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态特征
大蜜蜂工蜂体长16~18mm;头、胸、足及腹部端部三节为黑色;翅呈黑褐色,具紫色光泽,前缘室及亚前缘室最深,后翅稍浅。身体密被短毛;头、颜面毛稀而短,呈灰白色;颅顶、中胸背板及胸侧板被密而长的黑褐色至黑色毛;小盾片及胸腹节密被黄色长毛;足被黑色毛;前足各节外侧毛呈黄色,较长;中足及后足基跗节内侧被金黄褐色毛;腹部第1~3节背板密被黄色短毛,其余各节被褐至黑褐色短毛。海南的大蜜蜂工蜂体色较云南的大蜜蜂工蜂浅,肘脉指数云南的大蜜蜂为9.57±1.37,海南的大蜜蜂为9.32±1.31。
雄蜂体长16~17mm,复眼大,顶端相接,呈褐色;腹部为黑色;胸腹节,腹部第1~6节背板大部分、中足及后足均为红褐色,前足为黑褐色;体毛为浅黄至黄色;复眼密被短的黄毛,唇基被黑毛,单眼周围、颊、前足腿节外侧、胸部及腹部第1~2节背板及腹板被黄色长绒毛。
(二)生物学特性
大蜜蜂常筑巢于目标明显的高大阔叶乔木树干下或悬岩下,常离地面数十米,数群至数十群同筑巢于一棵树,少数为单一群。巢脾单一、大型、露天筑造(图3、图4),巢脾长 0.5~1.2m、宽0.3~0.7m,子脾厚度约35mm,基部贮蜜区厚约100mm。雄蜂房与工蜂房大小差异不大,但雄蜂房封盖后高于工蜂房1~1.5mm。王台处于巢脾下沿。在西双版纳每年3~4月大量育虫,4~5月为分蜂期。
受蜜源植物状况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大蜜蜂有迁飞习性。在云南南部,春季多在低海拔的坝区营巢繁殖,夏天和雨季有的迁至密林深处,秋冬在低海拔河谷地带越冬。在蜜源好、气候温暖的生态环境里,也有定居数年而不迁飞的。
大蜜蜂的日间活动随气温而变化,在炎热的夏天,清晨6时就可见大蜜蜂在花上采蜜,至11:30逐渐减少。下午7时仍可见其在外界进行采集活动。大蜜蜂警觉性高、进攻性强、爱螫人。已发现大蜜蜂群中有小蜂螨、大蜂螨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