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蜂蜜网 2019年02月07日 13时33分20秒
原标题:通过“渤商所”打开广阔市场 江山蜂产品上市记浙江日报讯 今年年初,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渤商所)蜂产品交易交收服务中心通过
原标题:通过“渤商所”打开广阔市场 江山蜂产品上市记
浙江日报讯 今年年初,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渤商所)蜂产品交易交收服务中心通过工商部门注册,正式落户江山市。这意味着,作为“中国蜜蜂之乡”,渤商所蜂蜜、蜂王浆电商平台交易交收运营权落户在江山。
本月底,江山蜂产品将正式在“渤商所”挂牌上市。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5个注册交收品牌汇集在渤商所蜂产品电商平台,一个可容纳上千吨蜂产品的仓储物流基地已在长兴开工建设。对蜂农、蜂产品企业乃至当地政府而言,“上市”到底意味着什么?
路径突围
在渤商所上市的商品必须具有充足的现货供应量、有产品质量保证体系、适宜贮藏和运输、价格具有足够波动性、具有较大的国际市场空间等五个条件,准入门槛较高。此前,浙江已有香菇、黑木耳等农产品成功在渤商所挂牌上市。
这一次为啥轮到蜂蜜和蜂王浆?江山是全国第一大养蜂县(市),去年全市蜂业产值达12.99亿元,出口产值达2130万美元,蜂业规模与经济效益连续22年位居全国县市之首。“江山市蜂产品具备大宗商品特征,并已有相当产能和较大国际影响力,完全具备在渤商所上市的条件。”江山市副市长徐文说。
尽管如此,徐文认为,顶着“全国第一大养蜂县(市)”的荣衔,江山蜂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迎来大发展,整个体量依旧不大。究其原因,江山市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汪礼国说,“蜂产品的价值被低估了,印象里最低谷的时候,蜂蜜的价格还不如一瓶高档的矿泉水!”汪是国内著名的养蜂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汪礼国的观点也是行业内的共识。“目前,我国蜂产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蜂产品价格被严重低估,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效益提升,”中国蜂产品协会王啉会长在最近一次行业会议上如斯说。“面对这个不成熟规范市场格局,蜂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井喷效应必然要形成,蜂行业的破局,就是行业的升级。”
这同时也是企业的诉求。记者在江山采访时,不止一家蜂产品企业负责人表露过,“市场做不起来,“价格做不上去”等类似的感慨和焦虑。他们找准的突破口就是,通过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行业的整体诉求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一拍即合。当地蜂业龙头企业之一的江山健康蜂业出资成立了浙江同康蜂业有限公司,作为蜂产品上市主体企业。
“同康”总经理吴丽楠介绍,新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蜂产品传统贸易业务、蜂产品品牌上市后的电子交易、贸易业务等。
发现价格
“靠天吃饭”是江山蜂农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养蜂30多年的陈章炳说,碰上极端天气多的年头,产量不高,收入也就上不去;运气好的时候,收成是上去了,收购的价格却下来了。“很难碰上样样如意的时候”,老陈感到很无奈。“其实就是,销售或采购渠道传统单一,价格信息不对称,缺少议价权和议价空间。”对此,吴丽楠也看得很明白。
渤商所负责蜂产品上市工作的徐竹祥经理认为,“蜂农单家独户养蜂,单产量少,物流不畅,蜂农与贸易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商品信息包括商品的供需状况、质量状况、价格波动等不对称,造成蜂农增产不增收。”
上市之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将成为历史。徐竹祥介绍,渤商所新型的电商平台,把蜂产品电子商务推到更高层级,蜂企、蜂农和消费者买卖双方直接对接,电子报价自动匹配成交,减少了中间贸易环节。
变化在于平台上的定价机制。以前是卖家定价,现在是买家通过报价购进,与卖家一起定价。“上市企业在这里保证产品的质量,把控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关,由于交易所在把控资金结算网,全中国的买方和卖方都能在共同的平台上,撮合成一个生产者增收、消费者皆知的一个合理价格。”
按照渤商所制定的规则,蜂王浆和蜂蜜的最小采购量仅为1公斤,最大的采购量无限制。“产品包装可按照客户的需求来灵活提供,最大限度的让普通家庭消费者和行业大客户都能够参与其中。”吴丽楠说,目前公司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向广大蜂农宣传这一平台。一年四季在外“追花夺蜜”的蜂农们,每天都将收到渤商所平台发送的蜂产品收购价格信息,对价格的波动一清二楚,卖给谁、何时卖将更加理性。
换个卖法
原料是蜂产品企业生产的源头,而蜂农“追花夺蜜”的生产方式,决定了蜂产品企业收购原料有很多“怕”:怕货源不稳、质量不稳、怕行情不稳……
在江山,当地大企业都是通过与专业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以期固定货源,为图稳定,往往通过年底分红等各种方式“绑定”蜂农。然而,最难管的还是质量,“市场对消费蜂产品的信心本身已经脆弱不堪,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很意想不到的麻烦。”江山一家蜂产品企业负责人说。
营销方式的“陈旧”也是一大问题。汪礼国说,20多年来,蜂产品的销售从小商贩流动贩卖,到路边的专卖店,再进大超市,以至于会议营销、旅游营销——“这种形式本身就容易让人感觉不上档次”。
在汪礼国看来,蜂产业难做大,原因很多。蜂产品的资本化程度不高,产品虽极具投资价值却无法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供应链太长,过多中间环节挤占了利润空间;缺乏市场化的质量监管体系,假货不绝,导致诚信缺失,消费信心丧失……
“我们是蜂农经济,国外是蜂产业链,这就是差距。我们的蜂产品公司要会取势市场资源和联合推广,参与者多了,蛋糕才能做大”。汪礼国认为,与国内蜂农经济相比,国外的养蜂业已经产业化,形成了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网络化服务。
渤商所电商平台的引入被寄予厚望。“蜂产品企业通过在平台上开通个人账号后,即可根据自身需求在电子盘上进行采购原料。”徐竹祥介绍,这样至少有四个好处——一是可以增加网络采购渠道;二是低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三是可以提前锁定原材料价格;四是采购到质量安全的产品。
据介绍,渤商所引进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是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经该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将达到出口标准。汪礼国分析,蜂产品企业采购原料,无论是何种形式,劳务成本都相当高。在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直接从渤商所平台购买原料将大为省事。“这一模式将对蜂产品企业的生产方式带来直接的影响。”汪礼国预测。
作为地方的一大特色产业,当地政府对渤商所这一平台期望也很大。“让江山蜂蜜、江山蜂王浆真正成为一个品牌,江山成为蜂产品原料的真正集散地。”徐文说,希望借助渤商所,在蜂产品产业化方向,可以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