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信,是立根之本,虽然利薄,但仍有一群养蜂人,就为了一口正宗的蜜,一份传承父辈的事业。流动养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可以保证采到的蜜的质量。"单身寡佬才能做好养蜂人",卖
蜂蜜的“小男孩”阿勇曾调侃,判断一个好的养蜂人,最好看他是不是单身。 “我们养蜂人,逢年过节也难得家人团聚...得马不停蹄地往花开的地方赶,惟恐误了花时。干上这路活,只能人赶花,不能让花等人!”养蜂,就要赶蜂追花期,才能采得好蜜。一个‘赶’字把节奏体现得淋漓尽致,四海为家是常事、要护理蜜蜂,蜜蜂最怕螨虫,螨虫能噬咬蜂翼、要细心割蜜、摇蜜,以免伤着巢脾里的蜂卵。 夸张成份当然有,不可能每个养蜂人都是单身,却也说出了养蜂的艰辛和不易,当别人玫瑰咖啡,花前月下,你开着蜂车,风餐露宿,牵挂着蜂箱里的小蜜蜂是否身体健康,因为健康才能酿好蜜,于是一个个蜂箱就是全部家当,全部牵挂。 有做产品地推的朋友说,本地的蜂产品,量不大,致走大流通的后劲不足,形成不了规模,目前只能是散户式粗放发展。“一是真正由蜜蜂原产的蜜能有多大量?二是现在大多养蜂人家族式一代代经营,很多年轻人受不了养蜂的那份艰辛,坚守的人不多”。对于第一个理由,朋友饶有玩味。 一线的养殖,技术、经验、耐心、吃苦、耐劳一个都不能少,耗时长、见效慢。现在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让不少人不得不把心思放在快速盈利上,固定养蜂成本低,加上眼花缭乱的创意包装、或朋友圈传播、或终端实体店陈列等,甚至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或掺杂其他成分以便增量,走入流通渠道。 在商言商这没有错,蜂产品的量本来就少,以蜂蜜为例,一斤蜂蜜,蜜蜂起码要采5亩地的花才能酿出一斤蜂蜜。固定养蜂,周边能有多少花可以采?这里不辨对错,但窃以为“真材实料”才是做长远的关键。 “好的蜂蜜,宁愿吃‘稀’的,都不要贪‘浓’”!不要以为浓稠的蜂蜜是好蜂蜜。 很多人以蜂蜜的“浓”、“稀”作为好的标准,其实是一种误区。只要调入果糖的比例够高,像浆糊一样浓稠,波美度达到42,也不是没有可能。这是经过专业养蜂兄弟的论证。 果然,在网上度娘了一下果糖:“果糖与其它糖品相比,在口中的甜味感来得快,消失也快。果糖的甜味峰值比食品的其它风味出现早。当食品的其它风味峰值出现时,果糖的甜味感已经消退,这样不会遮掩食品的其它风味,能与各种不同的香味和谐并存,因此不会因为加入了果糖而覆盖和混淆了其他果品的原味”。即:可以在蜂蜜中调入50%的果糖,仍不会掩饰掉原有的蜂蜜自然香味。 怪不得超市卖的蜂蜜在成分栏往往都写着:果糖。要不然怎么过得了QS的认证? “蜂巢蜜其实是一个噱头”、“懂行的人往往对‘蜂巢蜜’一笑了之”。 经常在街市看到有卖蜂蜜者在蜜中放着几块巢,或者不割蜜,连着巢一起卖,其实是起到暗示顾客的作用,增加了蜂蜜的可信度。蜂巢没有营养成份,是制成蜂蜡的原料,蜂蜡的作用在360百科里这样描述: “以蜂蜡为主要原料可以制造各种类型的蜡烛;在医药工业中,蜂蜡可用于制造牙科铸造蜡、基托蜡、粘蜡、药丸的外壳;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作食品的涂料、包装和外衣等;在农业及畜牧业上可用作制造果树接木蜡和害虫粘着剂;在养蜂业上可制造巢础、蜡碗。” 正如兄弟所说,“我这里还有一块蜂蜡,拿回去涂红木家具保养最靓了”,就是下图这个。 蜂蜡的采集多在春、秋二季来完成。蜂农通过加强蜂群饲养管理,促进蜜蜂多泌蜡、多筑脾,然后将使用多年的老巢脾、筑造的赘脾、割掉蜂房的蜡盖、台基以及摇蜜时割下来的蜜盖等收集起来,经过人工提取,一般是将取去蜂蜜后的蜂巢,放入水锅中加热熔化,除去上层茧衣、蜂尸、泡沫等杂质,趁热过滤,放冷,蜂蜡即凝结成块,浮于水面,取出,即为黄蜡。黄蜡再经熬炼、脱色等加工过程,即成白蜡 。 蜂胶,360百科里这样说:是蜜蜂从植物芽孢或树干上采集的树脂(树胶),混入其上腭腺、蜡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蜂胶为不透明固体,表面光滑或粗糙,折断面呈砂粒状,切面与大理石外形相似。呈黄褐色、棕褐色、灰褐色、灰绿色、暗绿色,极少数深似黑色。具有特殊的芳香味。一个5~6万只的蜂群一年只能生产蜂胶70-110克,被誉为“紫色黄金”。 兄弟也有蜂胶,他从车里拿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黑糊糊的一团给我。这是保留了三年的蜂胶,很硬,掰不开,有一股中药的气味。 蜂胶药用价值高,产量少,价格自然就贵。于是自然就有人为制作蜂胶。制作不算复杂——把少量蜂胶和蜂蜡勾兑,更有甚者加入明矾、石膏。判断好的蜂胶,一定要辨色闻味,杂色多,不纯,味淡的,多半有猫腻。 蜂农对于蜂胶的食用,多用来泡酒。因为更多的药用价值要通过药厂的专业技术来提取药用成分,才能发挥。 蜂皇浆的“神奇”功效 所有的蜜蜂在生命的头几天都会接受蜂皇浆的滋养,但是此后,如果它们继续被蜂皇浆滋养,那么它们就会发育成蜂王,否则只能发育成工蜂。 其次,一生都被蜂皇浆滋养的蜂王,其寿命可长达5~8年,而食用蜂蜜、蜂花粉的普通工蜂,其寿命却只有短短1~2个月。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蜂皇浆提高免疫力的能力——普通工蜂容易感染一些疾病,但是蜂王却是无疾而终的,一辈子都不会生病! 几十年坚持蜜蜂养殖,父传子、子传孙的模式面临后继无人。 兄弟无奈,直言唯有坚持再坚持在养殖一线把好质量关,坚持养好蜂,同时只做蜂蜜原浆产物,但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也知道做牌子,做营销,可卖得高价,不是没想过,只是难免再一心一意地去把蜜蜂养好,还是坚持把养蜂这件事做好吧。 这份简单的初心,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匠心”呢?时下最流行的话:打磨产品,做到极致。是不是可以用在淳朴的蜂农兄弟身上呢? 在到处充斥互联网思想的时代,养蜂人,其实用“蜂农”更贴切。他们不懂互联网,只知道用一代代传下的,最原始,又最有效的方式
养殖蜜蜂,收获甜蜜;他们不懂营销,只知道怎样才能收获最纯正的蜂蜜;相比鼓吹营销,大谈情怀,他们更默默无闻,与蜂为伴,秉承了蜜蜂勤劳、淳朴的品性,奉献一批批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