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灾害规避

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进展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1月31日 09时27分23秒

摘要:本文对蜜蜂白垩病的病原、培养条件、发生和发展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蜜蜂白垩病,蜜蜂球囊菌,研究进展 蜜蜂白垩病(Bee Chal

摘要:本文对蜜蜂白垩病的病原、培养条件、发生和发展以及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蜜蜂白垩病,蜜蜂球囊菌,研究进展

蜜蜂白垩病(Bee Chalkbrood Disease)是由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寄生而引起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性传染病[1]。该病最早由Priss博士在德国发现,1963年以前主要发生在欧洲各国[2]。1981年在第28届国际养蜂大会上,将这种蜜蜂真菌病正式定名为蜜蜂球囊菌病——白垩病[3]。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世界养蜂大会特将蜜蜂白垩病列为学术会议的主要议题。后来,随着蜜蜂原种的引进,才使此病传至我国,到九十年代,全国的意大利蜜蜂蜂群发病率达30%~40%[4]。

自从发现了这种蜜蜂疾病以后,世界各国的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的方面包括:病原的生物学特性[5],最适培养条件[6],该病的发病情况[7],流行规律[8],病理组织学[9],病情的诊断方式以及药物防治[10]等各个方面。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研究手段也应用于了这种疾病的研究,但非常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研制出防治此病的特效药物。近期,未见此病大规模侵害蜜蜂的报道,但它作为一种真菌传染病,有其发病的周期性。所以加强蜜蜂白垩病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国内外白垩病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对此病的科研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促进作用。

1 病原

当发现一种新的疾病以后,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这种疾病的致病原因,也就是病原,研究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发生。蜜蜂白垩病的研究也是这样:1911年,Priss发现了这种疾病,但没有进行详细的描述,只是观察到了后来被命名为蜜蜂白垩病的一些症状。到了1913年,Massen第一次报道了对白垩病的观察,同时他把此种疾病的病原菌命名为蜜蜂黑囊霉(Pericystis apis). Maurizio(1934,1935)发现了两种形态不同的蜜蜂黑囊菌。这两种真菌不能杂交。一种为引起白垩病的变种,孢囊较小;另一种不引起白垩病,有较大的孢囊及菌柄。A.M.斯米诺夫在1985年通过对病原形态的观察,发现了蜜蜂球囊菌的2个亚种。即蜜蜂球囊霉蜜蜂变种(Ascosphaera apis var.apis)(模式变种)与蜜蜂球囊霉大孢变种(Ascosphaera apis var.major)。这两个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成熟的滋养细胞和孢囊的大小不同,以及这两个类型间彼此不能杂交[11]。

到了近代,科研者们也对此病的病原进行了研究,也是主要涉及病原的形态观察方面。邵瑞宜等[2]和余林生等[5]分别对福建和安徽的蜜蜂球囊菌进行了观察,测量了菌丝直径,孢囊直径,孢子球直径和孢子球的长宽比等。同时他们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同中外学者对白垩病病原菌的菌丝、孢囊、孢子球直径及孢子大小等进行的研究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他们测得的数据中菌丝直径、孢囊的直径及范围、孢子球的直径及范围与有关报道相似或极为相似。

2003年,Pawe Chorbiński和Krzysztof Rypu?a对自己分离得到的一株蜜蜂球囊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菌丝、未成熟及成熟孢子和孢囊进行了观察,并且拍摄了精美的电子照片,他们发现自己的结果能够很好的验证前人应用普通的观察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于是他们得出结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用来鉴定蜜蜂球囊菌[12]。除了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来进行球囊菌菌种的鉴定以外,也有报道称,可以利用RAPD[13]及PCR[14]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15]进行菌种的鉴定。1996年,Rui Lu, D. Wayne Goerzen, and Gerald H. Rank 成功的利用RAPD技术对侵染切叶蜂的球囊菌的两个相近种进行了区分。R.R.James and J.S.Skinner根据球囊菌种的特异性引物,体外扩增出了球囊菌的基因序列,这种方法的应用,使得在蜜蜂球囊菌的种系鉴定方面提供了方便和可靠的途径。

2 培养条件

要想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人工培养球囊菌,以获得更多的菌丝和分生孢子,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材料,就必须对它的培养条件进行研究[16]。蜜蜂白垩病一般多发生在春季及初夏,气候多雨潮湿,温度不稳,变化频繁。因此,有人提出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白垩病病原球囊菌生长的主要因素。

有报道称,在l1~37℃范围内都能产生孢子囊,其最适温度为30℃。而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0~25℃。湿度影响孢子萌发的有关资料很少,曾有报道说温度为30℃时贮蜜含水量在21.5%以上容易发生白垩病,而当贮蜜含水量低至19.5% ~21.5%时,白垩病就停止发展。

梁勤等[6]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蜜蜂球囊菌孢子萌发的3个阶段(活化、膨大、产生萌发管)分别对温度、相对湿度和pH等3个主要生态因子的要求。结果表明,孢子活化和膨大在15~40±0.5℃和25~40±0.5℃范围内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 P>0.05);萌发管尽管在25~37±0.5℃之间均可发生,而最适温度位于35±0.5℃。相对湿度越大,越有利于孢子萌发,而相对湿度低于80%对孢子萌发极为不利。孢子萌发的3个阶段在pH为5~7.8时几乎不受pH变化的影响,而在pH值较低时影响很大。有此他们得出结论: A .apis 是一种生态位高度吻合的蜜蜂幼虫病原体。

除了研究环境因子对蜜蜂球囊菌的生长影响以外,也有不少科研人员对营养生态条件进行了研究。梁勤[17]等从碳源、氮源、维生素、矿质元素等方面研究了营养生态条件对蜜蜂球囊菌生长及产孢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生态条件的变化对蜜蜂球囊菌的影响极大。菌丝体生长最好的碳源是果糖。产孢量最高的是葡萄糖,不利用山梨糖和甘露糖;该菌优先利用有机氮源,不利用无机氮源中NaNO2、H2NCSNH;维生素对A.apis产孢量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复合维生素比单一维生素能更好地促进菌丝体生长。尤其对产孢更为有利;矿质元素中Mg2+、P5+、K+、Zn2+促进菌丝体生长和孢子的形成,Na+对菌丝体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3 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蜜蜂白垩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可以从中找到球囊菌的致病机理,为白垩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同一蜂群中,雄蜂幼虫比工蜂幼虫易发生白垩病,雄蜂幼虫3~4日龄,工蜂幼虫4~5日龄最易感染该病[18]。白垩病的发病季节明显多在春季和初夏[19]。蜂群中饲料不足或劣质,常可见到幼虫发育不良,采集力和抗病力明显下降。在遇到外界环境急剧变化,如长期阴雨,持续高温,农药中毒等,很容易感染白垩病。饲养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卫生操作规程,对蜂场蜂具没有消毒或消毒不严格,或随意调换来路不明的蜂具与饲料,易引起白垩病或发病率高。

蜂群间白垩病的传播主要靠孢子,蜜蜂幼虫吞食了病原菌孢子之后,孢子进入肠道,并在其中萌发和生长。对于球囊菌是如何侵入蜜蜂机体和蜜蜂感染了白垩病以后的病态发展过程,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做了研究[20]。

余林生等[7]将产生孢囊的菌丝混于天然花粉与蜂蜜中,制成悬浮液。然后分别喂饲蜜蜂工蜂和雄蜂幼虫,并以健康的幼虫做对照。经过观察他们发现:第1 d和第2 d无异常,感染幼虫与健康幼虫无明显区别;第3 d有少数工蜂幼虫体壁长出白色菌丝,为典型白垩病症状,而雄蜂幼虫多数出现白垩病症状;第4 d多数工蜂出现白垩病症状;多数患病幼虫在第5 d死亡。虽然他们对蜜蜂感染白垩病以后的病态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没有对病原菌侵染蜜蜂机体的具体过程进行叙述。

Pawe Chorbiński[21]对侵染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描述,并且利用电子显微镜拍摄到了非常好的组织图片,他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到:球囊菌是引起蜜蜂白垩病的病因,用在3 ul 35%的含有5×105个孢子的蔗糖稀释液,饲喂三日龄的蜜蜂幼虫,然后利用组织学的方法,对球囊菌侵入蜜蜂机体的详细过程进行了研究。在蜜蜂的中肠中发现了球囊菌孢子,新生长出来的菌丝侵入围食膜,上皮细胞和基底膜,三天之后菌丝在脂肪体和其它的幼虫组织内生长,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菌丝体穿过幼虫的体壁,开始向空气中生长,在第六天的时候第一次观察到了第一批孢子囊。最后他指出没有在蜜蜂的气管中发现球囊菌的菌丝。

4 防治方法

无论是哪一种疾病,自从人类发现它以后,就开始了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白垩病也不例外。自从1911年发现了白垩病以后,国内外很多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查阅白垩病方面的资料,就会发现,对于防治这种蜜蜂疾病的文章是非常多的,科学家们试图从各个方面来治愈它,但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研制出治疗白垩病的特效药物,但这没有阻止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因为当今有很多人仍然在研究这种疾病。

4.1 预防方面

蜜蜂白垩病是通过蜂球囊菌的孢子传播,传播的媒介广泛[22],污染的饲料如花粉[23]等与蜂具等都是传播的主要媒介。蜂球囊菌孢子也能在土壤,污水、杂草等处生存,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蜂群内;而且蜂球囊菌的孢子抗逆性强。因此,蜜蜂白垩病要坚持防与治相结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重点放在切断传染源,提高蜂群抗病能力上,做到综合防治。在这方面其实主要就是加强蜂群的管理[24],把白垩病阻止在蜂群之外,破坏它的生存环境。

加强对蜂群的综合饲养管理,创造有利于蜂的抗病力,控制真菌繁殖的环境条件,增加蜂群的群势,采取保持足够的紧脾蜜蜂。实行定地饲养、适当与小转地饲养相结合、喂奖励饲料,饲料要严格保持清洁卫生,可以65℃ 8h或者70℃ 2h水浴处理[25],并适当加入3%柠檬酸钠助消化,箱内保持一定蜂胶,更换患病群的蜂王和患病蜂具等。

近几年蜜蜂抗白垩病育种研究较多[26],有研究发现, 蜜蜂白垩病的抗病机制具有遗传性,不同的蜂种拥有不同的抗病力[27],可以通过适当的育种技术加以控制,这就是蜜蜂的清巢行为现象。工蜂咬掉死亡的幼虫房盖及消除死幼虫, 有这种清巢行为的蜂群对白垩病具有抗性, 不会发病; 无此行为的蜂群, 为易感蜂群, 则会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垩病, 据此特性,就可以选育出抗白垩病的蜂种,然后应用于生产实践,以减少白垩病的发生,增加养蜂的经济效益。 徐家胃[28],罗勤[29]等都进行了抗白垩病蜂群的选育,他们发现培育出来的蜂群具有较好的抗白垩病的能力。

Keryn Wilkes & Dr. Ben Oldroyd对蜜蜂的卫生行为[30]进行了详细的研究[31]。他们指出,在一些蜜蜂品系中,打开和移除已死亡和患病的幼虫是一种可遗传的行为。于是他们提出了在西方蜜蜂中直接影响这种行为的基因位点以及位点之间的相关性。如此以来,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蜜蜂的社会行为特性,而且也可以构建一种鉴别卫生行为血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并直接用于商业领域。

4.2 治疗方面

当蜂群发生了白垩病以后,一般都需要使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很早以前都是使用化学药物,但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科研人员也在尝试使用其他药物或方法[32]来治疗白垩病[33],如:多功能生物制剂、中草药、天然植物提取液和从蜂蜜中分离的一些芽孢杆菌[34]等。

冯峰等应用多功能生物制剂先后在北京、吉林、山东、云南、辽宁、新疆、河北等7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蜂场预防和治疗白垩病蜂群共1727群。防治效果达83.3 %~100 % ,平均防治效果为97.4 % , 应用该药预防的蜂群未发生白垩病[35]。Martha A. Gilliam指出在蜂巢中,在储存的食物中,在健康的蜜蜂机体上生活着的一些微生物,可以增强蜜蜂各个方面的生活能力。它们其中的一些微生物可以制造抗生素来使我们饲养的蜂群免受白垩病球囊菌的侵害[36]。

Dr Craig Davis and Wendy Ward研究了用天然物质来治疗白垩病。他们研究了49种天然的提取油,一种香蕉提取物和单一的月桂酸甘油酯。最后发现,尼泊尔的柠檬草油,柠檬香桉树提取油,柠檬香茶树提取油和新西兰卖卢卡树提取油的一种特殊成分对球囊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7]。F. J. Reynald et al对从蜂蜜中分离的需氧型抑制球囊菌孢子形成的细菌进行了研究。其中,他们发现了10种对球囊菌有很好的抑制甚至杀灭作用的细菌品系。这些细菌主要是一些芽孢杆菌[38]。

5 讨论

(1)在蜜蜂球囊菌的培养条件研究中,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结果,如有报道称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0~25℃,而有的报道则是(31~35)±0.5℃。这种差异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他们研究了球囊菌的不同变种或株系。

(2)就目前的研究现状看,对蜜蜂白垩病的研究涉及到了它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应用了很多的现代化研究手段,但是仍然不能将这种蜜蜂疾病治愈。同时我们也发现,蜜蜂白垩病仅发生于西方蜜蜂,而东方蜜蜂不发病,东方蜜蜂与西方蜜蜂在基础生物学、生理生化、代谢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蜜蜂球囊菌却是与蜜蜂生态位高度吻合的病原菌。据此,可以对东方蜜蜂为什么不发病的原因进行深入的研究,也许可以找到抗病育种的突破口。

(3)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侵染它的疾病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有其特殊性,不能用研究其它生物的一般方法简单套用到蜜蜂疾病发生、流行的研究中,应该根据蜜蜂个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制定详细和科学的研究方案,白垩病的研究也是如此。

(4)对于蜜蜂白垩病,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要加强蜜蜂的抗病育种,因为蜜蜂的抗病机制具有遗传性,筛选抗病强的蜂种和蜂王,进行定向选育,以培育出优良种群,应用于生产实践,提高经济效益。当然,也不能放弃治疗白垩病药物的研究,特别是中草药的筛选。只有防治结合,才能彻底治愈蜜蜂白垩病。

1558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