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每天更新!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文本标题下面的蓝色字体“
蜂蜜百科知识”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一直以来,蜂产品行业中虽不是产业老大,但是话题却还不少,有关蜂产品调价的新闻引发消费者争议。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部份超市蜂蜜中大量掺杂入果葡糖浆的造假新闻,中央电视台质量报告又曝光了用树胶冒充蜂胶欺骗消费者长达十年造假问题,造假手法令人触目惊心,引起社会一片哗然,也让国内蜂产品陷入前所未有的行业信誉危机。
一根稻草可以压垮了一只骆驼,长期的行业问题让蜂行业不堪重负。行业内部心照不宣的造假潜规则为何能保持多年?如今造假已不是一个单一的不良企业现象,而是正规的蜂企业参与其中,我们怎能不忐忑,蜂行业的未来急及可危,整个行业何去何从呢?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蜂产品伴随我们上千年,但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关注度一直俳徊不前,蜂产品只是作为老年人的保健服用较多,大多数消费者对于这种纯天然,原生态的保健品是不屑一顾,反而热衷于价格昂贵、科技含量高的其他保健产品。一水相隔的日本,自50年代就开始全国服用蜂产品,尤其是蜂王浆,国民健康都得到大大的改善,日本人的平均身高都比以前高约2-3厘米。中国的优质蜂产品仅作为原料出口,至今,日本仍是中国蜂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
虽然蜂产品已作为原料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对蜂产品市场似雾里看花,一方面市场上需求高品质的蜂产品,但蜂企业摆脱不了“蜂农+加工”的印象;另一方面蜂企业的经营成本逐年增大,但受加工技术等原因市场空间一直无法突破,一些企业急功近利迎合市场,以高科技概念炒作蜂产品的药用价值,或用各种造假手段为降低成本虚高价格,赚取高额利润。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是对一些经营规范的蜂产品公司来说,利润也是越来越稀释,市场份额无法扩张,企业发展长期低迷不前,是坚守还是同流,都是问题。
如今,蜂行业与市场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以品牌力来说,全国性品牌站不稳,地域性品牌太弱,若大的中国,还谈不上一个有影响力的蜂产品品牌,如前期由《健康时报》和中国蜂产品协会共同评选中国蜂产品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名字省略。我们从中就可以发现,公司几乎全是北京广州江浙地区,难道中部和西方就没有蜂产品企业了吗? 好蜜源可不仅限于东部地区,优质蜜源产地更多的在东北,西部,云南,再则除了冠生园,汪氏算是全国性品牌外,其他的品牌力上都要打上一个引号。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蜂产品品牌力是多么的弱小和区域不平衡。而从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中国大陆每年出口海外的万吨蜂蜜,多是有“品”无“牌”,出口后大多只能贴上别人的品牌销售。
标准是竞争的制高点。目前世界各国均有蜂产品以及养蜂机具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发达国家对此要求更高。这次行业信誉危机再次给我国蜂行业的标准立案敲响了警钟,企业要发展,离不开体系,行业要规范,离不开规则,在企业标准都不健全的行业中,你怎么能保证企业不出事?当前。我国蜂产品行业亟需相关标准出台,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建立企标,推广国标,树立行业规则,特别是要加强国家标准和规则的强制力,国家必须要强制性的提高行业的低门槛,让市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规范发展。
国内的蜂产品市场不成熟不规范多年,至今是呼声高落实小,正是因为国家标准监管存在“盲区”,才让一些不法企业钻了空子,给整个行业蒙上了阴影。
盲区一:蜂产品检测技术单一
根据《蜂胶国家标准》规定,黄酮是一种蜂胶含有的并且是有关部门检测时的质量指标物质。而蜂胶中含有20大类近300多种有效
成分,目前我国只是对蜂胶的检测以检测“芦丁”含量换算总黄酮为主,也有部分检测“芦丁”和“槲皮素”两种成分。由于检测成分单一,制假者就有可趁之机,他们利用人工合成的芦丁和槲皮素,计算好成分,来替代本来应该是蜜蜂合成的动物性黄酮,有关部门在检测时是无法做出判别的。
最新国家蜂蜜标准GB 14963—2011与旧版GB 18796-2005相比,对蜂蜜中蔗糖含量过高的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更加详细、清晰地说明了“蜂蜜”与“蜂蜜制品”的不同。明文限定蜂蜜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如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以及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对故意在蜂蜜中添加葡萄糖浆、蔗糖等工业生产物质,却仍标以“蜂蜜”或者“蜜”的产品,将视为假冒产品。
蜂产品市场,缺少的是规则而不是营销 />
然而,新国标对近年来以大米糖浆等造假甚嚣尘上的“大米糖浆蜂蜜”的相关检测项目却未提及。
有业内人士称,对常规用于蜂蜜的真实性检测项目,如TLC、碳同位素、外来酶和SM-R,在最新公布的蜂蜜国标中竟然无一列入,只检测一项碳四植物糖,造假蜂蜜基本上可以通过检测。这意味着,符合新国标的蜂蜜,却无法保障蜂蜜的纯正。同时,真正的纯蜂蜜却可能由于加工工艺上的偏差,造成个别指标不达标,面临下架乃至销毁的严厉处罚。
此外,我们蜂企业由于缺乏资金设备和人才,蜂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缺乏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现有的检测技术与国际接轨、便捷快速的蜂产品检测技术还有一段距离。
盲区二:检测标准不规范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蜂产品的行业标准还呈粗放式,标准不规范,参差不一,与国外标准相差甚远,如在蜂
花粉国家标准里,我们对产品的检测项目主要只是蛋白质、水分、灰分、农药残留等,在执行标准上就与国外有所不同。
同样,加工企业对蜂产品原料的检测水平和手段相对落后,包括必要的微生物、理化、外观,包括研究制订蜂胶专属性检验标准,纯正蜂蜜的特殊性质及鉴别方法,这都急待完善。由于原料追根溯源监监不到位,蜂产品原料收购一直处于低门槛儿。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还没有列入蜂产品卫生质量控制之中。从大方面说,我国的质控标准都不被国际认可,以至于我们的蜂蜜出口标准受限,基本上是以低价格的原料成本出口。国产蜂产品售价长期只有国际售价的1/4。
盲区三:环境污染因素
对蜂产品农兽药残的关注使我们往上可以追溯到蜂产业链的上游,即包括种植和养殖在内的初级生产阶段,如蜂产品的化学危害(如农兽药残)主要来自原料环节,并且在加工过程中无法降解或消除,而整个加工过程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但是蜂行业还没有相关标准出台,国家标准缺乏强制力执行。
近年来,由于毁林造田、滥施农药,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蜂业生存危机。加上我国蜂产品生产一直是传统性饲养,随意性较大,使蜂原料采集长期存在药物残留等内忧外患。有的检则成分超标并不是蜂行业自身的问题,但也把蜂行业牵扯其中。
从市场上看,蜂行业市场产品定位不清,推广策略不明,但实际根源在于目前整个行业的混乱和蜂行业的监管组织协会、学会并没有发挥其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的职能,造成蜂企业的盲目发展,大家纷纷在市场上圈地跑马,却都没能整合好行业力量和社会资源,形成宣传手段雷同,推广策略多变,产品无法形成差异化,整个消费市场还处于初级的“蜂蜜认知”阶段。
我们不妨来关注一下,蜂企业都在做了什么?
行业内姿态百出:自媒体曝光以来,蜂企业间除了表述“强烈愤慨”外,纷纷撰文表明自己产品的“货真价实”,不少企业疾吁自己产品从不造假;河南某企业长篇的介绍了蜂蜜的加工流程,表明本企业不会造假;北京某企业发出郑重声明,表明立场,提出假一罚十;还有的蜂企是自我标榜,把获得的国际荣誉再一次炫耀一番,“好像众人皆睡我独醒”;近日在武汉市某报上,某企业连续大做广告,借曝光行业黑幕的醒目标题,反推出自己的促销优惠,信誉危机之下蜂行业再次各自发出不同的声音,反而协会的声音极其微弱。
营销模式五花八门:营销是蜂产品营销中的一个短板,蜂行业处于半成品原料,食品,保健品、医药的夹缝中生存。蜂企业把传统的营销模式或者把其他行业的营销模式直接移植,行业中从来没有离开过产品招商,炒作,会销模式,广告炒作,招商,连锁加盟… …几乎所有的市场推广模式在蜂行业中都运用过。效果不能说没有,可是没有一种市场模式谈得上很成功的。
某企业开展蜂蜜产品质量品鉴活动,据说成熟蜜是从国外引进,从国外进口
蜜源就能解决行业问题吗? 我国出口的蜂蜜原料约占国际市场总量的20%,是世界上最大的蜂产品生产和出口国。敲鼓都不在点上,真不知道该企业是对国内蜂产品没有信心,还是在制造噱头?
行业危机之下,建立行业规则和强制
标准,这才是蜂市场最为迫切的症结,只有规则才有利于市场秩序的建立和遵守。同时,各级行业协会要加强品牌的国家背书,蜂企业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形成促进蜂产业发展的竞合机制,在营销策略上提倡高新技术深
加工概念,突出地域蜜源标志,打造值得信任、责任、优秀的
蜂业品牌文化。
游戏规则向来是由强者制定,诉求高品质,高价格的外资品牌已经悄然进入了中国市场。国外的蜂行业早以进入了蜂产业时代,而我们还处于蜂农经济时代。
我们不能再失去蜂产品价格的话语权。
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如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