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18日 13时25分19秒
1983年在中国山东省莱阳市北泊子与临朐县山旺发现的蜜蜂化石,证实2000万年前中国东部温带区存在蜜蜂。 公元前16-11世纪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的记载,说明中国蜂业
1983年在中国山东省莱阳市北泊子与临朐县山旺发现的蜜蜂化石,证实2000万年前中国东部温带区存在蜜蜂。
公元前16-11世纪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蜜”字的记载,说明中国蜂业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华蜜蜂的传统养殖特点。直到近代引进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养蜂生产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多年来,在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蜂业发生了巨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实现蜂业现代化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古代蜂业的发展(公元前16世纪至1840年)
中国古代蜂业发展的特点是历史悠久,先由人们以原始方式猎取野生蜂的产品,逐渐过渡到粗放饲养中华蜜蜂,并对蜂产品进行简单的加工与利用;由被动地遭受蜂蜜和设法回避蜂蜜,逐渐意识到通过蜂蜜可以祛除人体的某些疾患,进而产生了最古老的蜂蜜疗法。就蜂产品的加工利用及蜂蜜疗法的进展与养蜂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相比,前者领先于后者。中国古代蜂业,按其科学技术的进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时期。
⒈蜂产品原始利用时期
自从人类由自然界发现蜜蜂的存在,进展到利用野生蜜蜂资源为自身的生存和健康服务,它反映了社会文明的进步,同时也证明了养蜂生产已进入了启蒙阶段。
⑴蜂蜜、蜂子与蜂蜡的采收 从原始社会到渔猎社会,中华民族的祖先出自于本能的生存需要,在采集天然植物与捕猎动物的同时,就从树洞、岩穴里的野生蜂的蜂窝中猎取蜂蜜、蜂子果腹。最初是捣毁蜂窝,烧死蜜蜂,掠食巢蜜、蜂子。其后,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蜂群再生产能力,学会用烟熏驱蜂,保留部分蜂窝,获取蜜、蜡和蜂子。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采收蜜、蜡和蜂子的实践中,又学会了用泥草、牛粪等涂抹蜂窝洞口,并留一小孔,让蜜蜂出入,最后在树干上刻痕为记,以示蜂窝有主,按时采收蜜蜂产品。这一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当时已经产生了原始养蜂意识。这种采收蜂产品的方法,在云南部分少数民族中沿用至今。
⑵蜂产品与蜂疗法的初步应用 这个时期,人们对蜜蜂的习性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对蜂蜜、蜂子等天然产物的利用也不断进步。在《诗经?周颂?小毖》(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中记载: “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即警告人们不要激怒蜜蜂,以免遭整。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256年),人们已开始用蜂整治病,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蜂蜜疗法。当时对蜂产品的利用主要用于食品。《礼记?内则》(公元前3世纪)有“子事父母、枣栗馅蜜以甘之,”和“雀、鷃、蜩、□皆可供应用,则自古食之矣”和“蜩、□、鲜之,人君燕食”的记载(注:□即蜂幼虫和蛹)。这些说明在2300年前,甜美的蜂蜜被用于孝敬老人和长者,营养价值很高的蜂和蜂的幼虫是帝王贵族的珍贵食品。 在《楚辞?招魂》(公元前340年至前278年)记有“瑶浆蜜勺”和“粔nu蜜饵”之句,即用蜜调制成蜜酒,用蜜与米、面做成蜜饵等古代蜂蜜食品。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在岭南-今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已有用蜂蜡制作蜡烛的工艺。
⒉从移养到家庭养蜂时期
从自生自灭状态下的野生蜜蜂巢穴中采收峰产品,逐渐转变为将野生蜂收回家中驯化饲养,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养蜂的开端,同时说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蜜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从此,为中国养蜂科学的发展和中华蜜蜂传统饲养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⑴养蜂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东汉时期(25年至220年), 养蜂先驱者为便于采收蜂产品,开始了移养蜜蜂,他们砍下附近有野生蜂窝的树干,挂在屋檐下饲养。这一进步,对以后深入地观察蜜蜂生活习性,改进饲养方法,提高养蜂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 魏晋南北朝(220年至581年)张华著《博物志》记载了山区养蜂者“以木为器”,“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安檐下或庭前诱引野生蜂,春月筑窠生育”。还有郑辑之著《水嘉地志》(420年至479年)记述了家人“以蜜涂桶”、“举群悉至”的诱引分蜂群的技术。 晋代皇甫谧著《高士传》,记述了汉代一位养蜂先驱姜岐,传授养蜂、养豕技术,教授天下,营业者300余人,民从而居之者数干家。皇甫谧赞他: “牧豕调蜂,天涯笑傲。”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有人注重传授养蜂技术。 当时人们对蜂群的筑巢、分蜂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都作了记载。276年至324年,郭璞的《蜜蜂赋》首次记述了蜂群中有“吮琼”、“营堂”、“阍卫”等分工,认识到蜜蜂是社会昆虫。还有“咀嚼华滋,酿以为蜜”的词句。这个时期养蜂已由移养的半人工状态,进步为用原木仿制蜂窝诱蜂的家庭养蜂初级阶段。
⑵蜂产品的简单加工和扩大利用 这个时期,人们对蜂产品的应用及加工技术有了一定发展。 《神农本草经》一书(公元前1-2世纪)记载了“久服蜂子,令人光泽,好颜色,不老”, 并将石蜜、蜂子、蜜蜡列为医药的“上品”,指出蜂蜜有“除百病,和百药”之功效。 三国时期(220年至280年)的《吴志?孙亮传》中记载:“使黄门中藏取蜜渍梅”,这说明当时人们已用蜂蜜作为防腐剂贮存果品了。这个时期对蜂蜡的应用较为广泛,除了用蜂蜡涂屐、制作印章和工艺品外,于汉代发明了蜡缬(即蜡染丝织品)技术。此后,蜡染纺织品成为历代皇宫的贡品,相传至今,仍备受人们青睐。
⒊专业蜂场的形成时期
中国养蜂生产技术和科学理论的日趋进步,产生了专业蜂场。
⑴技术进步促进了养蜂生产发展 唐代养蜂者段成式,在所著的《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相蜂(即雄蜂)生三、四月,黑色”。‘相蜂’过冬,蜂族必空”等生物学特性。韩鄂(900年左右)在所著的《四时纂要》中把 “六月开蜜”列为农家事宜。宋、 元时期(960年至1368年)是中华蜜蜂人工饲养的重要时期。从宋代开始,对防治蜘蛛、蚂蚁、蛇、雀、蝙蝠、狐狸等蜜蜂的敌害,就已有了记载。元代名士刘基所著的《郁离子?灵丘丈人》一书记载了灵丘丈人父子两代经营一个专业蜂场盛衰演变情况, 从而总结出:根据蜜源情况建场选址、蜂群四季管理和繁殖、合并蜂群增强群势、取蜜方法和原则、防治敌害等一系列养蜂经验和技术措施。该书记载了“刳木以为蜂之宫,不罅不□”,蜂箱是“五五为伍,一人司之”,这说明当时中国已出现了原始木制蜂箱,而且养蜂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布局。该书还记载:“春则纵之析之,寡则与之衰之,不使有二王”,意思是群势强就可以进行人工分蜂,群势弱则加强饲喂,以强补弱;一窝中不能有两只蜂王并存。
此外,在养蜂技术上还有一些重要发明,如两人配合用烟驱、蜜诱的方法收集分蜂群,还有三面撒水扬尘,阻其蜂路和撤土追捕蜂群的方法;至晚蜂息再转移蜂群的经验;用薄荷叶涂手涂面和用草衣蔽身防蜂蜜的方法等。1819年博物学家郝懿行编著的《蜂衙小记》,对蜜蜂生物学特性、养蜂技术、养蜂经验等都作了记载,成为中国第一部养蜂专著。当时养蜂生产规模已很可观,一般农户养蜂十多窝(群)。养蜂者在生产实践中,对蜜蜂的生物学特点的观察更为深入细致,同时进行一些科学研究。明清的一些学者对蜜蜂个体发育四个阶段的虫态分别进行了描述。明代徐光启研究了雨水、花木和蜂蜜的关系,总结了利用物候学预测当年产蜜丰歉的方法。明清间的《致富奇书》中记载:“先照蜂巢式,再做方匣一二层……,令蜂作蜜脾子于下”,这不但说明当时的饲养管理方式有了创新,同时出现了中国第一代原始继箱。浙江、江苏、湖南、广东一带,对原始继箱加以改进,创造了嘉湖式、温州式、横式蔑篓式和方形多层木箱等等。蒲松龄(1640-1715年)在他的《农桑经》中指出:“门户清净,来往不繁,经营不勤”是分蜂的预兆。1760年张宗法在《三农记》中记述:分蜂时新蜂王要“另居一所,不得子母对面并肩”。这就指明了蜂王是雌蜂,解决了长期以来对蜂王性别的争议。截止清朝末期,中国饲养的中蜂约有20万群,以浙江、福建、江苏、山东为最多,其次是河北、吉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每群蜂年产蜂蜜5kg左右,蜂蜡0.3-0.5kg。这个时期的养蜂科学技术的发展,为30年代引进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⑵蜂产品开发取得进展 这个时期的蜂产品利用达到了较高水平。唐代蜂蜡的利用十分广泛,从陕西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的墓道壁画上看出,侍女秉烛而行,唐诗中也有不少描写蜡烛的诗句。贾公彦还记载了“以苇为中心,以布缠之,饴蜜蜡灌之”的制烛方法。其产品仅限于宫苑豪门享用。此外,还利用蜂蜡藏书、印染、作丸衣等。蜡沼、蜡书、蜡九(蛮九)为唐代始用。蜡濒布颇为盛行。隋唐开始用蜂蜜酿酒,医学家孙思递(581~682年),记载了“葡萄、蜜等酒不用粬(曲)的自然发面法”,并提供了酿制蜜酒的方法。自唐代以后,从宫廷到平民百姓,把花粉当作美味佳看和美容化妆品,其加工方法也很多。在蜂蜜加工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自宋代以来,有了蜜饯、果脯的加工技术。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对蜂蜜、蜂子、蜂蜡和花粉等蜂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作用,作了详细的记载。明代方以智(1611~1671年)所著《物理小识》中记载了药蜂针疗法,从而说明了当时的蜂疗医术达到新的水平。
二、近代蜂业的发展(1840年至1949年)
中国近代史序幕揭开之后,随着西方文化和新技术的传入,中国近代蜂业的先驱者引进了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并带动了中蜂饲养新技术的试验和推广。从此,中国的蜂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⒈引进和推广西方蜜蜂及活框养蜂技术 中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饲养中华蜜蜂。1896年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首先传入了俄国黑色蜜蜂-现已命名的东北黑蜂和活框养蜂技术,据《珠河县志》卷十二记载:“自东铁筑成(1896年),一般俄民多有携蜂种于哈(尔滨)附近,迄今已成为东铁沿线唯一之家庭事业”。1900年沙皇俄国入侵新疆,东正教徒把黑色蜜蜂带到伊犁和阿尔泰两地区饲养,即形成了现在的新疆黑蜂。但这两个蜂种在东北和新疆都没有大面积推广。 1912年中国驻美使者龚怀西,从美国带回5群意大利蜂,置家乡安徽合肥的住所花园中饲养,但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所产生的影响甚微。
中国在引进并推广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方面最有影响且开创了新局面的人物是福建省的张品南、江苏省的华绎之和冯焕文、北平(现北京市)的黄子固和河北省的王博亚等,他们在这一历史时期,为振兴中国蜂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⑴积极引进西方蜜蜂,创办专业化蜂场
1911年,张品南在福建省与他人合作,创办了饲养中蜂的三英蜂场,后于1912年赴日本学习活框养蜂技术,1913年春购回4群意大利蜂及活框养蜂用的巢础、分蜜机等新蜂具和书籍等。 他一生致力于活框养蜂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成为开创中国近代活框养蜂事业的先驱。与此同时,天津农事试验场和北京农事试验场也分别于1914年和1917年,从外国引进西方蜜蜂,并在华北地区进行推广。
1918年江苏省的华绎之东渡日本,购回12群意大利蜂, 1921年他又从美国引进5群纯种意大利蜂,进行育王换种。在他们的倡导和推动下, 从1928年至1932年的短短几年中, 中国从日本进口了约30万群意大利蜂,其中华北地区仪在1930年就进口11万群。很多蜂场是以繁殖蜂群、供应良种为目的。北平市的李林园养王场在30年代中期,每年寄到各地的蜂王达1000只以上,当时推广西方蜜蜂和活框饲养技术最快的地区是台湾、南京和北平。台湾省1895年引进西方蜜蜂,到1919年达1.55万群,南京市1923年只有20群西方蜜蜂,到1930年已发展到2000群;北平市和保定市一带,到1929年西方蜜蜂达1.6万群,占当时大陆饲养蜂群量的1/2以上。
随着西方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的推广,大型专业化蜂场(企业)相继建立。北平市的李林园养蜂场,在1925年创办时仅有7群意大利蜂,到1929年增加300余群,年产蜂蜜15吨以上。该场还设有蜂具厂、养王场、出版养蜂刊物等,成为养蜂生产、科研:销售集一体的专业化企业。1921年在上海创办的华绎之养蜂公司,翌年制造了7艘运蜂船, 从长江下游出发,沿途放蜂,每年每群蜂产蜜50kg以上,开创了中国长途转地放蜂的历史和高产记录。
⑵现代蜂业科研教育和社团组织兴起 西方蜜蜂的引进和活框养蜂技术的推广,带动了蜂业科研、教学和社团组织的发展。1926年黄子固在北京市创办的蜂具厂,当年成功地仿制出国内第一台意蜂巢础机,1930年又研制成功中蜂巢础机,后来又研制成功40多种新蜂具。1928年河北省王博亚试制成了适于饲养中蜂的“高仄式蜂箱”,至今有些地方仍在使用,有人还将此蜂箱推广到越南和朝鲜。20年代末,上海劳动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无锡教育学院等高等院校相继增设了养蜂专业或养蜂课程。1931年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办了女子养蜂传习所,华绎之养蜂公司内开办养蜂学校。1934年在广东成立了第一个中蜂研究所。与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协会、大型蜂场还举办专业学习班、培训班。到了30年代初在全国掀起了养蜂学习热潮。此外,l 929年4月在北平市成立了华北养蜂协会;1931年在山东省济南市成立了山东养蜂协会;1932年成立湖南养蜂协会;中国昆虫学的开拓者张巨伯创办了中华养蜂改进社。这些行业社团大多提供蜜蜂良种,进行养蜂生产技术指导,沟通与政府的关系,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活框养蜂技术的推广和近代蜂1k的发展。这个时期出版了较多的蜂学专著、译著和教材,并创办了十多种养蜂杂志。1912年沈化奎译著的《实用养蜂新书》及顾树屏、华堂合译的《最近实验饲育法》,这是中国最早的两本养蜂译著。1917年戚秀甫编著了《养蜂白话劝告》。1929年牛献周编著了中国活框养蜂的第一部《蜂学》教材,郑蠡、江声合著《养蜂全书》,张品南编著的《养蜂大意》。还有1925年徐正铿的《养蜂学》,1926年刘育初的《实用养蜂学》,1929年冯俊卿的《最新养蜂学》,1930年冯焕文的《实验养蜂学》,1940年潘志农的《中蜂管理法》等。1920年由张品南编印的《中华养蜂杂志》问世,这是中国第一部养蜂杂志,1934年黄子固在北平市主编创刊的《中国养蜂》杂志延续至今。这些书籍和刊物对中国近代蜂业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⒉蜂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西方蜜蜂引进和活框养蜂技术推广的过程中,由于蜂场大多设在城市,蜜源不足,转地放蜂困难重重,再加上引种时带来的蜜蜂幼虫腐臭病逐渐蔓延等原因,在1931年至1934年问,首先从华北地区开始,养蜂生产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接着全国蜂业发展跌入低谷,为了挽回损失、控制局面,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颁布了《检验农产物病虫害暂行办法》、《蜂种制造取缔规则》、《养蜂场登记规则》和《蜜蜂进口检验规程》等法规;对转地放蜂做出了减免赋税、降低蜜蜂运费等规定,地方国民政府如山东、河北、湖南等省对恢复养蜂生产也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从1937年以后,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入侵和连年内战,中国蜂业发展受阻,呈现停滞状态。1949年全国饲养蜜蜂约50万群,其中西方蜜蜂10万群左右,40多万群中蜂多采用传统饲养方法。生产的商品蜜仅8000吨左右。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蜂业才得到迅速发展。
三、当代蜂业的发展(1949年至1991年)
当代中国蜂业发展,大致可划分为 3个时期:50年代处于恢复发展时期;60-70年代是显著提高时期;80年代跨入高速度全面发展时期。当代中国蜂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过—些困难和曲折,但成绩斐然,举世瞩目,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中国蜂业将会沿着积极、稳步、协调发展的道路和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开拓前进。
⒈50年代的蜂业 50年代是中国蜂业处于制定基本方针、政策,逐渐恢复发展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当时养蜂作为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受到了国家应有的重视和支持。养蜂事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得以稳定发展。
⑴建立以集体蜂场为主的生产经营体制 在中国城乡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养蜂生产经营体制形成了个体、集体和国营蜂场并存的局面。据1956年l6个省的不完全统计,共有蜜蜂35万群,其中个体蜂场养蜂15万群,占42.9%;集体蜂场养蜂16万群,占45.7%, 国营蜂场养蜂4万群,占11.4%。全国规模最大的国营蜂场是江西省种蜂场,有蜂9200群。此外,如浙江省杭州牛奶公司蜂场、OK蜜蜂网、安徽省歙县蜂场、山东省临朐县。城关公社东郡蜂场等,养蜂均超过千群。这些国营和集体大型蜂场,多采取长途转地放蜂、追花夺蜜的生产方式,产蜜量较高,一般一年每群蜂产蜜在50kg以上。当时这些骨干蜂场对全国蜂业的蓬勃兴起,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规模较小的专业蜂场,通常一人养蜂30群左右,多采用定地和短途转地放蜂相结合的饲养方式,蜂蜜平均单产10-15kg。
这个时期蜜蜂产品比较单一,蜂场的收入,主要依靠生产蜂蜜和蜂蜡。直到1958年,在山东、江西、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现名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个别地方和单位,开始试产蜂王浆、蜂胶和蜂毒,但尚未形成大宗商品。
⑵改进蜂业的领导和管理 50年代的中国蜂蜜在市场上一直非常走俏,产品供不应求。在国内,蜂蜜主要用于医药,市场的瓶装蜜很难买到,上海冠生园食品总厂生产的瓶装紫云英蜜很受欢迎,畅销各地。为了加强蜂蜜市场管理,实行有计划的收购和分配供应,1954年国家对蜂蜜按二类物资管理,由商业、供销部门统一经营,随着养蜂生产的发展,蜂蜜商品量明显增加,1958年达1.23万吨,成为中国蜂蜜产量突破万吨大关的起始年。中国蜂蜜自1956年开始出口,当年为0.39万吨,至1959年增加到0.42万吨,上升幅度不大。
50年代蜂蜜需求量增加, 大大刺激了养蜂生产发展,1949年全国养蜂仅50万群左右,产蜜仅0.8万吨,1956年蜂群达135万群,1957年达150万群,1958和1%9年虽无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估计蜂群数量超过200万群,比1949年增长4倍多。
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切实加强蜂业的领导和管理,促进蜂业的恢复与发展,在50年代曾先后来取了一些重大措施,于1956年农业部设置了专业管理人员。1957年 2月,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首次介绍了湖北省金水农场、辽宁省锦州畜牧农场和旅大(现在大连市)第一农场等单位养蜂为农作物、果树授粉增产的经验,同时展出各种蜂机具和出版的养蜂书刊等进行宣传。
1957年10月,农业部和农垦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1958年 1月,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批转了农业部、农垦部《关于全国养蜂工作座谈会的报告》。并强调指出“发展养蜂事业,可以增加国家财富,增加合作社的收入;更重要的因为蜜蜂传授花粉,可以刺激作物生产增加产量。望各地根据当地的条件,积极发展养蜂生产事业。特别是有蜜源条件的山区,更应大力发展。”《报告》提出:“今后养蜂生产的发展,应该采取以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各类国营农场为辅,外来种和本国蜂并重的方针”。“在不影响社内劳动的条件下,合作社应允许社员养蜂;要加强领导,培养技术干部;适当调整蜂蜜、蜂蜡的收购价格;对山区发展养蜂给予经济扶持,每群蜂贷款15元;减免养蜂税收,鼓励发展养蜂生产;要求经营部门减少蜂蜡出口,优先满足国内蜂群繁殖的需要, 并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及养蜂技术力量较强的福建农学院、山东农学院(现山东农业大学)、 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积极创造条件,筹建养蜂专业科学研究机构,开展养蜂试验研究工作”等等。各地根据《报告》所提出的发展方针、政策和措施,认真贯彻执行。这次会议及国务院批转的文件精神,对于中国蜂业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指导作用。
50年代,国家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适应蜂业发展的需要,创办了养蜂学校,养蜂专业或开设养蜂课程,并开始建立专业研究机构。开课最早的有山东农学院、苏北农学院(现江苏农学院)、南昌大学农学院(现江西农业大学)等高等农业院校;湖南省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办起了武冈县百花蜂业学校;广西农业学校于1958年增设了养蜂专业。1957年在广东昆虫研究所建立了蜜蜂研究室;1958年底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中国蜂业最高层次的研究单位养蜂研究所。
1959年农业部在广东省从化县召开了中蜂新法饲养座谈会,有四川、云南等10个饲养中蜂的省和重点县的主管养蜂干部50余人参加。会上总结交流了各地中蜂活框饲养的技术和经验,提出了今后推广中蜂活框饲养的指导性意见,为60年代大面积推广该项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与北京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海连市(现连云港市)盐务局疗养所等单位组成了蜂王浆、蜂毒和蜂胶的研究协作组,开展了新产品开发利用研究,对推动中国蜂王浆的生产及其制品的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9年11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主持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了全国养蜂研究协作会议,有来自科研、教学单位和医疗界的代表及国营蜂场、集体蜂场和养蜂生产管理部门的代表, 共100多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共提交论文65篇,会上广泛地进行了学术交流,总结了在“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全国一盘棋”、“研究工作要用两条腿走路”(指科研人员与养蜂者)的方针指引下,全国养蜂科研协作组,进行蜜蜂授粉、蜂种资源调查、蜂具改革、蜂病防治和蜂疗保健等方面的协作研究工作进展情况。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李俊副所长作了总结报告,报告中指出:通过一年来的有组织、有领导的养蜂科研协作,使我们在思想上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在专业研究和群众的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研究工作才能多快好省地开展起来。这次会议还通过了《1960年养蜂科学研究计划大纲草案》和《3~5年内养蜂科学研究规划大纲草案》两个文件。通过这次会议,促进了全国蜂业科研机构的建立和科技队伍的发展,对提高中国蜂业的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⒉60-70年代的蜂业
60-70年代,中国的养蜂生产由于自然灾害和社会因素影响,曾一度遇到一些挫折,蜂群的发展与蜂产品的产量出现过徘徊局面,但从蜂业的科研、教育、学术交流、综合技术水平及蜂产品开发利用等方面分析,却取得了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为80年代中国蜂业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⑴国家领导人对养蜂业的高度重视 1960年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朱德委员长在视察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后,于1960年1月16日,他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亲笔信,全文如下:
中央、主席:最近我在北京的时候去看了中国养蜂研究所,听了所长等的汇报,深感在我国大力发展养蜂事业是必要的。养蜂事业,仅就它的直接收益来说,就高于一般农业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它对农业增产有巨大的作用。蜜蜂是各种农作物授粉的“月下老人”,根据实验证明,有蜜蜂比没有蜜蜂作媒介,各种作物可以增产百分之二十三以上到一倍不等。而我国现在养蜂的数量是很不够的,因此,发展养蜂将成为农业增产除“八字宪法”以外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其次,蜜蜂又是人类的“健康之友”。它的产品蜂蜜是极好的营养品, 又已经证明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胃肠道疾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肾脏病、神经衰弱、肺结核及其他呼吸器官病),另一种新产品“王浆”(工蜂用来喂养蜂王的,咽(下)腺分泌的一种物质,我们已发明了用人工的办法多造“王台”以便大量生产土浆的办法)能使衰弱的人增强体力, 还能治疗糖尿病、癌瘤等等。此外,还有蜂毒,对治疗风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有异常显著的效果;蜂胶对治疗鸡眼、胼胝、庶疣病和寻常疣有比较好的效果。据说,以上产品的医疗性能,近年来,苏联和欧美许多国家都在着力研究,我国也在研究,并且有了重要结果。由上述看来,我感到发展养蜂这件事,实在有大大提倡一下的必要,请考虑是否可将这个书面意见连同附件印发这次到会的同志?
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国家领导人对蜂业如此重视和支持,使广大蜂业工作者感到无比自豪和责任重大,对各级业务主管部门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⑵改进生产措施,提高蜂产品产量和质量 1963年,为了加强转地放蜂的管理,农业部发出《关于转地放蜂问题的通知》。同年12月,农业部为推动养蜂生产的发展,在广东省从化县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25省( 区、市)主管养蜂生产的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 国营农场和人民公社蜂场的生产能手,还有养蜂科研机构、高等农业院校、蜂具厂等单位及全国供销总社、林业部、外贸部等部门的代表共80多人。农业部杨显东副部长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关于农业生产形势的报告。会议对于加强养蜂生产的组织领导、充分利用蜜源和有计划地进行转地放蜂、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对中蜂改良饲养、蜂螨防治、蜂种改良、蜂具供应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次会议之后,使全国又掀起了一个养蜂生产与科研新高潮。
1973年 8月,农林部(现分成农业部和林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养蜂经验交流会,要求各地办好国营蜂场,大力发展集体养蜂,对社员家庭养蜂应按《农村人民公社条例草案》规定执行。会上总结并推广了北京市密云县、黑龙江省尚志县等11个养蜂单位的先进经验。同年,农林部为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发展养蜂生产,开发大西北经济资源,委派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组织十余人的养蜂科技服务队和养蜂先进省的养蜂技术高手,到该地区进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过科技服务队和当地养蜂生产者的努力,5年间,蜂群发展到1.9万群,相当于1973年330群的56倍,经济效益显著。
1977年至1979年间,农业部在陕北、甘肃贫困地区投资和调拨养蜂生产专用木材,采取建养蜂专业、办技术培训班、建种蜂场和试验站等措施,推动这些地区的养蜂生产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⑶全面提高蜂业科技水平 60年代初,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中山大学等科研和教学单位,率先掌握了蜜蜂人工授精操作技术,通过有计划的人才培训,该项技术于70年代后期已为各地的一些蜜蜂原种场和种蜂场广泛应用。
70年代试验成功的推广优良蜜蜂杂交种方法-“输送卵虫法”,具有用工少、费用低、易操作等优点,经四川、黑龙江、吉林、湖北、江苏等省的一些地区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明显效果。四川崇庆县采用此法,在1971年至1973年使全县8000群蜂全面实现了良种化,提高蜂蜜产量1倍多。
1973年和1974年,国家先后引进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塞浦路斯蜂和美洲意蜂等蜜蜂品种(系)的蜂王1600多只,作为杂交育种素材。在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至1975年,全国建立了江苏省吴县、辽宁省宽甸县等7个蜜蜂原种场、50多个种蜂场,形成了全国蜜蜂良种繁育体系。1975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牵头,各省蜜蜂育种工作者参加的全国蜜蜂育种工作座谈会,提出要积极开展蜂种资源调查、切实做好蜜蜂原种的保存和繁育、广泛开展中蜂抗病育种工作、普及杂交种和建立蜜蜂育种协作网等 5项建议,会后各地积极组织落实,进一步促进了全国蜜蜂育种工作的进展。农业部为支持全国蜜蜂育种协作组开展活动,每年均给该协作组拨付一定的活动经费。
60-70年代,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技术的试验和应用,是中国有史以来比较活跃的时期。早在50年代初,辽宁省大连华侨果树农场即在本场养蜂为苹果树授粉,获得明显经济效益。1976年请外地蜂场1万多群蜂为100多万株苹果树和其他果树授粉,所产苹果比前二年增产 1万多吨,为全国做出了示范。山东、黑龙江、四川、云南、浙江、江西等省的许多单位推广了该项增产措施后,使苹果;柑桔、油菜、向日葵、棉花、荞麦、苕子等增产23%~70%以上,其品质也显著改善。为此,《人民日报》曾以“养蜂大发展,粮食大增产”的标题报道了各地养蜂促农的先进典型,宣传发展养蜂生产的重要意义。
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国的蜂病研究人员和广大养蜂工作者,对曾经在全国猖撅一时的蜂螨和中蜂囊状幼虫病开展了协作攻关和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综合防治、抗病育种等措施,已完全控制了这两种螨病的蔓延和危害。
在这20年中,中国的蜂机具出现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电子数控巢础机工作母机、电取蜂毒器、花粉采集器、塑料台基条、弹力移虫针、专用运输车、涂料蜜桶等新型蜂机具应运而生,大大地提高了养蜂工作效率,促进了蜂产品的开发。在蜂业的技术革新中,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为了提高蜂蜜质量,减少重金属污染,1978年由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拨给专款,并批准进口大量铁皮,委托对外经济贸易部负责改造更换蜂蜜桶,取缔了原使用的镀锌铁皮桶、烫锡桶,一律改用内壁涂有酚醛树脂或环氧树脂的黑铁皮桶。
60年代初开始,随着对蜂产品开发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国在养蜂生产上,一改以往单纯生产蜂蜜和蜂蜡为综合生产多种蜜蜂产品。自60年代中期,蜂王浆在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已投入批量生产,到70年代后期,蜂王浆生产技术在全国范围已经普及,蜂王浆及其制品很快形成了养蜂生产中的大宗商品,继蜂王浆之后,蜂花粉、蜂胶及蜂毒的生产在中国开始起步。
⑷强化蜂业教育,创建养蜂学会 生产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科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 中国各级政府对蜂业教育相当重视,1960年受农业部委托,在福建农学院、四川的西南农学院、江西的宜春农学院等高等农林院校,创办了二年制养蜂专业,培育了大批高级蜂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为了促进蜂业发展和群众性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1979年6月,中国养蜂学会在北京宣告成立。此后,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相继创建了一大批养蜂或蜂业学会、协会和研究会。
⑸调整养蜂生产经营体制 1972年(1966年至1971年无蜂群统计数字)全国养蜂400万群, 产蜜5.02万吨,与60年代初的300万群和不到1万吨蜂蜜产量相比,分别增长33.3%和5倍以上。1978年虽然全国养蜂389.7万群,但产蜜量却达到9.7l万吨,比l 972年几乎增加了1倍。而1979年蜂群存养量突破了20年来400万群的徘徊局面,达529.8万群,产蜜10.99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13.2%,比1961年分别增长60.4%和16.4倍。60年代以来,蜂蜜出口量连年增长,1965年破万吨纪录,为1.29万吨;1978年达3.7l万吨;1979年 为5万吨,比1961年的o.22万吨增加22.7倍,首次超过墨西哥和阿根廷,居世界首位。
1960年至1979年蜂蜜出口量平均年递增率35.11%。1979年蜂王浆产量为150吨,出口50吨,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⒊80年代以来的蜂业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给蜂业注入了非凡的活力。80年代以来是中国蜂业全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⑴加强宏观管理 80年代以来,中国蜂业蓬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家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重视和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了宏观管理。
1983年 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科技组,向农牧渔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养蜂业和推进养蜂现代化的建议”,并在《经济日报》上发表,着重强调了养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及中国蜂业发展潜力和存在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普遍推养蜂、实现养蜂现代化,积极收购和推销蜂产品,加强科研、重视智力投资、保护好蜜源等8项建议。这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发展养蜂业的关注和支持。
1984年 9月,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西北地区养蜂座谈会时,林乎加部长针对全国出现蜂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在讲话中指出:发展养蜂业的当务之急是干方百计地打开蜂产品销路,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商业、外贸要抓,生产者和生产管理部门都要抓蜂产品的加工和经销,若抓紧时间干起来,三五年就会见成效。这一重要讲话,不仅促进了西北地区蜂产品的生产、购销、加工一体化的发展,对全国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986年5月,农牧渔业部、商业部、对外经济贸易部,根据198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对提高蜂蜜质量问题的指示精神,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养蜂工作会议,三部的主管副部长刘江、潘遥、王品清出席了会议。农牧渔业部刘江副部长代表三部作了题为“团结奋斗,提高蜂蜜质量,开创我国养蜂业新局面”的报告。根据当时蜂业存在的问题,会议提出在执行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养蜂生产和蜂产品经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是:“坚持改革,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扩大内销,积极出口,有计划地发展”。会议还提出农、商、贸三个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地去做好以下 7项工作:加强对养蜂生产的管理和指导;综合治理,切实提高蜂产品质量;认真贯彻按质论价、优质优价政策,进一步搞活蜂产品的流通和发展加工业;试办优质蜂产品出口基地;加强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加强对养蜂业的领导。 这次养蜂工作会议对中国蜂业向纵深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和积极作用。农牧渔业部为了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于同年10月颁布了《养蜂管理暂行规定》,共24条。这是以法规形式加强对蜂业管理的重要文件。该《规定》对农业部门的业务范围、管理权限及保护养蜂者合法权益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地认真贯彻了三部会议精神,先后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召开了养蜂工作会议,进一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农业系统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相继建立了9个省级养蜂管理站和198个县级养蜂管理站,仅湖北省在1986年以后就建立了40个县级站和 1个省级站。全国其他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配备了专职管理干部,加强了对蜂业的管理和服务,不少重点地区已把养蜂生产作为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加强管理。如浙江省慈溪市,养蜂生产已成为全市农业除棉花外的第二大产业。每年春季和冬季由市养蜂管理站召开两次养蜂经验、技术交流会。全市还成立了蜂业公司、蜂产品加工厂、研究所、种蜂场等配套机构,为蜂业开展综合服务。
80年代以来,为扶持蜂业的发展,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农业、商业、经贸、医药保健、轻工等各有关部(委、办)拨款或贷款,支持地方搞科研、办教育和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并分期分批建立了国家级和部级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蜂业公司、蜂产品加工厂及蜂产品生产基地等,为蜂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资金和物质保证,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蜂业的全面发展。
⑵蜂业产、供、销一体化逐渐形成 蜂产品及其制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需要走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这是多年来总结出来的经验。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农村经济政策为蜂产品“一体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①改革蜂产品经营体制,实行多渠道经营 1983年国家对蜂蜜的购销由商业部门统购统销,改为议购议销,多渠道经营,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因此很快地缓解了当时“卖蜜难”的被动局面。199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对外贸易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出后,1991年 1月国家对出口蜂蜜取消了“政策性补贴”,使蜂蜜经营的竞争机制得到加强,又进一步促进了蜂蜜产、供、销一体化的形成。
②加速蜂产品基地建设 1986年全国养蜂工作会议之后,国家为实现蜂产品优质化和产、供、销一体化,每年贷款数百万元人民币,用来建立蜂蜜出口体系、优质蜂产品基地和蜂产品商品基地。 到1990年已在8个省的26个县(市)和单位,建立了40多个基地。农业部门把这些养蜂生产基地作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和养蜂现代化的项目进行管理,制订了选择基地的条件和验收基地的标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定期检查督促。为了建好基地,1987、1988和1989年,农业部分别召开了全国养蜂生产基地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使基地建设更有成效,蜂产品产销一体化的优势能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虎林县、湖南省 平江县、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等基地所取得的经验已向全国推广, 并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和完善管理体系,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蜂业建设提供经验。
③搞好社会化服务 为了贯彻1986年全国养蜂工作会议精神和农牧渔业部颁布的《养蜂管理暂行规定》,农业系统所建成的各级养蜂管理站,其职责除代替行政管理蜂业外,更主要的是为实现养蜂生产、蜂产品购销和加工的一体化,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服务。不少养蜂管理站都办了购销或加工蜂产品的经济实体,这样既达到了为生产服务的目的,也直接参与了市场竞争,活跃了国内的蜂产品市场。 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很多国营、集体和个体经营的蜂业公司,分属于商业、农业等系统领导和管理,较大的北京市蜂业公司、湖北省扬子江蜂业公司,都设有加工厂,年经营额在数百万元,经济、技术实力雄厚。扬子江蜂业公司以扶持养蜂生产为主要目的,并带动全省蜂业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至1991年,全省生产的蜂王浆80;6由该公司收购、加工,通过口岸直接出口。专业养蜂户为了适应生产需要,也逐渐组成联合体,一般以400~500群蜂的几个专业户组成一个联合体,他们可派出专人,将联合体所生产的批量产品出售给用户,从而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的生产、销售方式,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养蜂 生产经济效益。各地养蜂协会和蜂产品协会在实现蜂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方面起到了协调和促进作用。如江苏省养蜂协会在协调农、商、贸为全省发展养蜂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市场和发展蜂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北京市蜂产品协会自1986年以来,在上级领导下,联合“科、工、贸、产、供、销”等部门组成了较大规模的半紧密型服务联合体,发挥了“联络、指导、协调、服务”作用,为该市养蜂生产的发展,蜂产品的综合利用开发及产、供、销一体化做出了贡献。该市蜂业的几项主要指标1990年与1985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90年全市养蜂7万群,比1985年增长32%;商品蜜达到2640吨,增长23.8%;养蜂生产者收入达1060万元,增长35.9%;蜂产品加工产值达3亿元,增长1.27倍;出口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增长1倍;税利3034万元, 增长64.35%。5年累计加工产值完成11.2亿元,累计出口创汇3780万美元,成为全市食品行业中出口创汇骨干商品。
中国蜂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初步形成,使蜂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中间环节减少,产品成本降低,有利于开拓市场,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养蜂生产者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蜂业经济已从传统保守的产品经济向开放了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迈山了可喜的一步,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一些养蜂和蜂产品加工企业有了出口自主权,这对于蜂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形成、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利条件。1985年以来,中国蜂业界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吸引外商合资或联合兴办了一些蜂产品加工企业,使中国的部分蜂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这不仅促进了中国与各国在蜂业发展方面的友好合作,也为繁荣中国和世界蜂业经济,开辟了广阔途径。
⑶科技发展登上新的台阶
80年代以来,由于各级政府及广大专业科技工作者和养蜂生产者的共同努力,中国蜂业科技队伍迅速壮大,科研硕果累累。
①科技队伍迅速壮大 1984年以后,福建农学院蜂学系, 培养出200多名本科毕业生;陕西省农业学校、黑龙汀省牡丹江农业学校和云南农业大学等所培养的300多名中专和专科毕业生, 还有其他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和研究生被输送到农、商、贸、科研、教育各部门从事专业工作。为提高现有养蜂管理和技术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农业部和养蜂重点地区根据当地实际需要,举办了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培训班。农业部还制订了养蜂者和蜂产品加工工人的技术考核标准和方法。商业部每年也对各级收购人员进行蜂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培训,使队伍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中国现有中、高级职称的蜂业科技人员约万人以上,其中1100多人为中同养蜂学会会员。这些技术骨干为中国蜂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②蜂产品与蜂疗保健研究工作取得新成就 随着蜂产品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的进展,相应地建立了一批蜂产品加工企业。1979年中国蜂产品加工单位只有几十家,到80年代末猛增到近下家。其产值增加了几十倍,达40亿元,仅江苏省蜂产品加工业的年产值就达3亿元。
80年代,在产品开发利用上加紧了科研和新技术的应用。以蜂产品为原料,添加中草药和其他营养滋补品,研制成各种剂型、不同种类的营养保健品,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对很多疾病都有辅助疗效。继蜂王浆之后,对蜂花粉、蜂胶、蜂毒等蜂产品的开发利用的研究全面展开,研制出一大批用于医疗保健、营养滋补、美容化妆、饮料食品、工艺美术的制品。这些制品不仅花色品种应有尽有,剂型齐全,而且在包装装璜上已接近或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令人赏心悦目。
为了加强蜂疗保健事业,全国各地先后建立了一批蜂疗医院和门诊部。1985年江苏省连云港蜂疗研究室也扩建为蜂疗医院。这些蜂疗医院和门诊部,已将蜂产品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百余种疾病,尤其是“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⑷蜂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纳入了标准化管理 随着蜂产品品种的增加和市场的不断扩大,蜂产品质量的检验工作逐步加强。80年代初商业部制订并颁布了蜂蜜、蜂蜡的质量标准;随后,国家又制订和颁布了蜂王浆和蜂花粉的质量标准;对外经济贸易部有内控的蜂蜜、蜂王浆出口质量标准。此外,还有地方制订的蜂幼虫、雄蜂蛹、蜂胶等收购和出口质量标准及制品的出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如按这些标准组织蜂产品的生产、加工、收购、出口,将使中国蜂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80年代,商业、经贸、轻工、农业等各系统,都增设了质检机构和设备,扩大了蜂产品质检队伍。商业部和农业部分别在北京市和湖北省建立了一个部级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这些机构除进行蜂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外,还进行检验技术的研究和人员培训等,这标志着中国蜂产品质检工作进入更高层次。
⑸养蜂技术不断创新 中国广大养蜂生产者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试验成果。黑龙江省虎林县养蜂大户杨多福创 造了“养蜂数控法”, 使他成为中国第一个把数学应用到养蜂生产中的普通养蜂者。浙江省平湖县养蜂专业 户王进和周良观两人用了十多年时间对所饲养的意蜂进行定向选台, 至1989年,平均群产蜂王浆3kg以上,称之为“平湖浆蜂”。1989年以后,已向全国推广。
浙江、江苏省部分以生产蜂王浆为主要收入的专业户,由于选用广蜂王浆高产蜂种和塑料台基条,熟练地运用蜂王浆高产技术,饲养50群蜂的专业户年纯收入达万元以上,相当于养250头猪的专业户收入。
为推广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农牧渔业部自1984年起连续拨发专项经费,支持湖北、四川、云南、湖南等省在十多个县开展该项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中蜂活框饲养的数量已由70年代末的50多万群增加到80年代末的100多万群, 年产蜜量每群由5-6kg增加到30kg以上增加经济效益约计3000万元,这对于改善贫困山区的经济状况确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⑹蜜蜂育种和好病防治体系进一步巩固 中国的蜜蜂育种和蜂病防治两大体系于70年代已具雏型,并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农业部为了继续搞好这两项工作,将其列为“六?五”与“七.五”重大课题。80年代以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努力下,现已培育出两个优良蜜蜂杂交种。通过在湖南省的对比试验,产蜜量均可提高50%人右,其抗逆性也好于当地蜂种。吉林省养蜂研究所培育的“喀(阡)黑环系”优良蜂种,已在全国10多个省区推广使用,该项研究成果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蜂种1991年还向韩国出口50群。此外,1989年农业部选定了吉林省养蜂研究所种蜂场和辽宁省蜜蜂原种场为重点育种和供种单位,予以重点扶持,拟在取得工作经验后进行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蜂病研究室与地方协作,形成的中国蜂病防治体系,在经状幼虫病、蜂螨、麻痹病等蜂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⑺国际间的交往频繁 80年代以来, 中国蜂业界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信誉倍增,先后由来自欧洲、美洲、大洋洲、亚洲等十几个国家的蜂业界同行200多人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并进行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中国的养蜂专家也曾多次应邀参加各种世界性的学术会议、专家考察和技术合作。
自1985年中国养蜂学会正式加入国际养蜂者协会联合会后, 中国先后派出代表,出席了第30、31、32届国际养蜂会议暨养蜂博览会, 中国蜂业界学者在这三届国际养蜂大会上被录选的学术论文共99篇。
中国海峡两岸蜂业界朋友的交往日益增多,台湾大学朱亮光博士曾多次来大陆进行学术交流和友好访问,1990年5月由吕国佳先生率台湾养蜂协会36人来大陆旅游, 并进行蜂业情况交流,从而增进了友谊和合作。
⑻养蜂蜂生产与蜂产品出口稳定增长 在70年代末蜂业大发展的基础上,80年代以来养蜂生产又有大幅度的增长。1991年全国蜂群754.1万群(台湾省未计),比1979年增长42.3%,约占世界总饲养量的13%;当年蜂蜜产量为20.8万吨(青海、西藏、海南、台湾等4省区未统计在内),比1979年增长89.3%,占世界总产量的20%;蜂王浆约1000吨,蜂花粉约800吨,蜂蜡约3000吨,居世界首位;雄蜂蛹、蜂毒、蜂胶和蜂幼虫等产品的生产,都能及时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养蜂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
养蜂最多的四川省、浙江省都超过100万群,浙江省慈溪市和江山市(县级市)养蜂达20万群以上,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一般年景平均群产蜜100kg左右,最高达200kg, 蜂王浆群产量一般可达 2.5-4kg。
中国年出口蜂蜜6~8万吨左右,约占世界贸易量的25%。销往日本、德国、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鲜王浆300~400吨,占世界蜂王浆贸易总量90%以上,丰要向日本、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出口。
⑼中国肄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蜂业发展史,经历了几千年古代的原始养蜂时期,近代引进养蜂新技术时期,直到现代的迅速发展时期,充分说明了蜂业在历史沿革中,体现出它的自身价值,即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在回归大自然的浪潮中,可以断言中国的蜂业发展前景将更加艳丽多彩。
首先,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为活跃蜂业经济和科技进步,提供了保证条件。中国的11亿多人口为蜂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时,按人均年食用蜂蜜0.5kg计算,则一年全国需55万吨蜂蜜,相当于现在人均年食用蜂蜜50g的10倍,按每群蜂年产26kg计算(1991年全国平均群产蜜26kg), 需要饲养2115万群蜜蜂,如果再加上出口和加工、医药等所需,蜂群数量至少需增加到2500万群,相当于1991年754.1万群的3.3倍,中国现有的蜜源完全能够承载得了。通过植树造林及对现有蜜源的大力保护和合理利用, 在中国96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饲养2500万群蜜蜂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在农业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以后,从事专业养蜂生产的人将会越来越多,勤劳、智慧,且富有创造力的中国养蜂生产者与广大科技人员相结合,养蜂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短时期内将有新的突破,形成强大的生产力。养蜂发达的浙江、四川、江苏等省可继续向不发达的西北、东北地区和山区传播先进经验和技术,走联合发展之道路,在国家支持和国际援助下开辟新区。先进地区还可开展国际间合作,通过内联外引,使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这将是90年代中国蜂业发展的一大特征。
引自《中国蜂业》(农业出版社,1993)
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