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授粉

第一批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护区和保种场建立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16日 08时49分05秒

第一批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护区和保种场建立 颜志立2008年7月7日,农业部发布第1058号公告,确定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冈库6个,保护区16个,保种场97个。公告说,“根

第一批国家级蜜蜂基因库、保护区和保种场建立 颜志立2008年7月7日,农业部发布第1058号公告,确定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冈库6个,保护区16个,保种场97个。公告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等有关规定,经书面材料审查和现场审验合格”,特公布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保护区、保种场名单。 在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中,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建设的“国家级蜜蜂基因库”成为中国首个蜜蜂基因库。公告编号为A2202。 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共16个,由黑龙江饶河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建设的“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成为首个蜜蜂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在黑龙江省饶河县,编号为B2317001。 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中的蜜蜂保种场有3个:①编号为C2117001,辽宁省蜜蜂原种场建设的“国家级中蜂保种场”;②编号为C2317002,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建设的“国家级东北黑蜂保种场”;③编号为C6117003,陕西省榆林市种蜂场建设的“国家级中蜂保种场”。 据了解,2006年6月2日,农业部曾发布第662号公告,确定138个禽畜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中华蜜蜂、东北黑蜂和新疆黑蜂3个蜂种列入。而今,前2个蜂种均有保护区和保种场建设承担单位,尚有新疆黑蜂没有保种场或保护区建设单位列入。 对养蜂业而言,农业部第1058号公告中最有意义的莫过于由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建设的中国首个国家级蜜蜂基因库。公告发表后,笔者有幸来到该研究所,参观了基因库的实验室、标本馆、资料室、蜜蜂越冬室和蜜蜂活体保种场。 设在吉林市的首个国家级蜜蜂基因库分别保存有长白山中华蜜蜂、新疆黑蜂、东北黑蜂等3个中同本土蜂种和意大利蜂(包括美意、澳意)、高加索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安那托尼亚蜂,以及近十几年来在中国饲养最多的王浆高产的浆蜂。 国家蜜蜂基因库设有5个基础实验室,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子生物室,用于研究和分析蜂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子生物室配置有基因扩增仪,蜜蜂形态鉴定用的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能使工蜂形态指标测定后经计算机处理直接进入数据库。 承担国家级蜜蜂基因库的吉林省养蜂所已有30年历史,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各项育种数据和资料保存完整,部分蜂种的系谱图甚至可追溯到1983年。 陈列的养蜂专业文献除完整的中文图书、杂志外,还有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养蜂期刊和图书。蜜源标本室挂有大幅蜜源植物图片,还展示有东北地区的几十种蜜源植物标本。蜜蜂标本室搜集和陈列有日本、韩国、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蜜蜂标本,以及中国的台湾、海南、滇南、云南、贵州、四川、四川阿坝、华东各省、湖北神农架等不同区域的中华蜜蜂标本,标本总数达270份。[文章来自:西部蜜蜂网 与国内其他蜜蜂育种、研究机构不同的是,吉林养蜂科研所采用液氮低温冷冻方式,用12个液氮罐保存有十多个蜜蜂品种的冷冻精液5000多微升,还有大量的蜜蜂胚胎(受精卵)。 如果用常规隔离方式育种,一个研究所要同时保存十多个蜜蜂品种是不可想象的。吉林养蜂所主要依靠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来解决蜂种交尾隔离困难。10多名操作熟稔的技术工人同时使用7台蜜蜂人工授精仪,依照育王保种计划,在处女王出房后,循环到各原种保种场实施蜜蜂人工授精,确保蜂种的纯度。 8月1日,我们在位于敦化黄泥河林业局的第8保种场,看到两位正在操作的小伙子,互相配合极其轻快地对中蜂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1~2min做完一只,十分轻松。可以说,国内能把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搬出实验室,且如此普遍地用于育王保种现场,只有吉林养蜂所一家。每年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培育蜂王3000~4000只。 据介绍,承担国家级蜜蜂基因库建设的吉林养蜂科学研究所,饲养有核心保种群800多群。从事保种工作的25人中,有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3人,养蜂技师4人,高级养蜂技工6人,养蜂技术员4人,技术岗位达100%。 参观过程,我们还看到一个韩国赠送的精美的花瓶,还有一份“委嘱状:葛凤晨委嘱阁下为大韩民国农村振兴厅名誉研究官 2006.1.1~2008.12.31韩国农村振兴厅厅长孙正洙2006.1.10的汉字“委嘱状”。花瓶和委嘱状透露出一个故事:韩国农村振兴厅曾邀请吉林养蜂科研所首席专家葛凤晨访韩考察韩国养蜂业,后又派人回访吉林,为吉林养蜂所取得的业绩惊叹不已,便有了上述委嘱。 东北黑蜂是与中华蜜蜂、新疆黑蜂一道列入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3个蜜蜂品种之一。此次公告黑龙江饶河县呈报的“国家级东北黑蜂保护区”和“国家级东北黑蜂保种场”均入选。 呈报资料介绍,上世纪90年代,在中、美、俄三国联合制定的《乌苏里江流域持续性土地利用和布局规划》中,认定饶河县属于全球生物地理区域的最好代表,具有生物多样性等特点。而饶河又是东北黑蜂最集中的核心生存区。 东北黑蜂是19世纪末年饶河从乌苏里江以东的俄罗斯引进的远东黑蜂,经100多年的闭锁繁殖和人工选择,成为中国优良地方蜂种。为了保护这一蜂种,1977年成立了县级保护区,1979年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1980年黑龙江省发布文告建立省级东北黑蜂保护区。1997年,国务院发文批准建立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2269km2;1999年,黑龙江省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饶河县成立,负责东北黑蜂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全部行政、业务工作。 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地域曾覆盖饶河、虎林、宝清3市、县,共饲养东北黑蜂7万多群,其中饶河县面积6765km2,饲养东北黑蜂3.2万群;保护区依托虎林和宝清2市县作外围隔离带,加上行政隔离保护措施,禁绝外地蜂种进入,使东北黑蜂得到有效保护。目前,东北黑蜂原种场保有东北黑蜂核心保种群1500多群,分别饲养在场本部和下属的12个保种蜂场,他们采取每年从所属的12个保种蜂场置换强群到场本部的保种中心交换饲养,确保了东北黑蜂的纯度。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