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

【蜂奥·头条】蜜蜂,史前时代的舞者(一)

中华蜂蜜网 2017年04月21日 16时06分31秒

欢迎收看蜂奥蜂胶大型科普连载专题:探秘蜜蜂起源 蜜蜂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科学家们各持观点却都无法最终说服对方。虽然争议一直无法解决,但是

欢迎收看蜂奥蜂胶大型科普连载专题:探秘蜜蜂起源
蜜蜂的起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科学家们各持观点却都无法最终说服对方。虽然争议一直无法解决,但是人们根据目前的化石和被子植物起源学说认为在1.3亿年前的华北古陆早白垩纪第一只蜜蜂就此诞生。
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卡尔·冯·弗里施在其所著的《蜜蜂的生活和习性》一书中作了解释:蜜蜂的祖先很可能是筑巢、独栖的捕食昆虫,例如胡蜂类昆虫。但我们并不确切了解它们如何以及何时变成社会性昆虫。
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陆地上到处植物繁茂。就在这一时期,胡蜂和蜜蜂开始分化。在好几个地方发现了与现今蜜蜂有许多共同点的古蜜蜂化石。
第一个古蜜蜂化石是在波罗的海沿岸发现的,是一只被密封在琥珀里的蜜蜂,距今大约7000万年,属于上始新世。这只蜜蜂应该是群体生活的。因为在它身边还有另外5只蜜蜂化石。这些蜜蜂祖先被命名为琥珀蜜蜂。
在德国罗特的页岩中发现了一些下中新世和上中新世的蜜蜂化石(距今2500万—700万年);在法国的阿基坦盆地也发现了渐新世的蜜蜂化石(距今3700万—2500万年)。所有这些蜜蜂化石都保存相当完好。
01蜜蜂的地史和分布
根据文献,蜜蜂属的化石已发掘出18个种和亚种,其中绝灭化石种9个、亚种7个;现生化石种2个。后者曾发现过上新世和第4纪化石。这些种及亚种在地史、地理上的分布见表
以上各灭绝化石种,分别分布于古北区(欧亚古陆温带区)、东洋区(热带、亚热带区)及非洲区(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主要分布于温湿热带、亚热带区,大致上在北纬35°~45°之间的区域。第3纪之后,蜜蜂大部分绝灭,剩下2个现生化石种和5个现生种及相当数目的亚种延生至今。第3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之后,由于海陆变迁,亚热带、热带气候南移及被子植物的繁盛,蜜蜂也随之南迁于我国西南。于是我国西南成为当今世界上蜜蜂种类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02蜜蜂的发展史
根据已发掘的蜜蜂属16个绝灭化石种、亚种,2个现生化石种与5个现生种及其相当数目的亚种,种类的波动和在地史上的分布特点,大体上可将蜜蜂的发展历史分为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衰退阶段。
1.原始阶段
【蜂奥·头条】蜜蜂,史前时代的舞者(一)
这个阶段是蜜蜂起源和生长的阶段,据已知的化石资料,蜜蜂的早期种类大体上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或更早,经晚期至晚白垩世,距今1.35~0.70亿年。
这个时期,已知有华北古陆北泊子古蜜蜂出现于早白垩世早期的后期。此期,在地质古生物背景上正是“热河昆虫群”发展到鼎盛时期。
当时的自然景观是地壳已趋稳定,火山喷发基本停息;地面水系发达,湖泊进一步发展为深水、静水和广水特点。气候温暖潮湿,森林茂盛。在此良好的自然环境中,昆虫发展到鼎盛时期,不但数量多,种类也多,蜜蜂早期的种类也随之出现。这阶段所出现的古蜜蜂、其虫体形状和翅脉大体上与现生的蜜蜂比较相近,在分类上它们都属于蜜蜂总科。然而,古蜜蜂与进化了的蜜蜂仍然有本质上的区别,其特征主要表现在3方面:
其一,古蜜蜂的胫节和跗节较细,不如现生蜜蜂宽短而强壮,尤其跗节上不像现生蜜蜂生长着适于采粉和传粉的密集毛丛和毛刷,而是仅仅有稀少的微弱细毛,这说明古蜜蜂采粉和传粉机能尚未进化。
其二,古蜜蜂体毛比较少,不如现生蜜蜂体上生长稠密的毛。这与古蜜蜂足上的稀毛形成整体统一的原始特点。
其三,古蜜蜂口器不如现生蜜蜂发达,反映在采蜜器官不如现生蜜蜂进化。
从上述特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古蜜蜂与现生蜜蜂不同,它代表着蜜蜂早期的类型。
从与古蜜蜂同时代莱阳组中所出现的植物和孢粉化石性质来看,也反映了古蜜蜂与以裸子植物为主的古植物群的原始性质相统一的结论。
首先,在植物化石方面,当时出现了大量的裸子植物化石,占这个时代的主导地位,尤其以松柏类为主,构成植物群落的主体。
其次,在孢粉化石方面,经取样分析, 裸子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 为总数的70%~92%;蕨类植物孢子占孢粉总数的5.2%~18.4%, 但未发现被子植物花粉化石。
【蜂奥·头条】蜜蜂,史前时代的舞者(一)
由此可以看出,在蜜蜂原始阶段的早白垩世早期,尚未发现确切的被子植物。很自然,在孢粉分析中也就未能发现被子植物花粉。两者是统一的结果。这个结论恰恰与古蜜蜂尚未发展到以被子植物花蜜、花粉为生的真正蜜蜂的结论是一致的。据此,可以进一步推论,裸子植物及其花粉是原始阶段古蜜蜂的食料来源。这显然与进化了的蜜蜂以被子植物的花蜜、花粉为生有本质的区别。
根据当前所掌握的化石资料推论,此原始阶段尚可分为2个时期。一是原始生长时期,大致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或晚侏罗世;二是更迭时期,即蜜蜂的原始类型与进化类型(即真正蜜蜂)更迭时期,大致始于早白垩世晚期延伸到晚白垩世。这主要是考虑到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之间的被子植物及其花粉连续进化不易严格区分的缘故。
2.繁盛阶段
根据现生和绝灭化石蜜蜂资料,在18个种和亚种中,有16个种和亚种是第3纪的绝灭化石种,2个种从第3纪延生至今。可见,第3纪是蜜蜂的繁盛时期,中新世是蜜蜂的鼎盛时期。
3.衰退阶段
第3纪之后,蜜蜂16个种和亚种绝灭,仅剩2个现生化石种和5个现生种及其亚种生存至今。此期大体上发生在第4纪至今。这可能与受到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和第4纪冰川的影响,气候突然变冷有关。
      中新蜜蜂(Apis miocenica Hong, 1983)化石 
化石资料表明了继古蜜蜂之后,在华北古陆的中新世地层又再次发现了真正的中新蜜蜂,说明华北古陆蜜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从蜜蜂早期类型演化发展而来。此时,世界上的被子植物已普遍生长和发展,蜜蜂协同进化进一步得到迅速发展。
文章相关观点论述由网络资料收集整理,只做分享,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