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人故事

孙士成志在花海收获甜蜜

中华蜂蜜网 2016年10月09日 11时34分29秒

今年38岁的孙士成,是土生土长的五大连池市兴安乡辰清河村人,十多年前他和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几经风雨,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列决策部署,做好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宣传工作,落实好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黑河市农民创新创业典型培育工作方案》的要求,本报自今日起开辟“农民致富创业带头人”专栏,报道我市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带头人,树立农民创业创新典型,形成标杆效应,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营造良好氛围。
养蜂人 孙士成 蜜蜂养殖 养蜂技术 蜂产品

今年38岁的孙士成,是土生土长的五大连池市兴安乡辰清河村人,十多年前他和蜜蜂结下了不解之缘,几经风雨,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大户,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着他的甜蜜事业梦。
山区独特的森林、花草品种多、无污染等自然资源特点,让高中毕业后的孙士成有了发展蜜蜂养殖的想法。通过学习蜜蜂养殖技术,2001年他购买了100箱蜜蜂开始了养蜂生涯。一开始的养殖和经营并不是一帆风顺,如何养殖、怎么经营都是考验孙士成的难题,创业伊始遇到过几次失败,他却并没有气馁,不断吸取以往的教训,加强学习总结经验,并积极参加全国各种类型的行业展会,与全国范围内的养蜂人、专家、企业进行沟通学习,提高养蜂技能,利用互联网研究新的养蜂技术,随着养蜂技术的日趋成熟,蜂群数量不断增加,效益更是逐年递增。
随着利润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孙士成不满足现状的创业之心又活泛了起来。2013年,在乡党委的引导下,他与本村的李闯、马磊等5户农民组建了五大连池市宇晟蜂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大蜜蜂养殖规模,注册了焦得布牌商标,逐渐建立了11个养殖基地,养殖蜜蜂1000多箱。合作社为养蜂户引进养蜂采蜜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每个基地最高的年纯收入可达9万多元,最低的可收入4.5万多元。规模扩大了,产品也增多了,为开拓更大的销售市场,2015年初他在兴安乡党委的帮助下成立了五大连池市兴安兴晟蜂产品有限公司,帮助养蜂户收购、加工、包装、贮藏、销售蜂蜜,通过推行有机蜂蜜标准化生产技术,解决了养蜂户养蜂和售蜜难的问题。目前,孙士成生产的蜂产品有蜂蜜、蜂巢蜜、蜂花粉、蜂王浆、蜂胶、蜂王胎、蜂蜡等品种,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哈尔滨等地,产品供不应求。每年销售蜂蜜40吨,蜂王浆2吨,蜂巢蜜2吨,蜂产品年可创产值270多万元,年纯收入80多万元。
如今,孙士成的养蜂场不但创造着利润,还成为五大连池市旅游的一道风景线。由于他将三个蜂场建立在五大连池市的两条主要公路两侧,每到夏季,游客们在观光五大连池市各景点后,中途还可以到他的蜂场现场观看采蜜、采蜂王浆、蜂花粉,游客们既领略了养蜂的乐趣,又引起了他们购买纯天然蜂产品的欲望。
今年孙士成准备在兴安乡辰清河村建立一个300平方米的蜂产品深加工厂,届时他的固定资产将达到1000多万元。问起今后的打算,他说,等加工厂建成后,再申请绿标和QS认证,打造绿色产品,并通过“互联网+”的形式,使蜂产品走入各大超市、走向全国。
来源:黑河新闻

本文热门标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