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授粉

蜜蜂保护学术语(下)

中华蜂蜜网 2019年04月29日 13时11分17秒

蜜蜂卵巢黑变病(bee ovary melanosis) 由真菌引起的蜂王卵巢病。病原体是酵母菌抑或其他真菌尚无定论。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病原从蜂王螫针腔、生殖孔或体表(特别是腹

蜜蜂卵巢黑变病(bee ovary melanosis) 由真菌引起的蜂王卵巢病。病原体是酵母菌抑或其他真菌尚无定论。主要分布于欧洲、非洲和大洋洲。病原从蜂王螫针腔、生殖孔或体表(特别是腹部)伤口侵入,危害卵巢,使卵巢失去光泽、变黑,停止产卵;或由于毒囊(或毒腺)被侵染,形成肿胀,压迫卵巢及输卵管,使蜂王停止产卵。此病较为罕见,多发生于干旱或甘露多的季节,因病原体致病力不强,受害蜂王会迅速被蜂群交替,通常不予防治。

蜜蜂螺原体病(honeybee spiroplasmosis) 由蜜蜂螺原体(Spiroplasma)引起的一种成蜂病害。在欧洲、美国、中国均有发生。病原菌为螺旋状丝状体,无细胞壁,菌体直径约0.17um,长度随生长期有很大变化。一般初期为单条螺旋丝状,作螺旋式运动,后期则较长,出现分枝并聚团,菌体上有泡状结构,螺旋性减弱。菌体培养需用特殊培养基,菌落成煎鸡蛋形,直径约75~210um。病蜂腹胀,垂翅不飞翔。后肠膨大,积累大量黄色粪便。病蜂常在蜂箱周围地面爬行至死。主要发生于早春。常与蜜蜂孢子虫病及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并发。宜以综合防治为主,越冬时选用优质饲料,早春注意蜂群内通风降湿,结合饲喂抗菌素进行防治。

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bee amoeba disease) 又称蜜蜂阿米巴病。由蜜蜂马氏管变形虫(Malpighamoeba mellificae Prell)引起的一种蜜蜂成年蜂原虫病害。主要分布于欧洲、美洲、新西兰及中国。病原随食物进入蜜蜂肠腔,侵入马氏管,首先形成柔软的能任意改变形态的变形虫;变形虫通过裂殖增加数量,最后形成椭圆体形或球形的抱囊,直径为5~8mm。病蜂马氏管上皮萎缩,中肠末端为红褐色,后肠膨大积满粪便,造成排泄机能低下,寿命缩短。此病主要发生于春季,常与蜜蜂孢子虫病并发。可饲喂抗原虫药物(如甲硝唑等)进行防治。

蜜蜂慢性麻痹病(bee chronic paralysis) 由蜜蜂慢性麻痹病病毒(Chronic paralysis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在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俄罗斯及澳大利亚均有发现。在中国发病较为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有时也能引起较大损失。病原为一种形态差别较大的不等轴病毒粒子。直径为22nm,长度不均一,但常见30、40、55、65nm 4种典型长度;不同长度其沉降系数不同,80~130S,但浮密度均一致,1.33g/ml (CsCl);遗传组分为RNA,病毒可侵染蜜蜂胸部、腹部的神经节以及上领、咽下腺细胞。病蜂主要症状为躯体、翅、足震颤,体表油黑,体毛脱落,不飞翔,染病5~7天后死亡。发病高峰在夏秋季节,主要防治措施是:饲养抗病品种,在蜂箱底和巢框框梁上撤硫磺粉(15~20g/群);用10%浓度的抗蜂病毒1号糖浆防治(10~20ml/脾),连续7次为一疗程。

蜜蜂囊状幼虫病(sacbrood) 由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acbrood bee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病害。已发现3个毒株:①意蜂囊状幼虫病病毒(SBV)。发生在西方蜜蜂上,分布于包括中国在内的50多个国家。②囊状幼虫病毒中国毒株(Sacbrood virus China strain)。仅发现在中国境内的中华蜜蜂上。②囊状幼虫病病毒泰国毒株(Sacbrood virus Thai strain)。主要发生于印度蜜蜂上,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3个毒株病毒粒子均为直径30 nm的正二十面体粒子。遗传组分RNA,沉降系数160S,浮密度1.35g/ml (CsCl),但不同毒株的衣壳蛋白质组分不同。病虫的房盖穿孔或破损,露出幼虫的“尖头”,病虫于前蛹期死亡。用镊子夹出虫尸,其表皮韧而不脆,由于体液下坠形成“囊”状,病虫体色逐渐变黄,最后为深褐色,失水干瘪成一片无黏性的鳞片状物。发病高峰期在春季及冬初,意蜂囊状幼虫病在中国虽普遍发生,但极轻微,而中华蜜蜂的囊状幼虫病对山区中蜂饲养危害极大。在发病高峰期前宜及时更换新王,气候寒冷地区宜加强蜂群冬、春季保温;可结合中草药如海南金不换(10 g/10框蜂)、半枝莲(40g/10框蜂)等熬配糖浆饲喂防治。

蜜蜂鸟害(birds as pests of bees) 危害蜜蜂的鸟类。主要有蜂虎(Merops apiaster)、绿啄木鸟(Picus viridis)以及蓝山雀(Parus caeruleus)等。严重季节蜂虎可在飞行间捕食蜜蜂,每天可吞食蜜蜂数十只,甚至婚飞的处 女王也难幸免,给交尾换王带来困难。可在蜂场周围进行驱赶。

蜜蜂农药中毒(bee poisoning by pesticides) 由于使用农药而影响蜜蜂正常采集活动甚至死亡的现象。农药中毒是世界养蜂业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中毒蜜蜂凶暴,易追螫人畜,严重者巢门口可见中毒蜜蜂翻滚或有伸长喙、展翅的死蜂。有的死蜂仍带有花粉团。蜜蜂幼虫中毒后爬出巢房,损失惨重。喷洒农药者应与养蜂场密切合作,尽量错开花期施药以减少蜂场损失,中毒严重者只能迁场远避。

蜜蜂鼠害(mouse harmfulness) 为害蜜蜂的鼠类。有家鼠和田鼠。家鼠主要有褐家鼠(Rattusnorogicus Berkonhout),黄胸鼠(R.flavipectus Milne-Edwards),有些地方还常有小家鼠(Mus musculus L.)为害。家鼠常潜入蜂群越冬室和巢脾储存室,啮开蜂箱空隙或巢门,侵入箱内觅食蜂蜜,骚扰越冬蜂群,破坏储存巢脾,从而增加了蜂群的饲料消耗,甚至群乱蜂亡。安置在农田边或果园中的蜂场,蜂群还常受到田鼠的为害,其中常见的是东方田鼠(Microtus frotis Buchner),特别在秋季田鼠食物短缺时,它们经常破坏蜂群保温物、巢脾、蜂蜡、蜂箱等。可用0.03~0.04g杀鼠灵、杀鼠迷、敌鼠钠盐等颗粒毒饵进行防治。将毒饵盘放在鼠类经常出没的地段,每个毒饵盘放毒饵50~200g,每日检查和补充毒饵,直到无鼠取食为准。捕杀在蜂场周围的老鼠,亦可用各种小型的捕鼠器。结合清除蜂群周围杂草,减少田鼠隐蔽所和食源。

蜜蜂死蛹病(bee pupa-death disease) 由蜜蜂死蛹病病毒(Bee pupa-death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蛹期病毒病。仅在中国发现。病原为椭圆形粒子,大小约42nm×33nm,其余生化特性尚不清。病害主要症状为,封盖蛹房穿孔或破损,露出白色或褐色蛹头;病蛹发育不良,体小,死亡后变黄,腹部隐约呈暗绿色;嗣后头、胸、腹依次变为黑褐色,表皮坚韧,失水后干瘪成黑色硬块。20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大流行,造成严重损失。病害终年可见,但在春、秋季节尤为严重。以更换新王为主要防治措施,结合饲喂中草药如柴胡(针剂,1支/群)糖浆或板蓝根(冲剂,1包/群)糖浆。

蜜蜂线病毒病(filamentous virus disease of bee) 由蜜蜂线病毒(Bee lilamentous virus)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在北美洲、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境内发现。病原呈线状,大小为150nm×450nm,遗传组分为DNA,沉降系数末测定、浮密度为1.288/ml(CsCl)。此病毒仅在被蜜蜂微孢子虫侵染个体的脂肪及卵巢组织增殖。病蜂血淋巴由无色透明变成不透明的乳白色,同时病毒能增强蜜蜂微孢子虫的致病作用。在两病原的协同作用下,加速了病蜂的死亡。病害主要发生在初夏。在防治上以控制蜜蜂微孢子虫对蜂群的侵染为主。

蜜蜂线虫病(bee nematodes disease) 由某些线虫(如Aeamermes spp., Mermis nigriscens,Mermis albicans等)引起的蜜蜂成年蜂寄生虫病害。在美国、俄罗斯、瑞士、巴西等国均有发现。寄生蜜蜂的线虫体长10~20mm,极细,直径约0.1mm。线虫的小幼虫或卵被工蜂采水时带回,可侵染群内三型蜂,被寄生的工蜂死亡,蜂王及雄蜂被侵染后则影响生殖,最后亦死亡。在沼泽地常见此病,无沼泽地区极为罕见。发病后除向蜂群提供饮用水外,无其他有效防治方法。

蜜蜂幼虫冻伤(bee chilled broods) 由低温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生理性病害。多发生冬春寒冷季节,特别是每逢寒流突至而保温又不良的弱群,蜂团紧缩、巢脾边沿幼虫成片死亡、虫色逐渐变黑、无酸臭味。宜选择避风向阳坡地为场址,密集群势,合并弱群,加强保温,避免损失。

蜜蜂云翅粒子病(bee cloudy wing particle disease) 由云翅粒子(cloudy wing particle)引起的一种蜜蜂成蜂病害。已在英国、埃及、澳大利亚发现。病原为直径17nm的正二十面体病毒粒子。遗传组分为RNA,沉降系数为49S,浮密度为1.38 g/ml (CsCl)。病毒经由蜜蜂气管系统传播,侵染翅基的肌纤维,使双翅翅膜混浊不清,失去透明性,患病个体迅速死亡。在英国发病率达15%。尚无有效防治方法。

欧洲幼虫腐臭病(European foulbrood) 由蜂房蜜蜂球菌(Melissococcus pluton Bailey)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细菌性病害。属世界性病害。主要危害西方蜜蜂或东方蜜蜂2~4日龄幼虫。病原菌披针形,直径约0.5~1.0 um,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体结成长链或成簇。厌氧菌,培养时须有CO2(10%v/v)存在。菌落直径1.0~1.5mm,淡黄色,边缘光滑。此病高发于春、秋高湿季节。患病幼虫由白色变为黄色、褐色至黑色。死虫易腐,具酸臭味,无黏性。可对病群使用抗菌素进行防治,但在采蜜前一个月需停药,以防抗菌素污染蜂蜜。

青鼬(yellow-lhroated marten) Martes flavigula Boddaert,又称蜜狗、黄喉韶。哺乳纲,食肉目,鼬科。中国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和西藏等地均有分布。体形似家猫,身体较长。头背面、侧面、颈背棕黑色,下颌至嘴角略白,自肩上部到臀部由黄逐渐成深棕色,腹部灰棕色或黄灰色。夏季毛色较暗。四肢短小,爪锐利有力。栖息于平原或山林,常住于洞内。一般晨昏活动,单独或成对。嗅觉灵敏,行动敏捷,善爬树,亦在地面觅食。主要捕食小形兽类,如松鼠、花鼠以及昆虫,亦食果实和蜂蜜。多在夏秋季节交配,第二年春季产仔,每产2~3仔。为珍贵毛皮兽之一。

小蜡螟(lesser wax moth) 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英国、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主要分布于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寄主有蜜蜂巢脾、干果类、糖类及昆虫尸体。卵长0.3~0.4mm,水白色,卵圆形,单层成块排列。在云南每年发生4代。末龄幼虫蜡黄色,长13~18mm。它和大蜡螟的幼虫俗称“巢虫”。蛹呈纺锤形,褐色或深褐色,长7~12mm,茧长椭圆形,白色表面附有粪粒,成虫呈银灰色,无明显斑纹,体长8~13mm,雌虫比雄虫大、小巢虫多滋生于蜂箱箱底蜡渣残屑中,有时也侵害蜜蜂子脾造成“白头蛹”,但更常见于为害巢脾、巢蜜和蜂蜡制品。防治方法见“大蜡螟”。

雅氏瓦螨(varroal mite) 又称大蜂螨。Varroa jacobsoni Oudemans。昆虫纲,寄螨目,瓦螨科。除大洋洲以外,世界其他地区均有分布,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曾于中国饲养的西方蜜蜂上暴发流行。是蜜蜂的一种主要体外寄生螨。雌螨横椭圆形,l.17~1.77 mm,深褐色,雄螨较小,卵圆形,褐色,在巢房内与雌螨交配后死亡,并在成螨出房后即被清除, 故蜂群内很难寻觅。具有卵、若螨、成螨三个虫态。一个世代8、9天,繁殖期寿命50天左右。越冬期可长达3个月以上,大日龄蜜蜂幼虫、蛹、成蜂上均可寄生,但必须在蜜蜂封盖子脾巢房内繁殖,随着蜜蜂羽化出房而大量爬出。第2代成螨又重新寄生在蜜蜂身上,以蜜蜂及其虫蛹体液为营养,轻者蜜蜂生活力下降,重者影响蜜蜂虫蛹正常发育,造成残翅成蜂,或蜜蜂虫、蛹腐烂死亡。主要危害西方蜜蜂,中华蜜蜂亦有大蜂螨寄生,但不成灾害。宜注意在蜂群断子期治螨,以硫磺烟熏脱蜂的巢脾,再利用各种治螨剂消灭蛹体上的成螨,每晚1次,连治3天,可控制螨害。

芫菁(oil beetle) 昆虫纲,鞘翅目,芫菁科昆虫的统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约130种左右。成虫为植食性为害多种农作物。幼虫为寄生性或捕食性。寄生于蜜蜂的主要种类有复色短翅芫菁(Meloe variegatus Donovan)和曲角短翅芫菁(M.proscarabaeus L.),芫菁幼虫栖息于植物花间,当蜜蜂采集时便贴附于蜂体上,吸食血淋巴。受害蜜蜂常于巢门口或其附近地上跳跃、滚动,直至痉挛死亡。俗称“地胆病”。如有发生,用烟叶碎片分撤于报纸或塑料板上,提高巢门挡,放入蜂箱底板上熏治。

(引自《农业大词典》,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726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