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粉的作用与功效

蜜蜂育种|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中)

中华蜂蜜网 2017年08月06日 09时35分10秒

回顾上期内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上) (接上期) 人工采集蜜蜂精液 1 2国内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 我国早期见于报刊介绍蜂

回顾上期内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上)
(接上期)
人工采集蜜蜂精液
1.2国内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
我国早期见于报刊介绍蜂王人工授精技术的是舒少质先生,他在1929年《华北养蜂》月刊第1卷第 6期刊发了“蜂王人工授精法之现实”。周庆章先生在1932年《养蜂月刊》第3卷第2期、第4期、第 7期,1933年第4卷第3〜5期刊发了 “蜂王人工交配之研究”。邹雪蓉、李怡琳、郑国安在1963年 《中国养蜂》第2期刊发了“蜂王人工授精技术”。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进入应用研究阶段。1959年现代养蜂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周崧研究员进行了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他在玻璃授精针头、授精仪的改进以及仿雄蜂生殖器授精针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1964年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在育种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
1964年现代养蜂家、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黄文诚研究员主持“蜂王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向蜂王生殖道内注射精液外溢的技术难关,人工授精的蜂王85%以上都能产受精卵。
1978年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受农业部委托,在江西举办了第一期“全国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训练班”,正式向全国养蜂重点区和有关教学、科研等单位推广这一新技术。
1978年陈克利在《中国养蜂》第3期发表“蜜蜂人工授精”,介绍了蜜蜂人工授精的实验设备和操作方法,并通过试验表明2次授精比1次授精的效果要好,两次授精每次6 μL或8μL,一次授精为7~9 μL。 人工授精蜂王的始卵期通常要比自然交尾晚,一般是授精10天左右,也有15天后才开始产卵,始卵期和产卵量与授精量并不成正比。同时指出蜂王人工授精是技术性很强的实验工作,近似于显微外科操作,既需要实验技巧,也需要实践经验,所以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性严格训练才能奏效。
蜜蜂人工授精仪
蜜蜂人工授精仪购买方式:
蜜蜂人工授精仪:8000元
授精仪+显微镜:10000元
授精仪+显微镜+麻醉系统:11000元
蜜蜂育种|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中)
淘宝网站地址: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528368100904
联系人:常先生
20世纪70年代我国从事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比较著名专家学者有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的陈克利、刘先蜀,黑龙江省牡丹江农校的韩行舟、侯晓辉,福建农林大学的侯光珊、张其康,四川省温江蜜蜂育种中心的翟文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养蜂研究室黄融生,河北承德地区种蜂场的许文龙等。
1981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韩行舟、侯晓辉在《中国养蜂》第2期发表了“蜂王人工授精研究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蜂王大量死亡现象,有效利用雄蜂问题,在巢门口捕捉雄蜂问题,蜂王人工授精后开始产卵时间的长短问题,不同品种的雄蜂采精量及每微升精液含精子数量,对一次注射2〜20 μL间的注射情况,处女蜂王授精日龄情况,阴道探针的使用情况,大量人工授精处女蜂王的贮存问题,大量人工授精的工作效率问题进行探讨和讨论。
1981年4〜10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受农业部委托,举办了第二期“全国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培训班”,学员来自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陕西、宁夏、甘肃、新疆、云南,共34人,使这一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因此,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培养了一批蜜蜂人工授精技术能手,他们是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的薛运波、山东实验种蜂场的刘太和、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的吴家钦、牡丹江原种场的李增贵、牡丹江农科所养蜂试验站的吕云岭等。
1982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龚一飞、张其康、侯光珊与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陈克利合作,首先研究成功了中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采用自行研制的 CH-I型微量注射器采集雄蜂精液,对经CO2麻醉的性成熟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有效成功率达到 95%以上,该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控制中蜂蜂王交配的难题,为中蜂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填补了中华蜜蜂科学技术的一项空白,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所编著的《蜜蜂人工授精技术》书籍
1982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的韩行舟、牡丹江地区蜜蜂原种场的李增贵在《中国养蜂》第2期 发表了“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蜂王产卵对比试验”,根据试验观察认为在试验期内,人工授精蜂王与自然交尾蜂王在有效产卵量、维持群势等主要经济性状方面并无显著差异。人工授精蜂王至少可以在授精后的一年时间里应用于生产。
1982年四川省温江县农业局的翟文蓉,在《中国养蜂》第3期发表了“利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配制高×意杂交组合的试验报告”,把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到杂交种的试验上。
1983年陈克利在《中国养蜂》第4期刊发了“蜜蜂精子生理液的配制”。介绍了4种精子生理液可作为冲洗注射器针头、润湿注射器管壁和测定精子数量与活力时使用。
1983年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完成的“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在蜂场应用研究”通过鉴定,并培育出喀尔巴阡、卡尼鄂拉蜂王166只,使蜜蜂的原种得到有效保存,并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东龙门县养蜂研究所、广东省农业厅畜牧科,在《蜜蜂杂志》第1期发表了“中蜂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初步研究”,在研究中 统计了 3 037只雄蜂精液量,平均每只雄蜂能够采集 到0.24 μL精液,比印度雄蜂平均每只多采集0.08 μL。
1984年吴家钦、陈克利,在《中国养蜂》第1期发表了“蜜蜂单雄人工授精试验初报”。单雄授精试验了7只蜂王,有6只能够产受精卵。
蜜蜂育种|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中)
1984年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姜妩姣,在《中国养蜂》第2期发表了“人工授精蜂王的饲养管理技术”。从小核群的组织、管理、蜂王授精的诱入、观察记录及处女王的贮存等方面介绍了人工授精蜂王的饲养管理技术。
1985年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薛运波,在《中国养蜂》第4期发表了“蜜蜂单雄多雌授精试验初报”。在试验中授精了13只蜂王,有12只蜂王在授精后的5〜10天内先后产了受精卵,为蜜蜂遗传育种探索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
1985年福建农学院养蜂系研究室、中国农科院养蜂所育种室,在《中国养蜂》第1期发表了“中华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研究的进展”。从器械革新、关键技术、主要数据三个方面介绍了研究进展情况,其中主要阐述了:中蜂雄蜂性成熟日龄为出房后10〜14天;中华蜜蜂每微升纯精液中所含有精子的数目约为480万;供人工授精用的处女王日龄,以5〜7天为最好; 最佳授精量为6 μL左右;进针深度以插入阴门1 mm左右为宜;人工授精蜂王的始卵期为4〜17天;人工授精蜂王正常产卵一年以上,群势发展情况接近自然交尾蜂王。
1986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黄融生、李盛东,在《中国养蜂》第3期发表了“蜂王自体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981〜1985年先后给19只 61〜95日龄的蜂王进行了自体授精,其中有17只产生了不同数量的受精卵,总成功率为89.5%。
1987年薛运波在《蜜蜂杂志》第4期发表了“蜜蜂人工授精技术在蜂场应用过程中的配套和改革”。 从小型活动板房实验室、组合式工作台、授精器械、麻醉系统、照明系统、柜式观察笼等6个方面,介绍人工授精技术在蜂场上应用的改革。使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更便于转地蜂场的应用,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1990年福建农学院蜂学系苏荣茂、张其康、侯光珊,在《中国养蜂》第5期发表了“中蜂精液漂洗技术的研究”。用漂洗技术在25〜30°C条件下漂洗中蜂精液,以每分钟2 000转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出精子密度为64.25万/μL的精液。然后以每只6 μL的剂量给6〜14日龄的处女蜂王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正常产受精卵的蜂王6只,其子脾整齐成片,子圈明显,封盖正常,平均日产卵量与采用原精液授精的蜂王无明显差异。
1990年薛运波在《蜜蜂杂志》第11期发表了 “人工授精蜂王始卵期漫淡”。从授精次数和授精量、麻醉次数与麻醉时间、小核群的温度及蜂数、精液的 质量、蜂王的质量和日龄、授精技术和蜂王品种6个方面介绍了影响人工授精蜂王始卵期长短的有关因素。
利用蜜蜂人工授精技术采集、保存中华蜜蜂雄蜂精子(海南)
1991年张其康、苏荣茂在《中国养蜂》第5期 发表了“pH值和渗透压对中蜂精子活力影响的研究”。该文介绍了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基础液,用氯化钾和氯化钠混合液调节溶液渗透压,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调节pH,研究了 pH值和渗透压对中蜂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性三基缓冲液中,精子活力最高;pH值 0.05)海藻糖虽是精液中的成分,但并不能显著提高精子活力。
目前蜜蜂人工授精技术早已写入教科书中,已经列入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等大、中专院校的教学内容。 许多养蜂方面的著作都有蜜蜂人工授精技术的章节。
(未完待续)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