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5月04日 22时14分15秒
侵袭性螨害是蜜蜂重要寄生病虫害,也是养蜂人的一大心病。全国5万多家蜂场无不谈“螨”色变。大、小蜂螨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养蜂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我国大部分蜂
侵袭性螨害是蜜蜂重要寄生病虫害,也是养蜂人的一大心病。全国5万多家蜂场无不谈“螨”色变。大、小蜂螨的危害已成为我国养蜂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由于我国大部分蜂场每年都采取追花夺蜜的饲养方式,为螨害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与条件。如果蜂场一旦疏于防治,螨害便会泛滥成灾,轻者蜂群衰退,产量下降,重者群垮场毁。 一、 大、小螨的生物学特性 大蜂螨是经由卵、若螨到成螨三个阶段发育而成的半变态昆虫。大蜂螨一个世代必须借助于蜜蜂的封盖幼虫和蛹来完成。其生活史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体外寄生期,二是蜂房内繁殖期。由于大蜂螨生活于温、湿度较为稳定的蜂房内,其各虫态历期相对变化不大,卵的历期约1天,雌螨若虫期为7.5天(前期若虫期4.5天,后期若虫期3天),雄螨若虫期仅为5.5天。一般雄螨寿命很短,只有0.5天左右,他在巢房内与雌螨交配后很快死去,雌螨的寿命在春夏繁殖期平均为43.5天,在冬季寿命可达6个月以上。雌螨一生专以蜜蜂淋巴为营养,其它有机废物、粪便、干血等只能使大螨存活1-3天。雄螨完全不采食。大蜂螨多寄生在工蜂或雄蜂成蜂体背、腹部节间膜上,气温低时转入腹部的腹板内。 大蜂螨最适生存繁殖温度为32-35℃(与蜜蜂相似)。在10-13℃即会冻僵(蜂群最低温度一般为14℃),所以蜂螨离开蜂体很难存活。蜂螨喜欢相对湿度较高的环境,湿度低于40%不利于螨的生存。季节的变化影响蜂群群势,也影响蜂螨的消长,一般大蜂螨在蜂群出现封盖子时便开始繁殖,而到夏季蜂群进入繁殖盛期,大螨寄生较平稳,到秋季蜂群群势下降,大螨寄生率增高。雄蜂体上蜂螨的寄生率较高,而在蜂王身上很少能找到大蜂螨。 小蜂螨一生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小蜂螨除转房繁殖外,整个生活史都在封盖房内完成。小蜂螨的生存最适宜温、湿度与蜂群子脾大体一致。小螨的整个发育期为6天,卵与幼虫历期1天,前期若虫2天,后期若虫3天。雌成螨从封盖房内爬出后,选择即将封盖的6日龄幼虫为寄生对象,雌性小螨进入幼虫房后,45-52小时开始产卵,在幼虫封盖后100-110小时是小蜂螨的产卵高峰期。一般情况下每只雌螨可产卵1-6粒。在巢房雌、雄小螨的性比为8:1。据观察小螨寄生规律与大蜂螨存在很大差异,春季蜂群繁殖期很难查到小螨,随着蜂群的发展,小螨的寄生率逐渐增高。到8、9月份小蜂螨繁殖达到最高蜂,后期随着蜂群群势的下降,子圈缩小,小蜂螨危害加重。然而随着气温的降低,蜂群断子,小螨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温度降低),小蜂螨逐渐减少。到越冬期在蜂群内几乎查不到小螨。小螨多发生在弱群、病群、无王群。二、蜂螨在我国的发展及其危害 首次发现大蜂螨的是奥特曼斯于1904年在爪哇的印度蜂(Apis cerana indica)上发现。西方蜜蜂原先并无大蜂螨寄生,只是在与远东地区的东方蜜蜂相互接触才传染的。大蜂螨起源于亚洲的东方蜜蜂,长期以来螨与东方蜜蜂寄主之间形成了一种制约的平衡关系,因而大蜂螨对当地的东方蜜蜂危害不大。我国于1955年首次在江浙一带发现大蜂螨,而当时由于蜂螨的发展危害有限而没有引起人们对蜂螨的重视。1956年上海地区许多蜂场受到大蜂螨的严重危害,1958年蜂螨的危害波及至江西、广东、福建等省,同年,由于蜂群的转地饲养,蜂螨进入北方。现如今,大蜂螨已迅速蔓延全国各地,已成为我国养蜂业难以根除的历史病害。蜂群感染螨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幼虫房内出现死虫死蛹,工蜂和雄蜂畸形,四处乱爬,无法飞行。 三、药物防治的历史情况及蜂螨的抗药性 自上世纪60年代蜂螨在我国产生严重危害以后,用于治螨的药物已有150余种,其中有熏蒸剂、熏烟剂、触杀剂、粉剂、缓释型条剂、中药制剂等等。然而蜂螨对不同类型的杀螨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快慢、高低是存在差异的。如单一使用同一种杀螨剂,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增长,蜂螨逐渐产生抗药性。而天然植物杀螨剂和无机杀螨剂对蜂螨使用不产生抗药性。例如,早期使用的杀螨药物如烟碱、硫磺等仍被利用为杀螨剂,且效果颇佳。 四、我国现如今所采用的蜂螨防治手段 根据大小蜂螨的消长规律及生物学特性,蜂业界同行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对蜂螨进行防杀。 1.物理防治:利用蜂螨对温度感受敏感,采用高温快速进行杀螨。 2.生物防治:利用大螨喜产仔于雄蜂房内的特性采用定期割除雄蜂子来达到防治蜂螨的作用,而对小蜂螨则采用断子的方法进行防治。3.化学防治:利用蜂螨暴露于蜂体的时机,采用化学药剂对蜂螨进行毒杀。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件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物理防治”技术使用还是较少的,此技术多用于实验室。大多蜂场一般采用“化学防治”即药物进行治螨,此法方便快捷,而且效果好,但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蜂螨的抗药性增强及产品的严重污染。尤其近些年来蜂螨抗药性逐渐增强,养蜂员盲目地使用杀螨药,见哪家报导的好,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购来就用,往往没达到治疗效果又去换另一种药。结果兜了一圈,各种治螨药物也都尝试一遍可蜂螨却未减轻。最后导致全场垮掉。 五、治螨时机的掌握与繁蜂辨证关系 群群势的强弱,是蜜蜂抵御外来病虫害的先决条件。饲养强群不但可以取得高产,而且可以防治蜂病的发生与发展。蜂螨的生长与蜂群的强弱是相互制约的,尤其小蜂螨体现最为突出。小蜂螨的寄生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秋季也就是蜂群群势下降的时期,此时如未能及时防治,使小螨寄生率增高,将对蜂群造成极大的危害。经过一冬休整,春季蜂群出窖时由于头年培育的成蜂体质衰弱寿命短,此时大蜂螨又开始危害蜂群,而瓣培育又不健康而蜂群过了恢复期也未起群,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导致整个蜂场遭受螨害而垮掉。 就辽西而言,每年春繁、秋繁,以及荆条期采集蜂的培育是治螨的有利时机。春天蜂群出窖后对蜂群进行一次彻底治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的防治不但可以降低蜂螨的寄生率,同时可以保证所培育幼蜂体质健壮,为蜂群渡过恢复期,繁殖成强群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掌握了蜂螨的消长规律前题下,才能做到蜂群繁殖与防治两不误。达到强群饲养,夺取高产的目的。 相关文章蜂螨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液体螨制剂浸布法阶段蜂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