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抽样方法 对数量不多的蜂群、引种蜂王、蜂产品,应进行逐箱逐件检疫。但对于数量太大而无法做到逐件检疫时,可采取抽样检疫的办法。抽样的比例和方法要求尽量客观、具代表性。一般说来,100件(群)以下不低于15%一20%,101 - 200件(群)不低于10% - 15%,201 -300件(群)不低于5% -10%。引进的种用蜂在100件以内要逐件检疫。
(二)检疫方法
检疫方法、手段要求尽可能灵敏、准确、简易、快速。应尽量避免误检和漏检。蜜蜂检疫方法主要有临场检疫、实验室检疫。
1.临场检疫 临场检疫是指能够在现场进行并得到一般检查结果的检疫方法。通常以蜜蜂流行病学调查和临诊检查为主。这是基层检疫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内容为:
(1)调查当前蜜蜂疫病流行情况,包括病害种类、发病时间、地点、数量等。
(2)临诊检疫:对待检的所有蜂群进行箱外观察,从中把可疑有病的蜂群挑出来,进一步进行箱内检查。具体方法是,先经箱外观察后,进一步进行箱内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作确诊。临诊检疫主要是查看箱内外有无异常的拖弃物,蜜蜂是否有行为、形态等方面的异常,巢脾上的幼虫是否有病态表现,幼虫或成年蜂身上是否携带有寄生物,以此对蜂群的健康状况做出初步的判断。
①白垩病:箱外如果有白色、黑色或黑白杂色的虫尸,提脾可见到巢房中有死亡虫尸,且虫尸体表长有白色或黑色短绒状菌丝,即可明确判断有白垩病的发生。
②囊状幼虫病:提脾观察,若巢脾上有成簇的开了房盖的前蛹期幼虫(呈尖头状),幼虫头部表皮内有液化现象,用镊子小心地将幼虫提出时呈囊状,则可判断是囊状幼虫病。
③欧洲幼虫腐臭病:提幼虫脾观察,若脾上有典型虫、卵、蛹巢房相间的“花子”,病虫主要是2-4日龄,甚至虫体组织分解并发出酸臭味,则可初步判断为欧洲幼虫腐臭病。
④美洲幼虫腐臭病:提幼虫脾,脾上呈现“花子”,封盖子房盖下陷、湿润,颜色变暗,有的有孔洞,临近封盖或已封盖的大幼虫明显变色,甚至呈咖啡色。用竹签或镊子挑死虫易拉出细丝。死虫发出腥臭味。有上述现象,即可判断为美洲幼虫腐臭病。
⑤孢子虫病:巢门口处可能有排泄物污染的痕迹,成年蜂的腹部膨大,腹末端颜色发暗。从腹末端轻轻拉出其消化道观察,若中肠暗灰色,环纹不清,且膨胀松软,容易破裂,则可基本断定为孢子虫寄生。
⑥大蜂螨:观察箱外,有残翅的幼蜂爬行;提脾观察,成年蜂体上有棕褐色的1 mm大小的横椭圆形体外寄生物。随机挑开20 - 30个雄蜂或
工蜂封盖房,可见一些蜂蛹体上有大蜂螨寄生。
⑦小蜂螨:观察箱外,有残翅的幼蜂爬行;仔细观察巢脾,有小蜂螨在巢房间迅速爬动;一些封盖房上出现小孔,挑出虫蛹可见体上有小螨寄生。严重时,出现封盖子腐烂,有腐臭味。
⑧蜂虱:注意观察,可见有蜜蜂骚动不安的,认真观察它们的头部、胸部背面绒毛处,有红褐色并着生稠密绒毛的体外寄生物,有3对足,但无翅。抽取将要封盖的蜜脾,仔细观察半封盖蜜房盖下或巢房壁上,见有虫蛀的细小隧道、乳白色的卵和幼虫。据此可初步判断有蜂虱寄生。蜂虱在国内尚无发生,属对外检疫对象。
⑨壁虱病:成年蜂体衰弱,失去飞翔能力,前后翅错位,翅呈“K”形。据此,可初步断定为壁虱病。我国尚未发生壁虱病,为外检对象。
2.实验室检疫 实验室检疫,是采用实验室手段确定检查结果的检疫方法,要依据病原物特征作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方面的检查,它是检疫工作中确定检疫对象的主要方法。除了白垩病、美洲幼虫腐臭病具有典型症状或已经直接找到病原物或寄生物,可以确诊外,欧洲幼虫腐臭病、孢子虫病、壁虱病、蜂虱等还必须在现场检查它们症状的基础上,取回可疑材料,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验。
(1)欧洲幼虫腐臭病:挑取2~4日龄的病死幼虫,制片镜检,若发现略呈披针形的蜂房链球菌,有时还有杆菌、芽孢杆菌时,即可初步确定为欧洲幼虫腐臭病。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可作实验室培养:在普通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和酵母浸膏一琼脂培养基平面上,蜂房球菌和蜂房芽孢杆菌均生长良好。置32 - 35℃恒温箱内培养24 - 36h后,蜂房芽孢杆菌在酵母浸膏一琼脂培养基平面上菌落低平而有光泽,直径1 - 1.5mm。蜂房球菌在马铃薯一琼脂培养基平面上生长,菌落淡黄色,边缘光滑,直径0.5 -1.5mm。蜂房芽孢杆菌能液化明胶,分解蛋白胨产生腐烂气味,能利用葡萄糖、麦芽糖、糊精和甘油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
(2)美洲幼虫腐臭病:可从封盖子脾上挑取病虫涂片,加热固定,然后加数滴孔雀绿于涂片上,再加热至沸腾,维持3 min后水洗。加番红水溶液染色30s,水洗后吸干镜检。在1000-1500倍的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若发现有大量呈游离状态的芽孢(芽孢呈绿色,营养体染为红色)存在,即可初步确定是美洲幼虫病。
为进一步确定病原,可作实验室培养:
从可疑为患美洲幼虫腐臭病的
蜂群病脾上挑取病幼虫5 -10只,经镜检发现有大量芽孢后,即可将死幼虫置研钵中研磨,加无菌水稀释,制成细菌悬浮液,在80℃水浴中保温30min,以杀死营养细胞,然后接种到胡萝卜培养基(马铃薯培养基或酵母浸膏培养基)上,置30 -32℃下培养24h。再将待定菌株分别移至胡萝卜培养基斜面和牛肉汁培养基斜面培养,若在胡萝卜培养基斜面上生长良好,而在牛肉汤培养基斜面上不能生长或生长很差,则可确定为美洲幼虫腐臭病病原菌。
(3)蜂虱:可将蜂虱用酒精杀死,在解剖镜下观察,如果确证了其形态、色泽、大小等与现场观察无异,并有在蜜房封盖下穿成隧道的典型症状,即可确定为蜂虱。
(4)蜜蜂孢子虫病:可从蜂群中取病蜂2-3只,用镊子或两手指捏住蜜蜂尾部,连同螫针,轻轻地拉出其消化道,然后取一载玻片,于其中央加一滴灭菌水,再用解剖剪剪下一小块中肠壁,在水滴中轻轻捣碎,盖上盖片,放在400 -600倍显微镜下镜检。如发现有大量大小一致的椭圆形孢子,即可确定为孢子虫。须进一步确诊,可根据孢子虫在酸性溶液里溶解消失的特性,用10%盐酸滴加在上述涂片上(从盖玻片边缘滴入),置于温箱30℃下保温lOmin。再进行镜检,若是蜜蜂孢子虫,则大部分溶解消失,而酵母菌及真菌孢子仍然存在。对
蜂王的检疫,可采集蜂王的排泄物涂片镜检。
(5)壁虱病:从蜂群中取病蜂,进行解剖后镜检。操作
方法:用左手捏住双翅,右手持解剖剪在紧靠第一对胸足基部的后方和头部上方,将其与头部一起剪掉,然后腹部朝上,用昆虫针固定在蜡盘上。在解剖镜下,用尖的小镊子将切口处残余的前胸背板(如衣领似的围在切口处)顺时针方向撕掉,细心观察,可见1对“人”字形气管于胸腔内。注意观察紧贴体表处的胸部气管有无异常变化。正常气管为白色,透明,富有弹性。若发现前胸气管内出现褐色或更深的斑点,或看到任何发育阶段的壁虱,即可确定为壁虱病。
(6)大小蜂螨:取1-2只可疑蜂螨,用酒精杀死,置于解剖镜下观察。
大蜂螨棕褐色,横椭圆形,长1.01 - 1.05mm、宽1.45 - 1.75mm;小蜂螨呈卵圆形,长0.98 -1.05mm、宽0.54 -0.59mm,棕黄色。
(三)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是将蜜蜂隔离在相对孤立的场所进行的检疫。这是一种在进出境检疫、运输前后及过程中发现有或可疑有传染病时,或为建立健康群体时所采取的检疫方式。一般隔离时间为30d。隔离期间,须经常进行临诊检查,并做好管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样送检。隔离期满,经检疫合格,凭检疫放行通知单,才可运出隔离场。不合格的,按规定作退回或销毁处理。