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蜂蜜结晶现象,蜂蜜的结晶是指蜂蜜(不是所有的蜂蜜,事实上,有极少数品种的蜂蜜始终不会出现结晶现象,如纯正的成熟洋槐蜜)在适宜的条件下出现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固液混合态,在瓶底或瓶中部分或全部出现白色的如白糖或油脂状的固态物质的现象。这是蜂蜜的自然结晶,是一种正常的物理现象。不同品种的蜂蜜其结晶状态不一样。结晶粒直径大于0.5微米的结晶称为粗粒结晶,如桉树蜜、荞麦蜜的结晶体;结晶粒直径小于0.5微米的结晶称为细粒结晶,结晶呈油脂态,如:油菜蜜、荆条蜜、柑橘蜜、椴树蜜的结晶体。 蜂蜜结晶的实质是葡萄糖的结晶,因为葡萄糖具有容易结晶的性质,而蜂蜜又是葡萄糖的过饱和溶液,很容易受其内在因素或外部条件的影响,过度到结晶状态。当蜂蜜储存在5--14℃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结晶现象,特别是在13-14℃时,为蜂蜜的最适宜结晶温度。在低于5℃或高于27℃的条件下,不容易出现结晶。结晶的趋向和速度取决于蜂蜜中含结晶核的多少、含水量、温度和蜂蜜的品种。有的蜂蜜出现结晶快,如油菜蜜、棉
花蜜等;有的蜂蜜出现结晶慢,如枣花蜜等。蜂蜜的结晶是一种纯物理变化,并非发生化学变化,蜂蜜没有变质,可以正常食用。 如果买回来的蜂蜜发现出现了结晶现象,可以放在50℃的水浴中使其溶解后继续食用,或直接食用结晶蜜亦可,但所用的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最好不要超过50-60℃,因为蜂蜜的结晶体在40℃以上就开始溶解,而且温度过高,会破坏蜂蜜中的有效物质,如生物活性酶、等。 另外蜂蜜的贮存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因为蜂蜜是高浓度的过饱和溶液,有较强的吸湿性,所以在存放时要用密闭容器,置于干燥处;否则蜂蜜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酵变质。再则,蜂蜜贮存要放在阴凉处,温度在20℃以下为宜(为避免结晶,不要在13℃-14℃的温度条件下存放),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否则会使蜂蜜中的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影响蜂蜜的品质。其三,蜂蜜不得与有异味、不卫生、有毒的物品一起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