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彬的爷爷是个
养蜂人。爷爷去世已有30个年头。清明节又到了,张彬从千里之外的海滨市赶回乡下的老家,和家人一起上山给爷爷扫墓。
张彬对爷爷知之甚少,堂屋的墙壁上挂着唯一一张爷爷的黑白照。平常左看看,右看看,总觉得陌生。张彬的父亲在家新种了一大片荔枝树,只有母亲和他一起打理。每到收获时节,两人常常忙不过来,几次叫张彬别打工了,回来一起种水果,可张彬就是不愿回家。
清明节上午,张彬那三个嫁在外地的姐姐都回来了。于是,大家跟着父亲往村后的山坡走去。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拿镰刀,有的拿着母亲早就准备好的祭品,当然,少不了爷爷生前喜欢的五十度白酒。
穿过一片翠绿的荔枝林,走过一片
葱郁的龙眼树,才到了山头。一年不来,爷爷坟头长满了荒草。大家一到,就开始动手忙碌起来,添土,割草,挂坟头纸,拜祭。一会,父亲点燃一挂100响的鞭炮,往坟头上一扔,“劈劈啪啪”一阵山响。正当他们准备回家时,忽然,头顶上传来一阵“嗡嗡嗡”的声音,大家抬头一看,立刻叫喊起来:“蜜蜂!蜜蜂!是蜜蜂!”只见那群蜜蜂密密麻麻地从爷爷的坟头上空飞了过去,消失在远处。
令张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当他们回到家里时,发现爷爷生前住的房间屋檐上,有一窝蜜蜂在上面结成一个圆圆的球状。是不是刚才飞过爷爷坟头上空的那群蜜蜂呢?大家对这窝蜜蜂也没介意,只是认为在屋檐上休息一会儿就会飞走。奶奶知道后,说了一句:“你爷爷以前养过蜜蜂,养得可多呢。”
张彬问:“后来怎么没养了?”
奶奶脸色沉了下来,“唉”了一声,似乎一言难尽。
没想到,第二天那“圆球”还是“挂”在那里。张彬急切地跑到奶奶的房间喊着:“奶奶,奶奶,真的奇怪,蜜蜂还在那啊!”
奶奶听了也像孩子般兴奋,说:“太好了!可能是你爷爷以前养的那窝蜜蜂回来了。”张彬也高兴地说道:“真的啊!奶奶,那肯定是的,不然一天一夜都不愿离去呢!”
奶奶今年98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思路还清晰,看到张彬对蜜蜂这么有兴趣,奶奶也快乐起来。她说,这是很多年的事了。那时,山上满是荔枝,还有龙眼树、芒果树、枇杷树、黄皮树等等,一年四季几乎都看到花开。爷爷那时养了30多箱蜜蜂,就放在屋后面的空地上。春天来了,晴天的日子,就会看见很多蜜蜂爬出箱子,飞到山上果林去采蜜。有的飞去有的飞回,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那些蜜蜂可勤快啊。蜜蜂越勤快,爷爷收获的蜜糖就越多,挑到市场上去卖,给家里买回油盐、大米,吃的用的穿的都有。爷爷还是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生活很苦,村里很多小孩一年到头没有尝过糖味,嘴馋得很,爷爷经常挖一匙蜜糖喂到他们嘴里。过年过节时,村里有的人家困难,买不起红糖做糍粑,爷爷就给他们送去蜜糖,分文不收,村里人都说爷爷是好人哩。
有一年,上面来人,说要砍资本主义尾巴,大队干部带领民兵小分队把山里那些树统统砍掉了,屋前屋后种的南瓜葫芦也全给割了。爷爷迫于压力,无奈地把所有
蜂箱打开,把蜜蜂放飞了。想不到的是,有些蜜蜂在爷爷头上“嗡嗡”地飞来飞去,不肯离去。爷爷仰起头来,说:“快走吧,快走吧,你们飞到外面自己找条活路吧。”更奇的是,放飞的蜜蜂,有的第二天又飞回来。可能是到处找不到吃的吧,爷爷于是去供销社买了二两白糖回来,喂给它们吃,再劝说它们飞走,别回来了。终于,家里从此再也见不到蜜蜂飞来飞去的情景了。因为没有蜜糖,家里的日子过得更艰难了。3年后,爷爷得了一场大病去世了。
如今,村前村后的山上又重新种满了一片一片的荔枝树、龙眼树、芒果树和枇杷树。村民们的日子蒸蒸日上。只是,爷爷不在了,蜜蜂也不在了。
难道飞回来的蜜蜂,是来找爷爷的吗?
张彬听完爷爷的故事后,搬来了一架木梯子,靠在墙上,轻轻地往蜜蜂窝靠近,然后把蛇皮袋的口子对着蜂球,把一窝蜜蜂装进袋子里。母亲早就在墙角腾出了空位,放着一只爷爷以前用过的蜂箱,父亲连忙打开箱子,接过张彬的袋子,将蜜蜂轻轻地往里送。蜜蜂也显得特别乖,很快就在箱子里安静了下来。
假期满了,张彬又返回海滨市了。父亲与母亲依然天天上山忙个不停,回家后,父亲还要护理那窝蜜蜂。父亲曾经跟爷爷养过蜜蜂,懂得蜜蜂的习性。
有一天,蜜蜂分窝了,成了两箱蜂。父亲喜上眉梢,对站在一旁的母亲说:“如果我们的彬子回来,多好呀。”
母亲说:“是呀,彬子回来多好。”“妈,爸,我回来了。”一个声音忽然在背后响起。两个人回头一看,看到张彬背着大背包,一手拎着一只大皮箱站在背后,不由得惊喜万分。母亲:“彬子,你真的回来了?”
“是的,妈,我真的回来了!”“为什么?”“我哪儿也不去了!妈,我回来养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