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授粉

湖北荆门利用丰富蜜源发展养蜂 推广中蜂养殖扶贫获得初步成功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4月16日 10时17分26秒

阅读提示:湖北荆门利用丰富蜜源在贫困山区推广中蜂“111+121”养殖扶贫模式获得初步成功。盛夏,走进山区满眼的翠绿,耳边充斥着各种昆虫的声音:蝉不知疲倦地叫着“

阅读提示:湖北荆门利用丰富蜜源在贫困山区推广中蜂“111+121”养殖扶贫模式获得初步成功。

盛夏,走进山区满眼的翠绿,耳边充斥着各种昆虫的声音:蝉不知疲倦地叫着“知了、知了”,蜜蜂勤劳地采着蜜发出“嗡嗡嗡”声……

7月2日,东宝区栗溪镇桑垭村4组贫困户李学明一大早就往镇上赶。

“听说今天有针对贫困户的土蜂养殖技术培训会,我想去听一下,看能不能也养点蜜蜂。”李学明说。

李学明爱人去世后,儿子又出了事故,现在他带着孙子生活。由于孙子还小,李学明不能外出务工,只能靠种田维持生活,生活比较困难。

李学明赶到镇上时,广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农民。

很快技术讲座就开始了,对于从未养过蜜蜂的李学明来说,技术并不复杂。

“这个养殖模式听上去不错,10群蜂一年就有1万元的收入。”李学明对记者说。

“理事长,我想养‘土蜂’。”“理事长,帮我签一份协议。”

……

培训会后,荆门市栗溪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云就被贫困户围住。

“目前我们在贫困山区推广的主要是中蜂‘111+121’养殖扶贫模式,也叫贫困户万元增收计划。”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廖启胜说,“贫困户万元增收计划”是指:1户贫困户由合作社帮助发展蜂群,饲养中蜂10群以上,实现年收益1万元;因身体、年龄等自身条件限制,无法饲养中蜂的贫困户,提供蜜源场地,与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由合作社寄养中蜂20群以上,产生的收益按五五分成,实现贫困户年收益1万元,短期内脱贫目标。

湖北荆门有“江汉蜜源”之称,是全省第一养蜂大市,山区农民历来有养中蜂(俗称土蜂)的传统。在对中蜂养殖重点乡镇的蜜源植物资源、中蜂资源、农户养殖现状、产业发展难点等进行调查摸底后,市农业局把发展蜂产业与扶贫攻坚工作相结合,提出中蜂“111+121”养殖扶贫模式,鼓励贫困户依托合作社发展中蜂养殖。

“截至6月,湖北荆门有480多户贫困户通过养蜂实现增收,带动1000户以上农民发展中蜂养殖。”廖启胜说,各地广泛争取扶贫资金重点对发展中蜂养殖的贫困户进行扶持,其中京山市向贫困户发放中蜂新式活框蜂箱2000多套,东宝区发放500多套,惠及120多户贫困户,“现在农民的积极性相当高。”

“我们如何保证蜂蜜的品质?”记者问道。

“主要是两个方面:种源和技术。”廖启胜说,2015年湖北荆门与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联合开展本地良种蜂王选育项目研发,组建了全省首个中蜂良种繁育场,攻克中蜂种性关,提高良种利用率,为贫困户发展蜂产业提供了良种。

有了良种,还要发展成蜂群。市农业局在京山市三阳镇小阜村,东宝区栗溪镇桑垭村、插旗村布局,重点打造京山县绿源家庭农场、荆门市栗溪土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荆门市积善养蜂专业合作社三处扶贫孵化园,利用技术优势为农户繁殖蜂群、搜捕野生蜜蜂。

“贫困户从合作社购买繁育好的优质蜂群,合作社在技术、生产资料、质量把控、产品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帮扶。”刘云说,目前已经形成了“经营主体+中心示范户+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目前,像这样的中蜂养殖新型经营主体我们已经培育了8家,以村为单位发展中心示范户50多户。”廖启胜说。

有了良种,还要有技术。市农业局还邀请中国养蜂学会、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福建农林大学等省内外养蜂能手到湖北荆门对蜂农进行现场教学和实地指导。同时还开通了网上信息技术交流服务平台,组建了中蜂养殖技术交流群,将专家、教授、养蜂能手和农户连成一体,无地域无时段“点对点”、“面对面”地进行技术帮扶和交流指导。

廖启胜说,按照目前推进的情况,湖北荆门计划到2020年发展中蜂养殖户3000户,饲养中蜂8万群,实现产值1.2亿元。

短短一个上午,来自栗溪镇桑垭村等5个村的60多户贫困户就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

“按照他们介绍的,投入不到2000元,一年就能有1万元的收入。”李学明笑着说,“这下脱贫有了指望。”(彭文洁 王晓艳)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