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被广泛认知的天然营养食品,是蜜蜂从花朵中采到花蜜并在蜂巢中酿制而成的,主要
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似的各种无机盐,如铁、钙、铜、钾等,还有多种维生素和有机酸,营养保健效果好,一直以来都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然而近些年来,假蜂蜜充斥市场,蜂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当勾兑、造假等字眼频繁出现在食品行业,消费者的神经不得不高度敏感。据业内人士爆料蜂蜜行业潜规则称,全国年销售蜂蜜50万吨,其中有40万吨是白糖加工,称市场上八成蜂蜜造假,这再度引发了人们对蜂蜜质量的质疑和忧虑。 造假手段多样,假蜜横行市场 目前市场上,蜂蜜造假掺假频繁被曝光,手法多样且不断翻新。造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蜂蜜生产期间用白糖或者糖浆直接喂养蜜蜂;二是往蜂蜜里大量掺入糖浆等较低成本的糖类;三是往蜂蜜里加入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添加剂,用“蜂蜜制品”伪造“蜂蜜”;四是在同为真蜂蜜的情况下把价格低的掺入到价格高的当中,以次充好。 掺假蜂蜜泛滥,真蜂蜜受到冲击,不但销售不畅,价格也难以回归到蜂蜜价值,有时候甚至低到白糖的价格,严重挫伤了部分蜂农的养蜂积极性,导致市场上“假蜜驱逐真蜜”的现象出现。一时间,国内蜂蜜行业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 “功能性蜂蜜”不是真蜂蜜,只能被称为蜜制品 据调查发现,不少功能性蜂蜜也登上了超市的货架。如蜂蜜里面添加中草药或者阿胶产品,添加了红枣的“养颜蜜”,加了钙的“老人蜂蜜”等。然而,在业内人士眼中,这类添加了高营养物质的蜂蜜也不是真正的纯蜂蜜,其纯蜂蜜的含量甚至一成都不到,按照原先GB18796-2005国标的要求,这些蜂蜜制品均不能被称为蜂蜜。严格意义上说,只能被称为蜜制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指标蜜、假蜂蜜,是用20%的蜂蜜加80%的糖浆勾兑成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指标蜜就是假蜂蜜”。真正的蜂蜜,是蜜蜂的天然产物,不会添加或减少任何成分,也不能提炼或者过滤。 蜂蜜行业标准亟待出炉 蜂蜜市场乱象主要是以假乱真,用“果糖”冒充蜂蜜,还有以次充好,有的商家在售价较高的蜜种中掺入油菜蜜等低价蜂蜜。另外,还有虚假宣传情况也不容小觑,多样化蜂蜜品种,但是实际上很多品种的花一般在自然情况下采不到蜜,例如金银花蜜、银杏花蜜等。 要解决这些行业问题,仍需要由政府部门出台行业标准,制定并完善相关行业准则,监管部门需加强对蜂蜜产品的监管和检测,还要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机械化水平,并加强生产流程监管力度,着力提高产品的产出质量。同时,还要加大对识别真假蜂蜜方法的宣传,使消费者能够有效识别真伪产品,另外,这种行业混乱的情况也离不开行业协会科学引导,以及媒体严格监督。 2016年蜂博会,“十五天”成熟蜜定义蜂蜜新标准 2016年,山东英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济宁蜂博会的承办方,认识到生产成熟蜜的发展前景,先后建立四大成熟蜜生产示范基地并组建自己的养蜂车队,建立D级GMP生产车间,成为了国内第一批购买意大利进口成熟蜂蜜割盖摇蜜设备的单位。 作为率先践行、推广成熟封盖蜂巢蜜的先行者,山东英特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希望通过此次蜂博会的举办让业界友人看到成熟蜂蜜的未来,让更多的人加入到生产成熟蜂蜜的队伍中来,响应国家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蜂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积极倡导“非成熟蜜,不应该叫蜂蜜”这一主张,这绝不是一个口号,这应该是新时代蜂蜜的标志,是蜂蜜的质量标准,也是蜂蜜的消费标准,这一主题的提出是英特力十五天在2016年蜂博会上向全行业发出的声音。 未来英特力必将着眼全国,整合蜂蜜资源,打造顶尖成熟封盖蜂蜜品牌集群,为人类奉献纯真原生的顶级
蜂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