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3月21日 11时26分50秒
蜜蜂中毒有四种类型:甘露蜜中毒,蜜蜂茶花中毒,蜜蜂枣花中毒,农药中毒。 (一)甘露蜜中毒 甘露蜜中毒,在我国养蜂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早春和晚秋外界蜜源缺乏
蜜蜂中毒有四种类型:甘露蜜中毒,蜜蜂茶花中毒,蜜蜂枣花中毒,农药中毒。 (一)甘露蜜中毒 甘露蜜中毒,在我国养蜂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尤其是早春和晚秋外界蜜源缺乏的季节发生严重。由于蜜蜂大量采集甘露而造成工蜂死亡,严重时幼虫也成片死亡,蜂群群势迅速下降。若越冬蜜中含有甘露蜜则造成越冬蜂死亡,危害更为严重,不仅影响到当年越冬的成败,而且影响到翌年蜂群群势及产量 。 1.原因 由于蜜蜂采集和吸食甘露引起。甘露蜜与蜂蜜不同,它含有比蜂蜜高几倍的糊精和无机盐,蜜蜂取食后不易消化而引起中毒。甘露蜜包括甘露和蜜露两种。甘露是由蚜虫、介壳虫分泌的甜汁。在干旱年份里,这种昆虫大量发生,并排出大量甘露于松树、柏树、杨树、柳树、槭树、椴树等乔木和灌木上及禾本科的高粱、玉米、谷子等植物的叶片及枝干上,吸引蜜蜂去采集;另方面这些昆虫分泌的汁液往往被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污染产生毒素,蜜蜂吃了这种分泌物也会引起中毒。蜜露则是由于植物受到外界气温的变化影响后,所分泌的一种含糖汁液。甘露色泽深暗,味涩,没有花蜜那种芳香气味,因此,蜜蜂一般不喜欢采集甘露。但在外界蜜源缺乏时,则去采集,将其运回蜂巢,酿制成甘露蜜。甘露蜜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较少,蔗糖含量较高,还含有大量糊精、无机盐和松三糖。甘露蜜的毒性成分主要是由于它们所含的无机盐,特别是钾所引起的;糊精是蜜蜂不易消化的物质;松三糖则是使甘露蜜结晶的主要成分,结晶的甘露蜜,蜜蜂无法食用,从而造成越冬蜂的死亡。 2.症状 甘露蜜主要是使采集蜂中毒死亡。中毒蜂腹部膨大,下痢,排泄大量粪便于蜂箱壁、巢脾框梁及巢门前。解剖观察,蜜囊膨大成球状,中肠黑色,内含黑色絮状沉淀物,后肠呈蓝色至黑色,其内充满暗褐色至黑色粪便。中毒蜜蜂萎靡不振,有的从巢脾上和隔板上坠落于蜂箱底,有的在箱底和巢门附近缓慢爬行,失去飞翔能力,死于箱内和箱外。严重时幼虫和蜂王也会中毒死亡。 3.检验方法 ①蜜蜂的检验 (1)消化道检验:解剖消化道,观察中肠及后肠有无异常变化。 (2)电导率测定:取待检蜜蜂20只研磨,加无菌水10毫升,制备悬浮液,过滤后,取滤液6毫升置于小称量瓶中,用电导仪测定。如测得电导率在l200微伏/厘米以上时,则可确定为甘露蜜中毒。 ②蜂蜜的检验 (1)电导率检验:根据甘露蜜中无机盐含量比蜂蜜高而电导率也相应增高的原理,采用电导仪测定法,若测得电导率在80±20微伏/厘米以上时,即可证明含有甘露蜜。 (2)酒精检验法;取待检蜜3毫升,放于玻璃试管内,用等量蒸馏水稀释,再加入95%酒精10毫升,摇匀后若出现白色混浊或沉淀时,则表明含有甘露蜜。 (3)石灰水检验法:按上述方法将待检蜜稀释后,再加入饱和并经澄清的石灰水6毫升,充分摇匀,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静止数分钟,如出现棕色沉淀,即表明含有甘露蜜。 4.防治方法 生产实践证明,干旱歉收年份,蜜蜂甘露蜜中毒发生普遍而且严重;大蜜源结束早,而又缺乏辅助蜜源,蜂群缺乏饲料,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时,蜜蜂甘露蜜中毒发生也重。对甘露蜜中毒的防治,以预防为主。在晚秋蜜源结束前, 蜂群内除留足越冬饲料外,应将蜂群搬到无松、柏树的地方。对于缺蜜少蜜的蜂群要及时作补充饲喂。对于巳采集甘露蜜的蜂群,在蜂群越冬之前,将其箱内含有甘露蜜的蜜脾全部撤出,换以优质蜜脾或喂以优质蜂蜜及白糖作为越冬饲料。如蜜蜂因甘露蜜中毒而并发孢子虫病、阿米巴病或其他疾病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二)蜜蜂茶花中毒 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经济作物, 茶树在秋末冬初开花(通常为9~11月),花期长,流蜜量大,是很好的晚秋蜜源。但由于蜜蜂采集茶花后,能引起幼虫大批死亡,因此,不仅丰富的蜜源资源不能利用,而且还会给蜂群越冬带来困难,成为养蜂生产的严重障碍。 1.病因 试验分析查明,茶花蜜中除含有微量的咖啡因和甙外,主要是含有较高的多糖成分。毒性实验表明,茶花蜜并非有毒,引起蜜蜂中毒的原因是蜜蜂不能消化利用茶花蜜中的低聚糖成分,特别是不能利用结合的半乳糖成分,引起生理障碍。 2.症状 茶花蜜中毒主要引起蜜蜂幼虫死亡。死虫无一定形状,也无臭味,与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幼虫死亡症状明显不同。 3.解救措施 采用分区饲养管理结合药物解毒,使蜂群既可充分利用茶花蜜源,又尽可能少取食茶花蜜,以减轻中毒程度 。分区管理根据蜂群的强弱,分为继箱分区管理和单箱分区管理两种方法。 ①继箱分区管理 该措施适用于群势较强的蜂群(6框足蜂以上)。具体做法是,先用隔离板将巢箱分隔成两个区,将蜜脾、粉 脾和适量的空脾连同蜂王带蜂提到巢箱的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然后将剩下的脾连同蜜蜂提到巢的另一区和继箱内,组成生产区(取蜜和取浆在此区进行)。继箱和巢箱用隔王板隔开,使蜂王不能通过,而工蜂可自由进出。此外,在繁殖区除了靠近生产区的边脾外,还应分别加一蜜粉脾和一框式饲喂器,以便人工补充饲喂并阻止蜜蜂把茶花蜜搬进繁殖区。巢门开在生产区,繁殖区一侧的巢门则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 ②单箱分区管理 将巢箱用铁纱隔离板隔成两个区,然后将蜜脾、粉脾和适量的空脾及封盖子脾同蜂王带蜂提到任一区内,组成繁殖区。另一区组成生产区。上面盖纱盖,注意在隔离板和纱盖之间应留出O.5~0.6厘米的空隙,使蜜蜂自由通过,而蜂王不能通过。在繁殖区除在靠近生产区的边框加一蜜粉脾外,还在靠近隔板处加一框式饲喂器,以便用作人工补充饲喂和阻止蜜蜂将茶花蜜搬入繁殖区,但在远高生产区的一侧框梁上仍留出蜂路,以便蜜蜂能自由出入。巢门开在生产区,将繁殖区一侧的巢门装上铁纱巢门控制器,使蜜蜂只能出不能进,而出来的采集蜂只能进生 产区,这样就避免繁殖区的幼虫中毒死亡,达到解救的目的。 ③喂药与饲养管理相结合 第一,繁殖区每天傍晚用含少量糖浆的解毒药物(0.1% 的多酶片、1%乙醇以及0.1大黄苏打)喷洒或浇灌;隔天饲喂1:1的糖浆或蜜水,并注意补充适量的花粉。 第二,采蜜区要注意适时取蜜。在茶花流蜜盛期,一般3 ~4天取蜜1次,若蜂群群势较强,可生产王浆或采用处女王取蜜。每隔3~4夭用解毒药物糖浆喷喂1次。 (三)蜜蜂枣花中毒 蜜蜂枣花中毒又称枣花病。发生在枣树开花流蜜期,大批采集蜂死亡,蜂群群势下降,严重影响枣花期蜂蜜的产量。是我国华北地区枣花流蜜期的一种地方性病害。 1.病因 枣花中毒主要发生在华北地区5~6月份枣 花流蜜期。由于枣花蜜中含有钾离子而引起蜜蜂中毒死亡。枣 花开花期气候干旱而炎热,花蜜粘稠;蜜蜂采集费力,在蜂群缺水的情况下,采集蜂中毒较为严重。在枣花流蜜即将结束,荆条蜜源开始流蜜时,中毒则逐渐减轻。一般来说,在山区和沙质土壤地区中毒较重,在干原和湿润粘质土壤地区中毒较轻,气候干旱年份中毒较重,雨水充足,气候湿润年份中毒较轻;枣花期无辅助粉源的地区较重,有辅助粉源的地区较轻,枣树成片地区较零星地区重;西方蜜蜂较中蜂中毒重。 2.症状 中毒蜜蜂身体发抖,肢体失去平衡,失去飞翔能力,两翅平伸或竖起,向前爬行跳跃,四肢抽搐,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腹部勾曲,中毒蜜蜂在地面上爬行。在蜂场坑凹处可见较大数量的死蜂,大部分死蜂腹部空虚。 3.解救措施 第一,在枣花期前,要选择蜜粉源均较充足的场地放蜂, 使蜂群有大量花粉,以备进入枣花期供蜂群食用,可减轻蜜蜂中毒程度。 第二,在蜂箱四周及箱底要经常洒些冷水,以保持地面潮湿,为蜂群架设凉棚遮荫,防止烈日直晒。 第三,人工补充饲喂,可减轻蜜蜂中毒程度。在枣花大流 蜜期到来的时候,每天傍晚给蜂群喂酸性糖浆(在1:1的糖浆中加入0.l%的柠檬酸或5%的醋酸),也可用生姜水、甘草水灌脾,可起到预防和减轻中毒的作用。 (四)农药中毒 蜜蜂农药中毒又称化学中毒,是养蜂生产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农药的品种和使用范围日益扩大,蜜蜂农药中毒的情况愈加严重。不少农药,特别是杀虫剂对蜜蜂有不同程度的毒杀作用,它可以使大量为农作物、果树、林木等传花授粉和采蜜的蜜蜂中毒死亡。由于大批采集蜂死亡,群势下降,影响采蜜,造成蜂蜜减产或绝产,重者,除采集蜂死亡外,巢内幼蜂和幼虫大量死亡,造成全群甚至全场覆没。 1.原因 农药不仅可以直接杀死蜜蜂,而且还可以间接污染花蜜、花粉和水源等,由于蜜蜂吸食和触及了农药而引 起中毒死亡。蜜蜂在刚喷洒过农药的植物上采集花蜜和花粉,在喷洒过农药不久的花上和时片上吮吸露水;在飞行途中遇到喷洒农药,经由气孔或呼吸系统作用于体内而引起中毒。根据不同农药对蜜蜂毒性的强弱,可大体分为高度毒性、中等毒性和低度毒性3类。 ①高度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杀虫剂,如狄氏剂、艾氏剂、七氯;有机磷杀虫剂,如谷硫磷、毒杀蜱、二嗪农、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等,以及砷制剂砷酸钙、砷酸铅、巴黎绿等。以上这些农药应禁止在各种农作物开花期使用。 ②中等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农药氯丹、异狄氏剂;有机磷杀虫剂三硫磷、内吸磷、乙拌磷、甲基内吸磷、甲拌磷等。这些农药,不宜在蜜蜂采集时施用,但可在早晚喷洒。 ③低度毒性农药 包括有机氯杀虫剂毒杀芬;有机磷杀虫剂敌百虫、八甲磷、灭蚜松、乙硫磷;植物性杀虫剂丙烯菊酯、除虫菊酯、烟碱、鱼藤铜,杀螨剂氯杀螨、乙酯杀螨醇、开乐散、消螨酚、除螨酯、杀螨酯和三氯杀螨砜。这些农药可以在作物开花期使用,但应避免与蜜蜂直接接触。 2.症状 蜂群发生农药中毒后,通常有如下症状出现: 第一,蜂场突然出现蜜蜂大量死亡,死蜂多为采集蜂,强群死蜂数量大,弱群死蜂数量很少,交尾群几乎无死蜂。中毒蜜蜂性情暴烈,常追逐人畜,中毒严重的蜂群,甚至在1~2天内全部死亡。 第二,农药中毒的蜜蜂,不少死于采集地或回巢途中,大多是在飞回蜂箱后死亡。中毒蜜蜂蜜囊里饱含花蜜或后足花粉篮内携带有花粉团。 第三,巢门前有大量的中毒蜜蜂在地面上翻滚、打转。死蜂两翅张开,腹部勾曲,吻伸出。拉取肠道,可见中肠缩至3~4毫米,环纹消失。 第四,开箱检查时,可发现箱底有很多死蜂。提起巢脾,工蜂纷纷坠落箱底,无力附脾。能继续爬在巢脾上的蜜蜂因疲弱无力而不断向下滑动,不能飞翔。蜂体和巢脾由于粘着蜜蜂吐出的蜜而显得潮湿。 第五,严重中毒的蜂群,幼虫也会中毒死亡,有时出现“跳子”现象,有的幼虫已落入箱底。如在蜂群内加入了被剧毒农药污染的蜜脾或巢脾,蜂群内不但出现“跳子”现象,而且蜜蜂还会离开巢脾,爬出巢门,在箱底或地面上结团,有时飞到离蜂箱很近的树上结团,蜂王也随之飞出蜂箱,称为蜂群飞逃。 3.预防和急救措施 ①预防措施 蜜蜂为农作物、果树、林木等授粉增产的巨大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蜜蜂授粉增产的经济价值比养蜂的直接经济收益高10~100倍。然而在作物开花期喷洒农药引起蜜蜂中毒,不仅直接影响蜂产品的产量,而且也影响蜜蜂为农作物授粉的数量和质量,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作物开花期,保持蜜蜂的正常采集花蜜花粉的活动,提高产蜜量;同时利用蜜蜂为农作物授粉,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是当今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预防蜜蜂农药中毒的措施如下: 第一,农业部门必须与养蜂场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做到防治作物病虫害和养蜂采蜜互不影响。在农作物开花期间,应禁止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农药。如急需在开花期施药时,应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尽可能选用对蜜蜂无毒无害的药物。 第二,如作物种植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开花期大面积喷洒对蜜蜂有高度毒性的杀虫剂时,应事先通知5公里以内的养蜂场,蜂场应采取预防措施,在施药的前一天晚上关闭巢门.关闭时间长短依据喷洒药物种类而定,喷洒除虫菊、杀虫剂和除莠剂4~6小时,喷洒1605为2昼夜;喷洒1605为3昼夜,喷洒砷和氟制剂为4~5昼夜。其他农药,根据残效期长短,参照上述原则决定幽闭时间。在幽闭蜂群期间,要盖上纱盖或加空继箱,使蜂巢内空气流通,作好遮荫,保持箱内黑暗和蜜蜂的安静。如果关闭时间太长,可在傍晚蜜蜂停止飞翔时,打开巢门,翌日清晨在蜜蜂未飞出巢箱之前,再关闭巢门。幽闭期间,要保持蜂群内有充足的蜂蜜和花粉,并经常喂水,尤其是夏季气温高时,更应注意给蜂群喂水、降温和通风。 第三,在施药时间和方法上,一般在花前或花后施药为好。药效长的药物更应在花期以后喷洒,以减轻蜜蜂中毒的损害。如在开花期施药,应在蜜蜂未出巢采集之前的清晨、晚上施药更为安全。在施药方法上有喷雾和喷粉两种。一般说,同一种药物,粉剂的毒性高于喷雾剂,油剂及浓缩剂的毒性高于乳剂及悬浮剂,因此,用水悬液喷雾对蜜蜂比较安全。 第四,在不影响农药效果和不损害农作物的前提下,可在农药内加入适量的驱避剂,如石炭酸、硫酸烟精、煤焦油(用时需加少量肥皂乳化)。 第五,培育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和抗农药的蜜蜂品种。此外,蜂场还要注意勿用喷洒过农药的喷雾器喷蜂和巢脾。转运蜂群时,勿用装过农药的车箱装蜂。放蜂场地勿靠近农药仓库、化工厂,以免引起蜜蜂中毒死亡。 ②急救措施 第一,当蜂群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将蜂群迅速撤离毒物区,同时清除蜂群内所有的有毒饲料。将被农药污染的巢脾浸入2%的苏打溶液中浸泡10小时左右,使巢脾上的饲料软化,脱离巢房而流出,然后用水洗净,以摇蜜机将残留的饲料和水摇出,巢脾晾干后备用。 第二,立即饲喂1:4的稀糖水或甘草水。 第三,饲喂解毒药物。对于1605,1059,乐果等有机磷类农药引起的中毒,可用0.05~0.1%的硫酸阿托品或0.1~ 0.2%的解磷定喷脾解毒;对于有机氯农药引起的中毒,可在250毫升的蜜水中加入磺胺噻唑钠注射液3毫升或片剂1片用水溶解,搅拌均匀后喷喂中毒的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