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科学饲喂

北京密云县努力发展本地养蜂业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5月07日 16时11分39秒

近年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北京市密云县养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该县优势特色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统计,2012年该县蜂

近年来,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北京市密云县养蜂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该县优势特色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据统计,2012年该县蜂产业总产值达8363.06万元,蜂农销售初级蜂产品纯收入达4358.06万元。

  密云县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养蜂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是“北京市养蜂第一大县”。全县现有蜂农1700户,现有蜂群8.3万群,占北京市蜂群总量的31.6%。平均年产蜂蜜2900余吨,占全市蜂蜜产量的1/3以上。新城子镇吉家营村村民李洪才就是该县养蜂能手之一,由最初的30箱发展到现在的存栏蜂80箱,实现年产值近10万元。

  该县先后多次邀请国家及北京市有关领导和专家,为养蜂业的发展把脉支招。编制了《密云县蜂产业十年发展规划(2012—2021)》,提出了重点抓好“一厂一带一中心”和“三园三社五基地”的建设目标。从去年开始,已逐步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自2005年开始,该县已累计安排资金3164万元,用于优良种王基地、西方蜜蜂育种中心和质检中心、中华蜜蜂繁育、规模蜂场改造、更新和购买蜂机具、蜜源植物种植等方面建设。同时,财政部门在每年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对蜂农、蜂机具补贴的同时,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在现代化养蜂生产设备的引进和推广、蜜粉源植物种植、安全无公害蜂药使用等方面进行补贴。探索新的多元投入方式,确保蜂产业发展资金投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农业保险(放心保)范围,按照政府、合作社、蜂农适当投入比例建立蜜蜂养殖保险基金,消除蜂农的后顾之忧,促进养蜂产业可持续发展。

  该县发挥蜂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着力培育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合作社),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提高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企业(合作社)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蜂农支持和指导,按照最低保护价收购蜂农的蜂蜜;蜂农依托企业(合作社)规范经营,提高蜂产品质量;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进行蜂产品深加工,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采取多种现代营销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最终形成政府推动蜂产业发展、市场引导企业(合作社)提档升级、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蜂农致富的良性运行机制。

  据了解,密云县现有蜂产品合作社16家,其中奥金达和京纯是两大龙头合作社。密云县蜂产品总量的70%为这两大合作社统购统销,30%为蜂农零售。2012年蜂农销售初级蜂产品纯收入4358.06万元,合作社销售加工后的蜂产品增值4005万元,蜂产业总产值达8363.06万元。

  该县蜂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林果业、设施蔬菜等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了蜂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发展的双向互动。如太师屯镇优越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优质的蜜源植物,使得蜂产业成为该镇的主导产业,扩大了密云平原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种植项目、旅游项目和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规模。利用蜜蜂授粉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蜜蜂授粉后可使作物增产30%以上,蜂农在非流蜜期内为设施蔬菜等种植户提供蜜蜂授粉,提高了太师屯镇果蔬质量和产量。

  目前,该县正在实施公路沿线“蜂舞云间”木屋建设,游客戴上防蜂帽后,可以在蜂场零距离观看蜜蜂工作,还可以与蜂农一道学习采蜜、摇蜜,品尝蜂箱里新鲜出炉的蜂蜜,促进蜂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

  为推进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该县将建设四大基地:继续建设蜂王繁育基地,实现蜂群扩规扩繁;建设蜜蜂授粉基地,助力农业增产增效;建设蜂产品深加工基地,延长蜂产业链条;建设蜜源植物基地,提高养蜂场的经济效益。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