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国养蜂生产中的当家品种——本地意蜂(20世纪20—30年代引进我国的意大利蜂的后代)的平均单产水平,“七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承担并完成了农业部畜牧业科研项目专题(子专题)“蜜蜂高产杂交种培育”的任务。
培育场地气候、蜜源特点:培育工作是在北京、山西和湖南同时进行的。北京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气候温和,冬季干燥寒冷。主要蜜源植物 有刺槐、枣树、板栗和荆条。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气候多变,风沙较多;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暂,温差较大;冬季较长,严寒干燥。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黄芪(图4、图5)、刺槐、狼牙刺、荆条、向日葵和草木樨。湖南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蜜源植物种类繁多,四季花开不断。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紫云英、柑橘、棉花、荆条、柃(野桂花)。
育种素材:由意大利引进的意大利蜂王后代(I),由美国引进的美意蜂王(A),由德国引进的卡尼鄂拉蜂王后代(C),由黑龙江省饶河县东北黑蜂原种场搜集到的东北黑蜂王(B)。
育种技术路线:近交→系间杂交→三交组配→筛选→生产鉴定(中试)。培育过程:1985年年底以前,搜集和试养了意大利蜂、美国意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高加索蜂、东北黑蜂、新疆黑蜂、本地意蜂8个西方蜜蜂品种或品系,并根据其在试养过程中的性状表现,选用了意大利蜂、美国意蜂、卡尼鄂拉蜂、喀尔巴阡蜂、东北黑蜂等5个素材建立近交系。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通过母子回交、兄妹回交、表兄妹交配等近交系统,建成了A(美意)、B(东北黑蜂)、C(卡蜂)和H(“意大利蜂×美国意蜂”杂交一代中的Cordovan突变型)等4个西方蜜蜂近交系,其中,A系、B系和C系的近交系数已达0.9以上,H系的近交系数已超过0.5(在国蜂414配套系中,只用了A系和H系)。
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根据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进行系间杂交,并进行配合力测定;用配合力强的单交组合A×B、H×A、H×C作母本,分别以近交系A、C和H作父本,用控制自然交尾的方法(空间隔离法和时间隔离法),配制成A·B×A、H·A×A、H·C×A、A·B×C、H·A×C、 H·C×C、A·B×H、H·AxH、H·C×H九个三交(或回交)组合。
用本地意蜂作对照,对三交(或回交)组合的产育力、采集能力和泌浆能力进行考察。筛选出一个王浆产量最高的组合—H.A×H(即国蜂414配套系)。
最后,将国蜂414(700群以上)放在湖南和山西两省进行多点中试(用本地意蜂作对照),对其生产性能进行考察,以验证育种试验场的小试结果。
近交系的保存:为配制国蜂414配套系,必须妥善保存近交系A和近交系H。蜜蜂近交系的保存是很困难的,因为随着近交代次的增加,不仅近交衰退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的比率也会越来越高,最后将达到50%,这些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为二倍体雄性,只有另外50%的受精卵能发育成工蜂,这些工蜂又因近交衰退的影响,生活力很低。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最终会导致近交系蜂群无法独立生存而被丢失。
为解决高纯度近交系蜂群的独立生存和发展问题,该配套系的培育者们设计并实施了“嵌合近交法”,收到了预期效果。该法要点如下:将近交系雄蜂精液和(体色与近交系有明显区别的)非近交系雄蜂精液按1:2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匀后,给近交系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在该人工授精王发展起来蜂群中,有两种血统构成的工蜂,一种是近交系工蜂,最多只占20%;另一种是单交种工蜂,至少可占80%。该蜂群中性位点纯合的受精卵的比率最高不超过17%。由于单交种工蜂占全群工蜂数量的绝大部分,并且二倍体雄蜂的发生率不到17%,这样不但可使蜂群保持足够的群势,而且还可用杂种优势抵消近交衰退的影响,从而使近交系蜂群能正常生存和发展。
上述人工授精蜂王所产的处女王,有两种血统构成,一种是近交系处女王,另一种是单交种处女王,在它们羽化出房后,很容易从体色上识别出来,从而可继续进行“嵌合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