仅在英国发现。病原为直径30 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因提纯方法不同而异,146~178S,浮密度为1.378/ml(CsCl)。自然界中仅见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若将提纯病毒悬液注射健康蜜蜂,约在12日后引起死亡。死前l~2日,表现出前两对足震颤的麻痹症状。发病高峰期在夏季。
蜜蜂黄曲霉病(aspergillus,stonebrood) 又称结石病。由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Link)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性病害。广布于全世界。危害蜜蜂的大幼虫和蛹。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分生孢子梗长约0.4~0.7mm,直径10um,有时有分隔,顶囊圆球形或棒形,直径30~40 um,小便单层或双层,不分枝,长20um,直径6um;分生孢子球形,表面光滑,直径4~8um(大多5~6um),成易断裂的链状。菌落绒毛状,黄色、黄绿色或浅褐一绿色(分生孢子的颜色),寄主极广,可寄生于禽鸟、人、畜、昆虫、蜂盾蛹等,腐生性亦极强,非专性寄生物。被害幼虫及蛹死亡后体表长出黄绿色绒毛,最后虫尸干瘪成黄绿色硬块。多发生于高温高湿季节。在中国危害较轻。除蜂箱内降湿外,无特殊防治措施,但病脾宜抽出烧毁。
蜜蜂急性麻痹病(acute paralysis) 由蜜蜂急性麻痹病病毒(Acute paralysis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在英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澳大利亚、墨西哥及中国发现。病原为直径30/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160S,浮密度1.378/ml(CsCl)。雅氏瓦峨是病毒的高效传播媒介。病毒侵染蜜蜂的脂肪细胞、脑、咽下腺及血淋巴。足、翅震颤,腹部膨大,不飞翔,是病蜂的典型症状,往往在5~9日死亡。但也常见隐性感染,特别在35℃条件下,被感染的蜜蜂几乎无任何症状。夏季高温(30℃)高湿环境中病害严重。以控制蜂群螨害为主要防治措施。
蜜蜂寄生蝇(parasitic flies of bee) 多种寄生蝇易引起蜜蜂病害。这些寄生蝇,分属昆虫纲,双翅目的麻蝇科、蚤蝇科或眼蝇科。①三斑赛蜂麻蝇(Senotainia tricuspis Meigen)。又称蜂麻蝇、肉蝇。幼虫寄生于蜜蜂胸腔内,以血淋巴、肌肉为食。7~8月份发生严重,蜂群感染率可达24%~44%。成虫银灰色,体长6~8mm。初孵化幼虫体长0.7~0.8mm,在蜂体内发育成熟的幼虫可达11~15mm,早期病蜂渐失飞行力,后期痉挛、颤抖至死。②驼背蝇(Phora incrassata Meigen)。在蜜蜂大幼虫体表产卵,孵化后的蛆很快穿透蜜蜂幼虫体壁以体液为营养,6~7天后蝇蛆离开虫尸坠入箱底污物中化蛹。驼背蝇体黑色,胸部大而隆起,体长3~4mm,常由巢门口潜入蜂箱。⑧圆头眼蝇(Physocephala vittata Fabricius)。雌蝇常猛扑飞行中蜜蜂,并能产卵于蜜蜂气门附近,孵化后蝇蛆很快进入蜜蜂气管或气囊处,先以蜜蜂体液为营养,后即吃空机体为空壳,并在其内化蛹、羽化。可通过配制滴滴涕悬胶液诱杀成蝇,保持蜂箱蜂场内外清洁,铲除周围杂草等,预防和减轻蝇类造成的病害。
蜜蜂卷翅病(wing-crippled bee) 蜜蜂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盛暑期。病蜂翅卷曲或残缺,不能飞翔,严重影响蜂群繁殖和培养适龄采集蜂。发生病害的原因是由于盛夏高温蜂群内闷热,使部分哺育蜂离脾,或粉源突然出现,子圈迅速扩大,均造成哺育力不足,影响蜜蜂幼虫和蛹的正常发育。通过蜂群遮荫,加强群内外通风、喷水降温等管理措施,可预防或减轻病害发生。 (引自《农业大词典》
(引自《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