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

蜂毒的生物学效应和医药上的应用

中华蜂蜜网 2017年04月17日 21时33分16秒

说起蜂毒,恐怕许多人都会避而远之,毕竟被蜂蜇的滋味可不好受,轻则红肿疼痛,全身发痒,重则气管痉挛,过敏休克。不过,蜂毒经过科学提取和加工后,非但不是伤人的毒

说起蜂毒,恐怕许多人都会避而远之,毕竟被蜂蜇的滋味可不好受,轻则红肿疼痛,全身发痒,重则气管痉挛,过敏休克。不过,蜂毒经过科学提取和加工后,非但不是伤人的毒液,而成了医治疑难病症之良药。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论述和实验证实,蜂毒的生物学效应表现在它具有新神经特性。由于蜂毒是一种神经毒,它及其组分蜂毒肽、蜂毒明肽、MCD-肽、心脏肽、镇定肽(赛卡品)、四品肽(托肽品)、安度拉平(安度肽)和托肽平等都具有亲神经特性,例如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和神经节阻滞作用;对神经影响中有抗凝血作用和溶血作用。还有对心血管效应,对垂体—肾上腺糸统的剌激作用以及抗炎免疫活性等效应。
由于有这些生物学效应,使蜂毒在医学上的应用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蜂毒能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为过敏体质的人脱敏而著称。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许多临床实验证明,蜂毒能治疗风湿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症。治疗方法,采用蜂螫治疗或蜂毒药剂治疗。蜂毒还可以治疗神经痛和神经炎,心血管病,支气管哮喘病以及高血压病等。但对结核病和急性传染病等禁止使用。
随着蜂毒的疗效深入研究,蜂毒治疗的疗法也出现了多样化。不但有蜂螫疗法,蜂针疗法,蜂毒注射法,电离法,导入法,透入法,吸入法和蜂毒外用法等,而且国内外有大量的蜂毒药剂出现。例如,早在八十年代,连云港蜜蜂医疗研究室与南京药学院制药厂联合制成的“风湿安”针剂,对治疗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效果显著。蜂学、药学专家李忠谱研究员研制的“蜂毒膏药”,具有外治和内治的作用,有如国外TTS(透破给药系统)的同样功效,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痛、腰肌劳损、膝痛、足跟痛、腓肠肌痉挛、头痛、面神经炎等运动糸统和神经糸统病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一般贴于患部。对循环糸统、消化糸统、呼吸糸统和内分泌失调等疾病,贴于有关穴位,有外敷内治的作用。德国的“蜂散痛”,分软膏和粉针两种剂型,软膏外用,有止痛和抗炎作用。粉针剂适用于妇科炎症、四肢血栓性静脉炎、动脉内膜炎和动脉粥样硬化、脊柱炎和脊柱关节炎、滑囊炎和腱鞘炎、关节疾病、支气管哮喘、干性肉芽创面和溃疡等。捷克斯洛伐克生产的“真蜂素” 蜂毒药剂,对风湿症、一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炎、神经痛、脊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和过敏性疾病等有一定的功效。
近年来,美国科学家宣布,可以利用在蜂刺毒素中发现的化学物质毁灭艾滋病毒,防止艾滋病传播,但又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
蜂毒的生物学效应和医药上的应用
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抗病毒疗法》杂志上发表报告称,他们研发出一种基于蜜蜂蜂毒的抗艾滋病特殊疗法,能在不损害人体正常细胞的前提下,有效破坏艾滋病病毒,阻止其传播。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蜜蜂蜂毒中名为蜂毒肽的毒素可刺破艾滋病病毒的保护外层,当携带蜂毒肽的纳米粒子接触到艾滋病病毒时,病毒会被纳米粒子表面的蜂毒肽有效摧毁。理论上,艾滋病病毒无法抵御蜂毒肽攻击。
研究者们通过在纳米粒子上添加特制的“分子缓冲器”,可保证纳米粒子在接触人体正常细胞时立刻“弹开”,从而保护正常机体细胞不受蜂毒肽侵害。
蜂毒的生物学效应和医药上的应用
研究证明,目前大多数抗艾药物的作用只是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而不是阻止病毒感染人类。相比而言,利用蜂毒肽的新疗法,可攻击艾滋病病毒结构的重要部分,破坏病毒的固有物理属性,第一时间防止感染。
研究者们认为,该疗法将是人类阻止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一步。未来可利用这种携带蜂毒肽的纳米粒子,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治疗艾滋病患者,彻底消灭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有待尽快研发出相关药物在艾滋病多发地区推广,以有效阻止艾滋病传播。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