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根据《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保健食品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注册申报与审评工作,提高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配合《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制定了《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补充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补充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工作,根据《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保健食品产品技术要求规范》,对保健食品注册申报资料项目要求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感官要求 (一)感官要求项应包括中试以上规模产品的外观(色泽、形态等)和内容物的色泽、形态、滋味、气味、杂质等项目。一般不对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的外观等进行描述。如产品为包衣片剂或软胶囊剂,应分别描述包衣或囊皮的色泽、形态及片芯或胶囊内容物的色泽、形态、滋味、气味、杂质等。 (二)色泽描述应明确,允许对色泽描述规定一定的范围,尽量不要跨色系。一般情况下,描述的顺序由浅至深,如棕黄色至棕褐色。复合颜色的描述则以辅色在前、主色在后,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黄色为辅。 二、鉴别 (一)根据产品配方及有关研究结果等可以确定产品鉴别方法的,产品质量标准中应制订鉴别项,一般应包括理化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等内容。 (二)产品的鉴别方法应满足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灵敏度高以及操作简便、快速的要求,并尽量与原料的鉴别方法相对应。如因其他
成分干扰等原因,不能采用与原料相同的鉴别方法时,可采用其他鉴别方法,应在产品
质量标准编制说明中予以阐明。 理化鉴别应选择专属性强、反应明显的显色反应、沉淀反应等鉴别方法。 同
配方不同剂型的产品,其鉴别方法应尽量保持一致。 (三)采用显微鉴别的,应附显微鉴别组织特征图或照片。采用薄层鉴别的,应附薄层色谱图(彩色照片)。 三、理化指标 (一)产品配方含有的着色剂、防腐剂、甜味剂、抗氧化剂等辅料,按国家相关
标准有限量要求并可定量的,应检测其含量,并在产品理化指标项中制订相应指标。 (二)原料提取物或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剂,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中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使用名单及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一般需检测溶剂残留量(食用乙醇除外),并在产品理化指标项中制订相应指标。 四、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指标值的确定依据及理由,一般可从以下方面阐述: (一)产品生产中的原料投入量; (二)产品生产过程中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损耗; (三)多批次产品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检测结果; (四)该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
方法的精密度; (五)国内外有关该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的安全性评价资料。 五、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测方法的方法学
研究一般应包括准确度、精
密度、专属性、线性、范围和耐用性等考察内容,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六、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一)食用量及食用方法的描述顺序为:先描述食用量,后描述食用方法(包括食用前的调制、勾兑等方法)。食用量应准确标示为每日××次,每次××量。食用量可以质量或体积数表示,如××克、××毫升。也可以每份量表示,如粒、片、支、瓶、袋、匙等。销售包装中有小包装时,食用量应与小包装的净含量有对应关系,如小包装的净含量为10毫升,食用量可标示为每次10毫升。需使用量具等进行定量食用的,应详细描述保证定量食用的方法。 (二)同一产品,不同的保健功能、年龄阶段,其食用量和食用方法不一致时,应详细列出。 七、贮藏应根据稳定性考察研究的结果阐述产品贮存条件。需在特殊条件下贮藏的,应有研究资料说明该特殊条件设定的必要性。 八、保质期 应根据稳定性考察研究的结果阐述产品保质期,同时应考虑产品销售区域的特定气候的影响。保质期的格式应标注为××个月,不足整月的,应标注为××天。 九、
检验机构出具的试验报告,其有效期为自检验机构签发之日起的5年内,超过有效期的试验报告不予受理。 十、本规定自2011年2月1日起实施。以往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